班级质量分析
一、 首先感谢各学科科任教师: 二、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1、整体情况分析:优秀4人,良好10人,合格28人。相对于其他班级优等生比较少,虽然比上学期多了一些,但是还是处于落后水平。合格学生较多,是一个不错的现象:说明学习的学生比较多,虽然还不是太好,假以时日相信会有所改变。其实本学期,我们班级有三名成绩不错的学生转学,一个年级111名,
191和198名,否则合格人数会更多。
2、各学科分析:四门学科都有共同的特点:优秀生少,中等人数较多:英语50分以上我们班级人数较多,仅50——60分就有13个人;数学50——60分就有10个人,人数较多,下一步努力就可能进入合格行列。物理及格人数也较多; 我认为八年级的学生,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两极分化不太严重,有利于下一步的
班级管理和成绩的整体提高。
3、与上学期期末成绩比较:我们班级有36人成绩在年级有了一定的进步,其中进步100名以上的有5人;14人进步40名以上。有23人出现退步,退步
40名以上的有8人。说明班级整体在进步。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优等生竞争意识不是太强,有一些自我感觉良好;下一步改进措施,增强他们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利于竞赛、奖励、下挑战书等方式,激活优等生,更好
的起到带头羊作用。
2、班级各项制度和检查落实不到位,主要原因应该是我的责任,因为有时候刚在忙,有些事情总是忘记——虽然有学生分工合作,但是学生的工作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激励,离不开一定的奖惩机制,我做的不是太到位,下一步要加强落实
工作。
3、学生不会学习,是成绩不能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本学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引导和训练。主要是利用生物课堂,慢慢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讨论、学会展示与交流,引导他们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不但自己会,还要努力给其他学生讲出了,师化自己,以提高理解、分析、语言表达能
力。
4、制定目标激励卡:
期中考试后,我就安排学生利用周末,认真反思自己的前半学期情况,既要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要列出至少三个值得保持和发扬的优点,然后制定
出下半学期的学习应该怎么做?
本周一学生都交上了,很多学生反思很到位。再利用本周五的家长会,给家长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心理既内疚又害怕,我则趁热打铁,引导
孩子们制定下一步的目标。
目标激励卡
最崇拜的人: 最不服气的人
座右铭: 克服自身弱点格言:
下次考试目标:班名次 年级名次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竞争目标: 心理暗示: 5、进一步加强纪律管理。
要想把班级管理做好,必须要改变思维模式,否则,事倍功半。那么,
我们该形成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呢?我给大家带来了雷夫老师的“思维模式六阶段”。这个雷夫老师是一位美国老师,他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他的学生有九成来自贫困家庭,教育环境比我们还要恶劣,可是他所带出来的学生,很多都进入了美国的名牌大学就读。他是靠什么秘诀取得如此之大的成绩呢?如果硬要说秘诀的话,我以为最主要的就是他推行的“思维模式六阶段”。今天,我想
把它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这个思维阶段是以恐惧为基础的,是消极的。正确的思维是,要相信这么做是对的,是应该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这个思维阶段的不足在于孩子们一旦失去奖赏,就不想做他们本该做的事情。所以,正确的思维是,行为得宜是应该的,是不需要
奖赏的。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这个思维阶段是以讨好为主,孩子们整天忙着做事,都是为了讨好别人,并不是为自己而做,也不是为自己而活,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压力很大,缺乏自我。正确的思维是,做好自己的事,不是为别人,而是
为自己。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遵守规则是应该的,但一定要搞清楚这个规则是
否正确,是否束缚人的发展,错误的规则是可以突破的。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达到这个阶段已经非常不错了,也就是说具备这
种思维模式的人,能够换位思考,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个阶段最难达到,也难以描述。我们学习《囚绿记》,知道了那个叫陆蠡的散文家。当日本人到出版社搜查到大量的反日书稿时,他并不在现场。本来算是侥幸逃脱,可他却主动找到日本宪兵队论理,结果被扣押,被审问,最后被严刑拷打而死。我们当时很难理解,觉得他真是太笨了,既然都逃脱了,干吗还自投罗网呢?现在想想,陆蠡是笨吗?
不是,他是有自己的原则并奉行不悖!
总之,期中考试,只是前进路上的一个小小的里程,好坏已成为历史,我们和学生学要做的,就是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争取把下半学期的路走好,慢慢接
近我们的最终目标。
我对我的科任教师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对孩子们有信心,一定会
每天进步一点点,最后实现我们的各项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