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与火的艺术
设计思路
本单元属于“欣赏?体验”活动内容。中国是陶瓷艺术的故乡,本课以中国陶瓷艺术发展为主线,重点介绍中国的陶艺发展,引到学生走进陶瓷艺术丰富多彩的造型世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认识陶瓷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的综合设计,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
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学生边欣赏边体会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在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中,陶艺是最独具魅陶瓷艺术设计与人力的,不仅是因为水、土、火等因素与人类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的能力。 有着天然的亲切感,更主要的是土和火这两学生回答并讨论。 种朴素的材质为艺术家提供了极为宽广且变化莫测的想象空间。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片独具魅力的艺术空间。 1.陶艺之美 教师出示课件请同学欣赏。 教师提问:欣赏作品后请同学们想一想,陶艺与雕塑有什么不同吗? 你能试着分析一下它们各有何特点吗? 回答略。 学生欣赏并思考。 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讨论。 培养学生收集周围信息和归纳信息的能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通过欣赏作品,启发学生欣赏美术作
教师提问:陶艺与其它艺术门类有何区别?它有哪些独特的艺术语言吗? 2.中国陶艺 教师提问:英文的中国如何拼写? 中国享有盛誉的陶瓷艺术,在世界发展史中,写下了许多光辉灿烂的篇章。英文“中国”China,指的就是瓷器。它以我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影响着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的陶艺发展概况。(课件) 品应从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入手,学会全面观察和了解作品中的形象。学会从形象、情节和边线形式上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收集周围信息和归纳信息的能(2)原始瓷器 从原始陶器到原始瓷器经历了千余年漫长的发展,由于陶瓷原料的突破、陶釉的发明以及烧造温度的提高为瓷器的发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而商周到汉这一时期的陶器称为原始瓷器。 (3)秦兵马陶俑 秦代的制陶技术在我国陶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秦兵马俑的规模和尺寸充分展示了秦朝时期精湛的制陶技艺。 (4)瓷器发明 汉代是我国陶器制造的发达时期,到东汉晚期,浙江越窑首先烧出胎体致密、釉层较厚、光润美观的青瓷。这是我国陶瓷史上极其重要的转折时期,它将永远记录着中国人民的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这一伟大创举。 (5)唐三彩 它是一种挂釉陶器。釉是铅和一些着色金属,如铜、铁、钴等合成的低温色釉,有蓝、黄、褐、绿等色。陶器以氧化焰烧成,烧成温度在950℃左右。唐三彩的生活用品多采用轮制成型,陶俑等艺术品则是以捏塑、雕刻或模制成型。唐三彩加工工艺细致,釉色五彩缤纷,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我国陶瓷工艺史上的一项创举。 (6)宋代陶瓷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烧造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出现了举世闻名的五大名窑,即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和弟窑、定窑,还出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民窑。 (8)明代陶瓷 中国古代陶瓷发展至明代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当时,还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专门为皇宫烧造瓷器。 (9)清代陶瓷 清代,我国制瓷业的发展已达到历史的高峰,明代已有的工艺和品种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这一时期又创制了很多新的彩釉品种,例如粉彩、珐琅彩、釉下三彩、黑彩和乌金釉、天蓝釉、珊瑚红、松绿釉以及采用
黄金为着色剂的胭脂红等。陶瓷的器皿造型和装饰纹样也比明代更丰富多样。 想一想 1.瓷器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2.宋代有哪五大名窑? 中国的陶瓷发展历史悠久,而外国的陶瓷艺术也精彩纷呈,给同学们留一项作业,请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考察一下世界各国的陶艺历史。 陶、瓷之别 想一想,陶与瓷一样吗?你会辨别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