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客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6 22:58: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客家文化的形成及其精神内涵

旅游系商品设计与制作 江冰萍 6号 一:客家文化的形成

客家文化是在唐末至明清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孕育这一产儿的母体就是闽粤赣客家大本营地区。在这时空范围条件下,有许多因素对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完善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s

首先,自秦朝开始迄今的两千多年中,客家人经历了六次大迁徙。在汉民们把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入这些地区,汉民们和少数民族交错居住在一起,便促使闽粤赣三角区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致到了宋代这里文人蔚起,一个以中原文化为核心同时又蕴涵着其他因子的新的文化——客家文化便初步形成。

迁徙

客家人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艰辛和苦难的迁徙史,客家人的经历是一种苟活的经历。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六次迁徙。第一次大迁徙: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秦二十八年秦始皇派遣屠雎率领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向岭南进兵,经过五年时间,统一了岭南广大地区并设置南海郡,古邑龙川因此成为岭南三大古县之一,古龙门成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第二次大迁徙:始于东晋,受五胡乱华晋室南渡的影响,部分中原汉人南迁,停留在鄂豫南部及皖赣沿长江两岸以及赣江上下游。第三次大迁徙:受黄巢事变影响,中原汉族移民的后裔再度南迁落脚于闽西及粤东北边界。第四次大迁徙:受金人南下宋室南渡,元人入主等影响,部分客家先民从赣南南迁移到闽西再转移到粤东北。第五次大迁徙:肇始于公元1645年,受满人南下入主中原的影响,部分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迁至广东中部沿海及川桂湘黔赣浙台等省。第六次大迁徙:在公元1867年之后,受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事件的影响,部分客家人分迁至广东西南部,海南岛以及海外各地。

其次,闽粤赣三角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客家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第一,

客家先民从北方迁到南方,从平原地带入居山区丘陵,他们虽然远离了动乱战火,却面对新的生存恶劣。他们不得不改变原来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新的风俗习惯。第二,客家大本营地区四面环山,交通不便,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为客家文化保留其浓郁的地方特色为民系个性创造了条件。

第三,闽粤赣三角地区土著居民的文化给客家文化的形成给予了重大的影响。从南来汉民在进入客家大本营地区后,以自己优势的文化区融合征服土著居民,土著居民也以自己固有的文化去迎接这种文化,就这样在不断地撞击下激发和融合,最终孕育了一个新的文化,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形成社会历史背景的复杂性,决定了客家文化形成的复杂性。客家文化的形成既有汉民族传统文化的成分,也有古越族和畲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因子,还混合着闽粤赣文化和地域斑迹。客家文化是“一体多元”的。在艰难的过程中形成了这伟大的客家文化。

使我们从客家文化中领悟到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生生不息,枝繁叶茂的伟大气

概。

二: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涵

客家精神是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凝练出来的,它的形成与客家人的迁徙过程,迁入地的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生存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客家精神既是对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吸取了人居地的文化因素,它寓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客家人在具备中华民族精神的同时,又彰显出客家精神的个性,于是把客家文化精神内涵归结为以下:

(1)艰苦朴素精神

客家人的杰出代表李嘉诚曾说;“只要勤奋,肯去求知,肯去创新,对自己节俭,对别人慷慨,对朋友讲义气,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成就,生活无忧。”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在《客家情歌》指出:“客家人的生活,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关系,所以终日作业于田野山岭间的,很占多数。并且男女俱出,没有‘男子事于外,女子事于内’之严厉的差别。??他们的气质,大都简朴耐劳,很少慵惰浮夸的恶习,犹保存古代人民的风范。

(2)开拓进取精神

开拓进取是中原文化精神古老的传统,同时也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人生品格,这一品格在客家人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其基本原因有三:一是他们在精神传承着中原文化注重创新、注重开拓的精神,把它们当作祖先留下来的最宝贵的精神资源;二是客家人所居住的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资源相对匮乏,要在此生息繁衍、安身立命,就必须张扬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三是客家人在不断地迁徙过程中,感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渐渐地就磨练出了一种拼搏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使他们不愿安于现状、坐以待毙,而是认识到只有顽强奋斗、开拓有为,才能安居家园,繁荣发展。 (3)团结友爱精神

客家人极重义气,保有着中原文化“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团结拼搏精神。一方面,他们身在异乡为异客,另一方面,要克服恶劣的生存环境带来的种种困难,就必须精诚团结,共创基业。由于客家人崇尚团结,直到今天,在客家人的婚丧红白帖中还保留了用‘帮’字的古风。客家人很能吃苦,‘一条扁担走天下’是其坚韧顽强精神的真实写照。” (4)报本崇先精神

由于漂泊不定的艰辛,客家人对祖根文化有深深的怀恋之情。他们在艰苦奋斗的创业实践中大显身手、光宗耀祖以后,他们又积极地回乡投资兴业,共建家园,表达出真诚的赤子之心。

(5)崇文重教精神

客家人的崇文重教精神主要有三个动因:一是对中原故地崇文重教精神的承纳与弘扬。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这里自古崇文重教、崇尚人伦教化之道。二是现实生活的迫切需要。为了谋求生路、经商致富、做官耀祖,他们必须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为了和合人伦、安定祖系,他们必须读经诵典、传承民风。三是充裕的学习时间。

(6)善思求变精神

客家人历千百年的奋斗,五次大迁徙,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18世纪末又远渡南洋、美洲劳工,尔后辐射到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繁衍了一亿多客家人及其后裔。海外客家人多半是“扎条裤带出远门”,飘洋过海创业。马来西亚著名侨领叶亚莱是创办吉隆坡的开埠元勋。该国大埔籍华侨肖畹香先生,10多岁还在大埔山区放牛,尔后“一条裤带”闯南洋,白手起家,成为当地巨富。 (7)团结友爱精神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支系,在长期辗转、艰苦开拓的过程中,互助互爱形成了精诚团结的优良传统。世界各地都有客家公会、客家同乡会、崇正会。近20多年来,五洲四海客家乡贤,携手举办了18次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同根、同源、同心、同德,敦亲睦族,全球客家大团聚、大联谊,增进了亲情、乡谊,促进了客属团结,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沟通了海内外信息和交流,促进了经济繁荣。客家人尊老爱幼、孝顺父母,众口皆碑,不少传为佳话。

翻开厚厚的客家历史,客家人的坚忍不拔、奋发进取的身影跃然纸上。客家文化展现出独特魅力:客家人继承了中原古风,有尊祖敬宗、敦亲睦族、重名守节、崇文重教、尚礼行义的传统;客家人在离乱、迁徙中形成了刻苦耐劳、自强不息、追求理想、勇敢无畏、不折不饶的性格;客家人在山区恶劣的自然环境里生存发展,磨练成朴素节俭、勤劳敬业、务实乐观、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品质;客家妇女具有刻苦耐劳、勤俭持家、勇挑重担、相夫教子、任劳任怨的德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客家人面对无数残酷环境,坚忍不拔、勇敢拼搏、团结进取、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砥砺出令世人瞩目的客家精神。客家精神传承了中原文化古风,渗透了南迁途中所经历的艰难曲折,融会了为适应新生存环境的奋斗创新,容纳了周边族群的文化精华。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客家精神永放光芒。在这世界上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的足迹。

搜索更多关于: 客家 的文档
客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ri2i1arlh9bpag88o2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