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问,结合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的内容加以回答即可得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立宪派的积极推动;西方列强的侵略要求;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日俄战争日胜俄败。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回答即可。
03.(千校联盟2018届高三5月高考冲刺预测文综历史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治维新不久,三菱轮船公司成立,日本政府将前所买造轮船13艘,尽归三菱公司掌管,津贴其费用,每年另给洋25万元。又虑各轮船自船主以至火夫等人尚不敷用,每年再付给该公司15万元,使之成立一书院,以培养船上各岗位人才。并令外国轮船不得驶入日本内地,三菱轮船公司除参与远洋和沿海航运之外,并垄断内地江河航运,但必须减轻货运和客运费用,以便商民往来。
——摘编自1875年10月4日《申报》“论日本三菱公司事” 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奏准设立轮船招商局,制订章程,次年委唐廷枢为总办,重订章程,计划募集资本银100万两,先募50万两,分为1000股,由华商认购,禁止洋商认购,亦不准华人转让洋商。李鸿章提出“商为承办,官为维持”为该局经营原则不久,该局经营陷入困难,1876年李鸿章拨官款50万两接济,又增拔漕粮和官物由轮船招商局承运,并奏准该局延期归还官款。之后,轮船招商局经营状况开始好转。 ——摘编自牟安世《洋务运动》等
(1)根据材料一,概述日本明治政府为扶植本国航运业采取哪些重大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鼓励发展民间航运业方面的异同点,对中日两国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1)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培养航运人才;禁止洋商参与内河航运;限制货客运价格,以促进日本工商业全面发展。
【汇编2018年历史高考题和历史高考模拟题】15:高中历史选修(1-2)(含答案及解析) 第(25)页
(2)相同点:公司初创时均予资金支持;政策指导;多种优惠;阻止外商控制本国航运业。 不同点:日本更着眼于长期发展,清廷则日光短浅,多为临时措施;日本确立本国船只内河航运垄断,清廷仅禁止洋商参股招商局,未禁止外商轮船进入内河;日本着眼民族工商业整体发展,清廷只关注招商局短期经营。日本是无偿捐款支持,清政府官款必须偿还。(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影响:日本航运业和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轮船招商局虽在一定时期获得发展,但因受官府掌控,发展受到多重限制,对本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作用有限。
(2)第一问,据第(1)问的回答,从资金和政策的支持,给予各种优惠和对外防范等方面加以回答。第二问,通过对材料的比较从政策的持续性,对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加以回答,据材料“并奏准该局延期归还官款。”可以得出区别还在于资金是否需要归还政府。
考点九: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
01.(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18届高三全仿真模拟检测(最后一卷)历史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百二十年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了戊成变法,却昙花一现,归于失败,然戊成变法却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二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他们(指读书人)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汇编2018年历史高考题和历史高考模拟题】15:高中历史选修(1-2)(含答案及解析) 第(26)页
材料二杨锐者,张之洞入室弟子,岁馈千金,养之京师,而一切托之者也。”杨锐与刘光第之入军机,亦张之洞托陈宝箴荐之者也……张之洞本为新党,自恐不免,乃请杀谭、杨等六人,以求避党祸,其忍于杀帝党久矣。
——康有为《驳后党逆贼张之洞、于荫霖诬捏伪示》 材料三
历史研究时期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主要观点 变法主张没有得到贯彻,光绪皇帝处处受到慈禧太启的制约,手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中无权,如果光绪有权,变法定会成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20世纪四五十年代,革命史观流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阶级斗争史观流行。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和封建势力划不清界限;不反对帝国主义,(李嘉所:《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历史反思》) 改良运动的产生,总是对抗革命、企图缓和社会矛盾,本质上是反动的。(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戊戌变法》) 客观因素:政治结构不平衡;社会结构不利于变法;文化氛围不成熟。主观因素:即变法者指导思想和具体策略的不完善;变法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者操作艺术和采取行为的不成熟与缺乏灵活性。(摘編自张喜云《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戊戌变法研究综述》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变法的主要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的意图。 (2)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教训。
(3)史学界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不同的观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影响这些不同观点形成的因素。
【答案】(1)措施:改革科举制度,以策论取代八股文;调整行政机构,裁汰冗员;成立农工商总局
意图:选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财政支出;发展民族工业。
(2)教训:改革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尽量拓宽利益面,减少变法阻力;警惕改革中的投机者,防止党派之争。
【汇编2018年历史高考题和历史高考模拟题】15:高中历史选修(1-2)(含答案及解析) 第(27)页
(3)因素:时代变迁;史学理论发展;史料占有与挖掘;研究者自身素养。
(2)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改革的措施方面应做到改革应该循序渐进、减少阻力、同时应该增强自身实力;根据材料“张之洞本为新党,自恐不免,乃请杀谭、杨等六人,以求避党祸,其忍于杀帝党久矣”可知改革应该警惕投机分子,警惕党派之争等方面思考作答。
(3)史学界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不同的观点,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受时代变迁、史学理论发展、史料占有与挖掘、研究者自身素养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02.(四川省2015级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8年11月14日,慈禧太后临去世前下旨:“嗣后军国政事,均由摄政王(载沣)裁定。”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立即向华盛顿发电,汇报北京政权交替的情况。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收到北京电报的同时,收到了一封康有为从美洲发来的电报。康有为在给罗斯福的电报中指控北洋领袖、军机大臣袁世凯谋害光绪皇帝,变换君主,扰乱中国。康有为希望罗斯福能够致电北京的柔克义公使,以美国的名义联合所有国家,不予承认摄政王的合法地位。但柔克义提醒罗斯福道:“调查这里的官员和外国人,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相同的——康有为在中国没有追随者,他在1898年对光绪帝的影响现在被认为不利于真正的改革。” ——整理自李德林《最初的国会一晚清精英救国之谋1910 -1911》 材料二
谕军机大臣等、近闻有海外逆党。乘国家多难之际。妄思煽乱。肆意捏造谣言。其诬妄狂悖(谬)。直有使君臣上下所不忍闻者。复敢刊印函单。分致京外各衙署回所学堂。淆乱是非。多方簧鼓。居心尤属险恶。著邮传部迅电各处邮政局。认真拣查。遇有自外洋寄来汉文函件。字迹封式在五件以上。分致上项各处者。立即拆阅。傥语涉悖(荒)诞。即刻一律焚毁。其各埠外国邮信局社。亦由该处地方官。婉商仿行。共保治安。
【汇编2018年历史高考题和历史高考模拟题】15:高中历史选修(1-2)(含答案及解析) 第(2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