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仙下中心小学 :黄海英 邮编:34232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 教学目标:
1、品读3—6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描写形象生动的句子。
3、体会课文3、4自然段的写法,仿写乡下其他动物的活动。 4、了解叙述顺序,学习通过平凡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迁移表达特点,仿写乡下人家的其他动物的活动;了解文章按空间、时间顺序交叉描写的行文结构。 教学设计理念:
以“自读想象画面,自悟体会情味,交流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理解,教师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和提 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张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并得出结论。本教学设计遵循这样的思想,设计了升。 教学思路、步骤:
板块一:理解积累,再现场景画面。
1、上节课,乡下人家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请用一两个词来表达。 师: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这一幅幅乡村美景让作者多少年后还念念不忘。如果我们用课文中一句话来概括乡下人家的美景,你会用哪句话?
2、(出示中心句)齐读,独特、迷人怎么理解呢?乡下人家有哪些与众不同,吸引人之处呢?
板块二:自读自悟,感受独特迷人。 1、学生自读自悟。
2、指名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特别有感触的词语。 板块三:品味语言,领悟景中情味。
1、乡下的风景很美,这篇课文更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了,请说一说,你最喜爱哪道风景?请按
提示来汇报。——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2、师:好了,孩子们,谁最先向大家汇报。(以下环节灵活讲授)你认为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 预设: ◆生:我喜欢鸡鸭觅食图。 1、院里鸡觅食,感受自由‘ (1)屏幕出示句子,进行比较。(把“鸡”提前,起强调作用。) 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鸡的。鸡,乡下人家照例要养几只的。 从“照例”、“总要”这个词读懂了什么?(从“照例”、“总要”知道养鸡成了乡下人家生活的习惯,他们把养鸡作为生活的重要内容。假如没有养鸡,向下人家会觉得生活缺少了什么。因此,在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鸡自由尽情活动。这些是作者心中美丽的风景。) (2)(出示写鸡的语句)请你读读这句话,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公鸡?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生(陆续说):我从“耸着”“大踏步”“走来走去”等词语,感受到这是一只高傲的、威武的、自由自在的公鸡。指名:你能边表演边读读吗?
(3)雄鸡这么威风凛凛,那母鸡呢?(带领小鸡觅食)多有责任感的鸡妈妈呀!谁来读一读?(突出“率领”) (4)下面请女同学读母鸡,男同学读雄鸡。
(5)小结:尽职尽责的母鸡,一群可爱的小鸡,还有那威武、神气的雄鸡组成了甜甜美美的一家子。 2、 水中鸭嘻戏,体会和谐。
(1)小鸭子在乡下生活得怎样呢?(读读句子)多可悠闲自在的一群鸡鸭啊!这是在城里难得一见的,是咱乡下人家的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看到过捣衣? 捣衣是什么意思?(捶打衣服)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你从“从不吃惊”这个词体会到什么?(你瞧这鸭子与人相处的多友好、多快乐,多自由!)这些鸭子还会碰到哪些情况?试着用“即使( ),它们也( )。”来说一句话。(如:即使有小船划过,它们也从不惊慌。即使有人在游泳,它们也从不慌张。)
(3)师小结:人和动物的相处是那么的和谐、自然!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是小桥流水人家,河里一群欢鸭。养鸡养鸭的情景也只有在乡下人家才能看到,怪不得作者要说:这是乡下人家才有的独特、迷人的风景啊! 过渡: 接着谈谈你们喜爱的风景 ◆我欣赏美丽的鲜花。鲜花开放图
(1)听了他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想象描绘画面)乡下人家喜欢养花,(板贴:养花)看有哪些花,用双行线画出来。猜猜这些花是什么时候开的?
(2)春风一吹,芍药绽开了美丽的笑脸;夏天到了,凤仙花、鸡冠
花竟相开放;一阵秋风吹过,大丽菊点头含笑。太美了!这个季节的花儿谢了,另一个季节的花儿又含苞欲放了。这些花在不同的季节,依次开放,这就叫……(语速放慢拖长)——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3)女同学一起来读一读。朴素和华丽是一组相对的词,为什么课文中却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虽然这些花儿是最常见、最朴素,但是一年四季轮着开放,把乡下人家装扮得特别的华丽。难怪作者说——(生接读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生接读独特的农家风光) ◆屋后竹笋
(4)欣赏了屋前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的绚丽的鲜花,现在我们到屋后去走走,屋后又有什么独特的风景呢?(竹笋)(出示语句) (5)谁来读?(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生描绘画面)——(师出示春笋破土而出的画面。)你从哪个字或哪个词能体会到春天的勃勃生机的?(成群、探)
(6)瞧,成群的小竹笋从土里“探”出了小脑袋,谁知道小笋儿为什么要急切地探出头来?采访:小竹笋,告诉大家,你“探”出头来想看什么?(指名谈)(如: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师:哦,多好奇啊,读出你的好奇,边读边探头。师评价:一个“探”字,让我看到了一个好奇的小竹笋。)(如:生:生怕自己在别人后面出来,想快点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师:好一个迫不及待的小竹笋,请你读一读?(相机指导)谁再试试?师评价:一个“探”字,让我看到了一个急切的小竹笋。小竹笋们,让我们一起读吧!(生边读边做从桌下探出头的动作))
(7)小结:这句话形象地写了雨后春笋长得很多很快,尤其一个“探”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受到小竹笋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谁说咱乡下人家屋后的竹笋不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呢? 过渡: 还有哪道风景你们也喜爱? ◆我喜爱院落晚餐图。(出示语句)
(1)夏天的傍晚,一抹红霞映红了天边,缕缕晚风轻轻地扶摸着我们的脸庞,玩了一天的鸟儿正忙着回家,现在正是咱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时候,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高地阔”原指天很高,地很广,天地之间范围很大,本文指的是什么意思?猜猜他们有的从城镇,有的从地里,还有的学校里回来,一家人坐在屋前的餐桌边,边吃晚饭边聊什么?乡下人这样边吃饭,边无边无际地聊天,就叫——“天高地阔”! (2)联系课文想想乡下人家的好友有谁?往远处看有——天边的红霞,吃热了,解开衣襟感受——向晚的微风,往天上看——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3)师采访:这位勤快的小朋友,放学后又到地里帮妈妈干活了
吧,现在你又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在这奇妙的大自然的怀抱里,边享用晚饭,边闲话家常,你感觉如何?(舒服、放松的、自在的、悠闲的、舒适的、无拘无束的、惬意的……)请你读一读!
(4)师小结:好一幅乡村晚景图!咱乡下人家就连吃饭时都有这红霞,微风,归鸟相伴,天与地,人与自然是一家人,这样的美景真令人向往。这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啊! ◆我喜爱秋夜睡梦图。(出示语句)
(1)师过渡:夏去秋来,斗转星移,秋夜悄悄地降临了,你们听,谁在唱歌呢!(播放纺织娘的叫声)简介纺织娘,连纺织娘的叫声都能听得这么清晰,你觉得乡下人家的夜晚怎么样?(宁静)
(2)是啊,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但乡下的夜晚有一种宁静的美。这宁静的夜晚多么迷人,谁愿读一读?导背: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 ),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 ),那歌声( )!赛过( ),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 )进入梦乡。师:读得真美,乡下人家秋夜这梦幻般的美真令人陶醉,确实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 同学们,看似平凡,普通的乡村生活竟如此美丽,现在让我们自豪地说(出示中心句,生齐读):“我们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 老师也禁不住想吟诗一首(出示诗句:青藤绿叶红瓜,春雨竹笋鲜花。群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夕阳鸟儿如画,饭菜门前摆下。夜静虫鸣入睡,最美乡下人家。)
板块四:关注整体,感受谋篇布局。
师:同学们,这一幅幅的画,就组成了一幅大大的画,那就是——独特迷人的乡下人家。(补充板书:独特迷人)
师:不过有一个疑问,这一幅幅的画,能随意调换它们的顺序吗?(快速浏览课文,说出理由)
板块五:配乐赏读,摘抄好词佳句。
(学生自由配乐赏读,摘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21 乡下人家
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无论何地、无论何时 和谐 自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