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牢记党的宗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真心真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解民忧。他以饱满的革命激情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所分管和负责的领域里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事迹充分说明( ) A.党员的人格魅力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 B.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中国共产党忠实地实践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D.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党员是人民利益的实现者和维护者
26.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抱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观念,努力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人们的这种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下列看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这种认识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它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这种价值取向很可能导致资源枯竭、环境破坏
C.这种价值取向忽视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
D.这种认识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的原理
27.某校学生自发成立了帮助困难学生的爱心社,他们提出: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表明( )
A.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高必要的条件
B.人生价值必须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实现 C.人生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上 D.个人不应该考虑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第1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8.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工作的消息发出,得到广大高校毕业生的热烈响应,连日来,到西部去的呼声在全国各高校一浪高过一浪,大学生们踊跃报名,全国共有49615名高校应届毕业生报名。去年已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留在了西部,投身于西部建设。
请结合材料,从价值观的角度评价当代大学生积极参加西部志愿者计划,到西部去建功立业的行动。29.简要分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四、辨析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0.材料: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辨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31.材料: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有句名言: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学习可以成就未来。他说, “一个人可以没有大学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可能进不了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
辨题:只要个人主观努力,不断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五、论述题(10分)
32.“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论述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的必要性
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1.解析:书本简单识记性知识。 答案:C
2.解析:人口多少、科学实验、自然环境不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答案:D 3.解析:改革不是推翻现有的根本经济、政治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案:D
4.解析:书本简单理解性知识。 答案:A
5.解析:书本简单理解性知识。城市现代化了,人的观念可能还是落后的,观念与现实往往并不一致。 答案:B
6.解析:日本政府可以坚持不认罪的立场,但掩盖不了,也否认不了历史事实。 答案:A
7.解析:思想观念的解放是先导。 答案:D
8.解析:手推磨和蒸汽机代表的是生产力,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答案:D
9.解析:书本简单识记性知识。 答案:B 10.解析:书本简单理解性知识。 答案:A
11.解析: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活动的规律。社会历史是由人及其活动所构成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其他社会活动均是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产生并受其制约的。社会历史进程最终决定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历史规律之所以是客观的,就因为生产力是客观的,它既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又是一种既得的条件,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虽然人们可以根据已有条件去改变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人的活动尽管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但未必都是自觉的活动。所谓人的自觉的活动是指人按照已正确认识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活动。在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之前,人的活动带有很大盲目性,是一种不自觉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既是历史决定论,即承认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但同时又承认主体的选择性,即承认作为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去确定自己的行为的方式和方向。人的社会实践是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不断反复的过程。起初是不自觉的,随着实践的反复和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了社会发展规律,并用来指导人的实践。在这种实践中,人的活动是自觉的,它使人能更有成效地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也是人的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由此可见,人的活动与社会规律是辩证统一的,社会规律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又必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人们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使自身的活动由自发向自觉过渡。 答案:C 12.解析:书本简单识记性知识。 答案:B 13.解析:书本简单识记性知识。 答案:D 14.解析:书本简单理解性知识 答案:D
15.解析:大禹意思是说:民可以亲近,不可以轻慢鄙视。民是国之根本,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宁。我看天下的愚夫愚妇都胜过我,怎能不敬畏他们呢?……当我冒犯他们时,害怕之状如枯朽之索套着六马驾车,作为位居民之上者,对民为什么不敬重呢?这说明,大禹对民的态度之谦恭,不仅把民看作国家之根本,而且有奉为尊长、上帝之意。这是一种可贵的民本思想。 答案:A
16.解析:书本简单理解性知识。 答案:B 17.解析:书本简单理解性知识。 答案:C 18.解析:书本简单理解性知识。 答案:B
19.解析: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如果极端利己主义膨胀,无视人民利益,必然导致滥用职权、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等一系列职务犯罪,不管他的年
龄有多大。 答案:C
20.解析:简单理解性知识。 答案:C 21.解析:简单理解性知识。 答案:B
22.解析:宗教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原始人为了生存,必须同大自然打交道,在与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中,风雨严寒、干旱酷热、地震火灾、海啸水淹、山崩地裂,以及毒蛇猛兽的袭击,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甚至危及人的生命,使人感到沉重的压抑。而自然神奇莫测,千变万化,又叫人迷惑不解。太阳升起又落下;天空既可以晴空万里,又可以雷鸣闪电;山川大地,当它高兴的时候,草丰林茂。赐给人们丰盛的食物,当它发怒的时候,或寸草不生,或山崩地陷,容颜巨变。它们隐伏凶险,变化无常,我行我素,全不受人支配,仿佛背后有一只神秘的大手在左右着。面对深奥莫测,变化万千,危机四伏的大自然,人们感到恐惧、压迫、疑惑、迷茫、诚惶……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无法解释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就以当时人们自己的心理去度测、设想、幻想自然界。他们把能给人带来好处的自然现象或自然物当作善意物,能保护他们的神,而把给人类带来危害的自然现象或自然物视为恶魔。人们采取各种方式,向种种自然现象或自然物膜拜、祈祷。对善神,祈祷它赐福;对恶魔,祈求它不要降祸。原始的自然宗教观念就这样在自然界对人的压迫和原始人对自然的迷茫崇拜中悄悄地产生了。 答案:AD
23.解析:简单理解性知识。 答案:BC
24.解析:书本简单理解性知识。 答案:ABCD 25.解析:简单理解性知识。 答案:BCD 26.解析:简单理解性知识。 答案:BC 27.解析:简单理解性知识。 答案:BC
28.答案: (1)当代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去建功立业,说明他们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因为这种价值取向符合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同时说明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是正确的,因为他们自觉站在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放在首位。
(2)当代大学生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能把自己的知识、才华应用于实践,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利于磨炼自己的意志,在实践中检验并提高自己的知识技术和素质,成为国家和社会的确用人才。
29·答案:(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基础。
(2)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它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社会前进的积极和进步的力量;反之,如果经济基础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甚至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时,上层建筑就成了阻碍社会前进的消极的甚至反动的力量。
30·答案:(1)人民群众是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群众的活动才创造了社会财富,决定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所以说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2)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英雄人物都是在群众的实践中造就并涌现出来的,是群众的一分子。他们的活动必须和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他们和人民群众一起成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英雄人物如果脱离了群众,就将一事无成。
(3)题目的观点夸大了个人活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看不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科学的。
31·答案:(1)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但实现人生价值仅仅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不够的。 (2)实现人生价值既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还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坚强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