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师的隐形杀手 - 心理健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5 5:59: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宣州区第九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专题研究参评论文 课改中的教育教学叙事征文

教师的隐形杀手——心理健康

随着课改的深入,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毋庸置疑的是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份劳心又劳力的工作,不仅要组织日常的教学,还需要管理我们的学生,所以工作压力大,且细而繁琐,因此,当遇到调皮的学生或抵触情绪强烈的学生屡教不改时,我们的教师们就会感到身心疲惫,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老师由于一时冲动,运用了不恰当的教育方法,造成了事后无可挽回的错误。如:1999年10月6日,陕西华阴一女教师因班上的一名12岁的男生“生性调皮,难于管教、偷窃”等,强行在其脸上刺了一个“贼”字。对此,该女教师解释说:“此时此刻心中装着的全是对学生的善意,全是‘恨铁不成钢’的冲动,想借此唤回他的自尊心。”无独有偶,2000年10月16日,湖北黄陂城中学一名教师14耳光打向初中女生。对此,这位教师说:“打她是因为对她严格要求,如果不是因为爱她,对她关心,就不会打她了。”个别教师甚至因为“爱学生,出发点是为学生好,为了他将来能成材”,做出了有违师德的举动:有的教师强迫学生吃苍蝇,有的强迫学生去打违纪同学的耳光,有的教师甚至强迫学生下跪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出我们的个别教师中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是我们教师最难以面对和接受的挑战,这是一个潜伏在我们身边的隐形杀手.,是最可怕的敌人.

我国的《教育法》和《教师法》都明确要求教育者“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些我们早在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就早已熟知.当然我们也清楚,没有爱的就不是合格的,爱是教育的前提。热爱学生是每个教师的职责,教师只有真心地去爱每个学生,才会换来学生对教师的爱的回报。这个回报不仅是学生对学习的爱,对生活的爱,以及使学生学会如何爱他人。

现实中,许多老师都知道教师应该爱学生,但由于在许多教师思想中存在着“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的观念,因此淡化了热爱学生的意识,使师生关系出现了一种不平等现象,即教师成了施爱者,学生成了被动的施爱对象,从而失去了学生的主动性。这种带有爱的教育并没有达到“以爱育爱”的目的,反而,因为“爱”,酿造了许许多多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21世纪世界教育委员会,曾鲜明地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爱生活、爱学习、爱他人的教育。当前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建立和谐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要懂得爱学生是自己的职责,更要懂得如何做才是真爱学生。学生之所以为学生,就是因为他们蒙昧无知,有缺点,不懂事,甚至会犯错误。做老师的,年岁长于学生,阅历丰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对学生的缺点为什么不可以宽容一些呢?

哲人曾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做老师的,就更没有必要揪住不放。试看近些年屡屡出现的训斥学生、羞辱学生、体罚学生乃至变相体罚学生,其根源之一就在于个别老师过于强调师道尊严,严格变严厉,严肃变严酷,导致师生对立,关系紧张,以至酿成怵目惊心的悲剧。说句心里话,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娇骄”二气严重,心理承受能力差;而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已不知不觉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已成了当今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一扇快捷的窗口。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的学生一族,对“网络”更是情有独钟,一“网”情深。“网络”世界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在“泡网吧”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网上垃圾”也开始日益侵蚀学生洁白的心灵,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一些学生因此而无心向学,逆反心理严重,有的面对老师的教育无动于衷,有的甚至目无尊长、顶撞老师。这给教师、学校教育带来了重重困难,老师们迷惘了,该怎样教育、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呢?

长期以来,教师总是被认为的赋予太多的社会意义,几乎成了某种特定的社会符号了。教师作为一个同样有喜怒哀乐的凡夫俗子,面对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的班级,管过头了不行,不管更不行,我们该怎样当老师,如何把握这个“严”的尺度,适度地表达对学生的爱呢?这就要求教师有健康的心理,有一颗包容、理解的心,用理智来处理问题。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当是个健康的人,不仅有强健的体魄,也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优秀的心理品质。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有豁达的胸襟。豁达的胸襟是指教师要能容忍学生的各种行为和习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吃一堑,长一智”,说明犯错误是人成长中走向成熟的阶梯。所以,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切切不可揪住不放。这时,最好的教育方法是教师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学生,促使学生不良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教师要敞开心扉倾听学生的心声,以大度和宽容对待他们的哪怕是错误的或消极的思想和情绪。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坐”下来,与学生交流。因为只有坐下来,用平视的目光、对等的语言,我们才能获得与孩子们真正交流的机会,我们才真正明白孩子心中所想以及他们行为的真正动机。雨果说:“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当有这种博大的胸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我最爱的老师,我最讨厌的老师”等这样的话题。在听到、谈到这样的话题时,作为教育者,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感慨,也有不少的抱怨。但我们更多的不应是抱怨,而是反省。反省体会自己做学生时对老师的要求,反省自己做家长时对老师的期待,反省自己在处理学生犯错时的态度、行为,心理换位,从学生、家长的角度考虑,那我们将不会再抱怨、消极,反而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因此,提高“心理置换”,是教师平时工作必备的“良药”。

我们的社会大环境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家长、社会对一个学校的评价,就看学校的成绩好不好.在家长、学校、等重压下,教师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教师不是神仙,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作为教育者,我们不应该以追求名利作为自己的使命,我们还有很多比名利更重要的责任和任务等着我们去做,我们可以从教育过程本身获得乐趣,得到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赞赏和自我激励。当我们陶醉其中的时候,必定会淡化对名利的关注。宽容、理解、淡泊,是每一位教师进行教学必备的心理素质,只有具备了这

样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才能更好的爱学生,获得学生的尊重。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心灵对心灵的沟通、理解需要爱。这种爱是超出母爱的更伟大的爱,如果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能够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我们将会获得学生更多爱的回报。否则,心理健康这个隐形杀手对我们教师的威胁将会与日俱增,终将有,终将有一天我们会失身边所有的美好.

2009年宣州区第九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

育教学专题研究参评论文

论文所属专题: 课改中的教育教学叙事征文

题目: 教师的隐形杀手——心理健康

学校:宣城市第十二中学

作者姓名:汪带弟

搜索更多关于: 教师的隐形杀手 - 心理健康 的文档
教师的隐形杀手 - 心理健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s72a0hi5u1wxgu8jps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