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合格证考核试卷
混凝土、砂浆(B卷)
(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姓名 考试号 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拌合物性能试验不宜超过 。
A.5min B.10min C.15min D.20min 2、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 ℃,所用材料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A.20±2 B.20±3 C.20±4 D.20±5 3、标准养护龄期为28d,起始时间为 。
A.从搅拌加水开始时计 B.从成型完毕时计 C.从拆模时计 D.从进入标准养护室时计 4、混凝土用试模应定期进行自检,自检周期宜为 。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D.一年 5、测定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时,三个试件的破坏荷载分别为:562.5kN、501.6 kN、655.0 kN,该混凝土强度为 。
A.25MPa B.25.0MPa C.25.5MPa D.无效 6、干硬性混凝土是指拌合物坍落度小于 mm且须用维勃稠度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A.5 B.10 C.15 D.20 7、大体积混凝土是指 。 A.混凝土构件最小尺寸大于50cm的结构混凝土; B.混凝土构件最小尺寸大于60cm的结构混凝土; C.混凝土构件最小尺寸大于120cm的结构混凝土;
D.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有害裂缝的结构混凝土; 8、混凝土抗渗性采用渗水高度法测定时,测得6个试件的渗水高度()分别为:
1:114mm、2:127mm、3: 131mm、4:恒压至12h30min时试件端面渗水、5:恒压至13h20min时试件端面渗水、6:恒压至14h40min时试件端面渗水,则该混凝土渗水高度为 。
1
A.124mm B.137mm C.140mm D.150mm 9、混凝土抗渗性采用逐级加压法测定时,当6个试件中有 个试件端面呈有渗水现象时,即可停止试验,记下当时的水压。
A.1 B.2 C.3 D.4
10、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时,当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400mm,抗折强度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 。
A.1.0 B.0.95 C.0.90 D.0.85 11、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试验方法适用于维勃稠度在 之间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A.5~40s B.5~30s C.5~20s D.5~10s 12、对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用容量筒的要求:对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的拌合物采用容积为5L的容量筒;骨料最大粒径大于40mm时,容量筒的内径与筒高均应大于骨料最大粒径的 。容量筒应予以标定后使用
A.4倍 B.5倍 C.6倍 D.7倍 13、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测定结果应精确至 。
A.10kg/m3 B.5kg/m3 C.1kg/m3 D.0.1kg/m3 14、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以 。
A.一次测定值为最终结果 B.两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C.两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但两次测量之差应小于10kg/m3
D.如两次测量之差应大于10kg/m3,应加测一次,取较接近的两个测量值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15、配制某混凝土时,已知:混凝土配制强度为31.6MPa,胶凝材料抗压强度计算值为35.6MPa,粗骨料为碎石,回归系数αa、αb分别为0.53和0.20,则该混凝土配合比的水胶比为 。 A.0.53 B.0.43 C.0.20 D.0.16 16、当采用质量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假定质量可取 。
A.2400±20kg/m3 B.2400±30kg/m3 C.2400±40kg/m3 D.2400±50kg/m3 17、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配制混凝土,当粗骨料最大粒径≤31.5mm时,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除不应小于搅拌机公称容量的1/4且不应大于搅拌机公称容量外,还不应小于 升。 A.15 B.20 C.25 D.30 18、配制抗渗混凝土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 MPa。
2
A.0.1 B.0.2 C.0.3 D.0.4 19、设计强度等级为C70的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其配制强度为 。 A.73.9 MPa B.77.0 MPa C.79.9 MPa D.80.5MPa 20、依据GJ55-2011标准,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拌合物,其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不应超过水泥质量的 。
A.0.06% B.0.10% C.0.20% D.0.30% 21、混凝土慢冻法试验的温度传感器的精度为 ℃。
A.±0.5 B.±1 C.±2 D.±5 22、混凝土拌合物坍落扩展度测量精确至 mm。
A.0.5 B.1 C.2 D.5
23、对于52.5强度等级的水泥,当无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时,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应取 。
A.1.12 B.1.16 C.1.10 D.1.05
24、已知水胶比为0.40,查表得到单位用水量为170kg,采用减水率为20%的减水剂,试计算每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 kg。
A.425 B.340 C.380 D.450
25、已知水胶比为0.35,单位用水量为175kg,砂率为40%,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质量为2390kg,试计算每方混凝土中砂子用量 kg。
A.438 B.696 C.686 D.658 26、配合比设计所用的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 。
A.0.1% B.0.2% C.0.5% D.1.0% 27、混凝土拌合物终凝时间对应的贯入阻力为 MPa。
A.25 B.28 C.30 D.32 28、进行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时,记录测试环境温度应精确至 ℃ A.0.1 B.0.5 C.1.0 D.5
29、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泌水试验时,插捣或振实后,混凝土拌合物表面低于试样筒筒口 mm。 A.10±3 B.20±3 C.30±3 D.40±3 30、进行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时,控制最大加荷荷载应为轴心抗压强度值的 。 A.45% B.1/2 C.1/3 D.65%
3
31、当施工过程中进行砂浆试验时,砂浆取样方法应按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执行,并宜在现场搅拌点或预拌砂浆卸料点的至少 个不同部位及时取样。
A.2 B.3 C.4 D.5 32、依据JGJ/T98-2010标准,水泥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最低为 。
A.M1.0 B.M1.5 C.M2.5 D.M5.0 33、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每组 个试件。
A.3 B.5 C.6 D.9 34、用于测试砂浆凝结时间的试针截面积为 mm2。
A.25 B.30 C.50 D.60
35、进行砂浆稠度试验时候,拧松制动螺丝,同时开始计时,在 秒时立即拧紧螺丝,读数。 A.5 B.10 C.15 D.20 36、进行砂浆保水性试验,在砂浆样本上施加重物的时间为 min 。
A.1 B.2 C.3 D.5 37、砂浆试件干燥收缩值取两位有效数字,精确至( )。
A.1╳10-6 B.10╳10-6 C.1╳10-4 D.10╳10-4 38、砂浆凝结时间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为准,当两次试验的误差大于 min时,试验结果无效。
A.15 B.30 C.45 D.60 39、用于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的试模尺寸为 。
A.70.7mm╳70.7mm╳70.7mm不带底 B.70.7mm╳70.7mm╳70.7mm带底 C.50mm╳50mm╳50mm不带底 D. 50mm╳50mm╳50mm带底 40、依据JGJ/T98-2010标准,水泥混合砂浆的表观密度宜大于等于 kg/m3。 A.1600 B.1700 C.1800 D.2000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选项,漏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精度要求为±0.5%的是 。 A.水泥 B.掺合料 C.水和外加剂 D.骨料
2、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符合要求的成型室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
4
拆模后应立即放入 。
A 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 B 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 C 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 D 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N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
3、混凝土力学性能测定用压力试验机,应符合下列 要求。 A.其精度为±1%;
B.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 C.应具有加荷速度指示装置或加荷速度控制装置,并应能均匀、连续地加荷; D.应具有有效期内的计量检定证书;
4、测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时,下列加载速度符合要求的为 。
A.16.5kN/s B.18.5kN/s C.20.5 kN/s D.22.5kN/s 5、普通硅酸盐水泥适用于以下哪些混凝土品种 A.抗渗混凝土 B.抗冻混凝土 C.高强混凝土 D.泵送混凝土 6、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以下 要求。 A.粗骨料宜选用连续级配; B.试配时应考虑坍落度损失; C.针片状含量不宜大于10%; D.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00kg/m3。 7、砌筑砂浆所用的石灰膏应符合 。
A.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 B.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的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天; C.磨细生石灰粉的熟化时间不得少于2天; D.消石灰粉不得直接用于砌筑砂浆;
8、依据JGJ/T98-2010标准,,砌筑砂浆 应同时满足要求。 A.稠度 B.抗压强度 C.分层度 D.保水率 9、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下列关于砂率说法正确的有 。 A.采用细砂,砂率应比规范推荐的砂率适当增加; B.采用人工砂配制混凝土,砂率应适当增加; C.采用单粒级粗骨料配制混凝土,砂率应适当增加;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