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实验学校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语文试题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用“左迁”、“迁谪”来表示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D.《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指的就是六种基本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爱,热爱 .
C.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 北,溃败(的军队)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不拘于时 ②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D.①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②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深圳市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第1页 共9页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会盟而谋弱秦 尊贤而重士 ..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师之所存,道之所存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6.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 ....B.金 就砺则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学不可以已 ....
D.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也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实验对深中这场足球比赛的胜利体现了实验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老奸巨猾:下半....场比赛后发制人,击溃对手。
B.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正好可以择善而从。 ....
C.近年来,广东省的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山区漂亮的民居星罗棋布,城乡结合地区新建的房屋鳞次栉比,老百姓拍手称赞。 ....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特朗普表示,美国将寻求与古巴关系的“新开端”,并承诺将与其他美洲国家建立平
深圳市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第2页 共9页
等的战略伙伴关系。
B.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C.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这个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D.他非常酷爱玩微信,除了成天关在房里刷朋友圈外,对其他东西好像都难有三分钟热情。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枣香醉人 洪丽丽
上午接到爷爷的电话,说给我酿了一罐醉枣,让我抽空回老家一趟。
爷爷每年都会在枣子成熟的季节,亲手挑选出一颗颗饱满、红润的大枣,蘸上白酒,密封在玻璃瓶中。瓶口用稀稀的黄泥土封住。静置两三个月后,待枣香、酒香融为一体,合为一物,才有了今天爷爷酿的醉枣。
八十岁的爷爷和八十二岁的奶奶住在离小城六十公里外的乡下老家,固执而孤独地坚守着三间土坯房和一个种着七棵老枣树的大院子。
奶奶告诉我,枣树是她嫁给爷爷的第三天亲手种下的,到现在已有六十个年头了。坐小城的公交车到村口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
雪后的乡村,色彩单调得很,所有矮小的植物都被覆盖在白绒毯似的大雪之下。寂静的村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色。汽车没停稳前,模模糊糊地看到偌大的村口只有枣树下伫立着一个人。下车一瞧,原来是奶奶。她正倚靠着一棵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老枣树,张望着从远处驶来的汽车。
呼呼的北风,依旧是那样寒冷、刺骨,不时地吹拂起她额前几缕花白的头发,但树下的她却像雕塑般一动不动,只有头上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在瑟瑟地抖着。
奶奶的个子似乎又矮了一些,童年印象中的她是个大高个,干活利落,走路飞快。我总要仰着小脑袋看她,一溜小跑地跟在她的后面。只是恍惚间,奶奶竟变成了眼前的模样:个子矮了,佝偻着身子,走路也有些不稳了。
“不是打电话不叫你来接我吗? ”我慌忙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把她全身的重量都揽在
深圳市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第3页 共9页
自己身上。
“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吗? ”我问。
“没犯,别担心,我们壮实着呢! ”奶奶一向报喜不报忧。
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光……
“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 ”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一阵疾风暴雨,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纷落下。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时光如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
“奶奶,那棵枣树怎么歪成这样了呢? ”我问奶奶。
奶奶抚摸着干枯的树干说:“唉,这棵枣树也老了!”记忆中这棵枣树结的枣子,即便是刚刚有点红,滋味也是酸甜酸甜的,最为解渴、解馋。
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童年玩伴。春天,顽皮地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下纳凉;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实;冬天,又把所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翘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
时间,飞逝的时间,残酷的时间,把所有一切都改变了。 爷爷、奶奶和枣树,却默默承受住了!
家中,爷爷正在烧火,锅台旁摆着早已包好的两帘饺子。 “怎么又包饺子?不怕累着? ”我嗔怪奶奶。 “不累,你不是爱吃菜馅的吗?我和你爷爷常包! ”
灶下烧火的依然是爷爷,抢也抢不过他。他总怕我不会烧这种大灶。爷爷呼噜呼噜的气管和吱吱啦啦的风箱一唱一和的,听得我一阵阵的揪心。
“让你们搬到城里就听话吧,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还住在老家土坯房里,会叫人笑话我们不孝顺的!” 我又开始劝奶奶。
“这房子咋了?不能住人?你们不都是在这房子中出生的吗?”耳背的爷爷显然是听到
深圳市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第4页 共9页
了我的话,像吵架似地嚷嚷着,固执的表情完全是一个三岁小孩子的模样,令我好气又好笑。
“不就图你们有个根,有个老家吗? ”奶奶边往锅中下饺子边说。 我正用勺子搅着下到锅中的饺子,听到这儿鼻子一酸。 吃饭时,照例,爷爷、奶奶一个劲儿地劝我多吃。
“别夹了,我都吃饱了,现在都流行减肥,哪有你们孙女这么胖的!”我夸张地比画着。
“咱可不减,把胃都减坏了!”他几乎是对着我吼了。
我要走了,爷爷让我捎上那一罐醉枣。“这七颗枣树真是老了,今年才结了半筐枣子!”我听到了他喉咙里发出两声似有似无的叹息声,很轻很轻,却只好装作没有听见,低头快步地走出家门。
还是奶奶送我到村口公路上等车,患气管炎的爷爷不常出门,无论是谁回老家,总是奶奶送出屋门、院子,一直送到村口。
一个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爷爷和奶奶就像这院中七棵老枣树的根,铁铸石雕的根,屹立不倒的根。他们用生命培育出的儿女像极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红枣,所以不论我们的外表多鲜亮、滋味多甘甜,依然不能离开这深深扎根地下、已然融入血脉的生命之根——哪怕他们走了一段崎岖难行的人生路,耗尽了全部心血、力气,只剩下了风烛残年的躯壳。
奶奶目送我坐上了公交车。汽车缓缓开动,我慢慢地远离了老家,最后消失在我视线里的是奶奶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
我紧紧地捧着那罐醉枣,不禁陶醉在了那浓浓的枣香和深深的思念之中。
(选文有删改)
10.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描写雪后乡村的荒凉寒冷,是为了突出爷爷奶奶坚守老家的可贵品质。 B.爷爷是个固执的倔老头,跟“我”说话像吵架似的,他“吼”的背后是和奶奶一样的对孙辈的关心体贴。
C.文章结尾再次提到了奶奶“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首尾呼应,表现了“我”对爷爷奶奶的依依不舍之情。
D.文章在塑造爷爷奶奶形象时运用了细节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
11.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深圳市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第5页 共9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