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当柱的上下端转角不同是,反弯点偏向转角小的一侧。 [ ] 7、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上大下小,其位移曲线是弯曲型。 [ ] 8、框架柱的反弯点高度随上层框架梁刚度减小而降低。 [ ]
9、我国规范规定,框架结构弯矩调幅只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不调幅,因此,调幅应在内力组合之前进行。 [ ]
10、反弯点法适用于各层结构比较均匀(各层高度变化不大,梁的线刚度变化不大),节点梁柱线刚度比∑i b /∑i c ≥3的各层框架。 [ ]
11、D值法中D =α12i c / h 2 ,α为反映梁柱线刚度比值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 [ ] 12、对同一框架柱,用D值法求得的抗侧移刚度比用反弯点法求得的抗侧移刚度值大。[ ]
13、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用D值法计算框架柱的抗侧移刚度D值,其大小与梁柱结点转角的大小成正比。 [ ] 14、框架结构体系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较强,而承受水平荷载的能力较弱。 [ ] 15、框架结构设置防震缝时,防震缝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 [ ] 16、框架结构设置沉降缝时,沉降缝部位基础可不分开。 [ ] 17、框架结构框架梁梁端弯矩调幅在内力组合之后进行。 [ ]
18、现浇框架结构,中、边框架梁刚度分别为 、 ,系考虑梁板共同作用。 [ ]
19、框架结构用分层法计算时,各层梁的弯矩值即为相应分层的计算值。 [ ]
20、框架结构在分层法计算中,柱线刚度均取0.9 ,传递系数均取1/3。 [ ]
21、用反弯点法计算水平荷载下框架内力时,假定框架柱上反弯点均位于中点。 [ ] 22、用D值法计算框架内力时,梁柱线刚度比越大,中间层柱的反弯点越接近h/2。 [ ] 23、框架结构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柱反弯点位置偏向刚度较小的一端。 [ ] 24、规则框架水平荷载作用下因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层间位移,底层最大。 [ ]
25、框架结构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应先进行调幅,再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组合。 [ ] 26、规则框架(各层层高、梁及柱截面相同)底层柱配筋起控制作用。 [ ]
27、框架柱抗震设计时,对轴压比要限制,目的时保证框架柱的延性。 [ ] 28、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变形验算中的侧移限值即为弹性侧移限值。 [ ] 29、框架结构房屋高度越高、设防烈度越高,则抗震等级要求越高。 [ ] 30、我国规范考虑框架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参加受剪工作。 [ ]
31、框架节点处于剪压复合受力状态,为保证节点具有足够的抗剪承载力,防止节点产生剪切脆性破坏,必须在节点内配置足够的箍筋。 [ ]
32、为了保证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承载力和延性,要求节点的砼强度与柱的相同和接近。[ ]
33、框架结构为了避免梁支座负弯矩钢筋过分拥挤,以及形成梁铰破坏机构,增加结构的延性,可以考虑梁端塑性内力重分布,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 ]
34、竖向及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梁端弯矩,均可进行调幅。 [ ]
35、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同层各柱的剪力按柱间的抗侧移刚度比进行分配。 [ ] 36、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仅与柱的线刚度有关,而与梁的线刚度无。 [ ] 37、框架结构D值法比反弯点法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 ] 38、框架结构的弯曲型变形是由梁、柱的轴向变形引起的。 [ ] 39、框架结构的剪切型变形是由梁、柱的轴向变形引起的。 [ ] 40、框架结构的剪切型变形是由梁、柱的弯曲变形引起的。 [ ]
41、用D值法计算框架内力时,上层梁的线刚度增加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下移。 [ ] 42、用D值法计算框架内力时,下层层高增大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上移。 [ ]
43、用D值法计算框架内力时,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该柱的楼层位置有关,与结构的总层数无关。 [ ] 44、用D值法计算框架内力时,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荷载的分布形式无关。 [ ]
45、框架结构的侧移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应加大框架构件的截面尺寸或提高砼的强度等 级,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大构件截面的宽度。 [ ]
46、框架采用分层法计算内力时,为了减小计算简图与实际情况不符产生误差,必须进行修正。 [ ]
47、框架采用分层法计算内力时,为了减小计算简图与实际情况不符产生误差,必须进行修正,此时各柱的线刚度均应乘以折减系数
0.9。 [ ]
48、框架采用分层法计算内力时,为了减小计算简图与实际情况不符产生误差,必须进行修正,此时各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均取为1/3。 [ ]
49、框架采用分层法计算内力时,为了减小计算简图与实际情况不符产生误差,必须进行修正,除底层以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折减系数0.9,除底层以外其他各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为1/3。 [ ] 50、框架柱抗震设计时,对轴压比要限制,目的时保证框架柱的延性。 [ ] 四、问答题
1、框架结构体系的特点是什么?
2、框架结构根据施工方法分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3、框架结构的柱网布置有什么基本要求? 4、框架结构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有什么特点? ? 框架结构纵向框架承重方案有什么特点? 6、框架结构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有什么特点? 7、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如何确定?
8、简述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9、框架梁的截面抗弯刚度如何计算?
10、框架结构计算简图中的跨度和层高如何确定? 11、框架结构的竖向及水平可变荷载有哪些?如何考虑? 12、简述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的分层法的基本假定。 13、简述框架内力分析的分层法的计算步骤及要点。
14、简述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的反弯点法的基本假定。 15、简述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的反弯点法及其基本假定。 16、简述采用D值法进行框架内力分析的原因及D值的物理意义。
17、简述框架结构水平力作用下内力分析用反弯点法和D值法中的抗侧刚度d和D的物理意义?
18、框架内力分析采用D值法后柱的反弯点高度如何计算?
19、采用D值法进行框架内力分析时,上下横梁线刚度不同对反弯点高度有何影响? 20、采用D值法进行框架内力分析时,上下横梁线刚度不同对反弯点高度有何影响? 21、采用D值法进行框架内力分析时,上下横梁线刚度不同对反弯点高度有何影响? 22、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变形包括哪几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23、框架结构计算中梁、柱控制截面如何取?
24、框架梁、柱内力主要有哪些?其内力有哪些近似计算方法? 25、框架梁、柱最不利内力组合是怎样确定?
26、简述确定框架竖向可变荷载的最不利位置有哪几种方法? 27、在坚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端弯矩为何要进行调幅? 28、为提高框架结构的延性,应采取什么设计原则?
29、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底层柱反弯点通常高于柱中点? 30、试述现浇框架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