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6 8:55: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 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 (1)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除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 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2)“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等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以下功能: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透明传输;寻址。

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所谓“可靠传输”就是:数据链路层的发送端发送什么,在接收端就收到什么。这就是收到的帧并没有出现比特差错,但却出现了帧丢失、帧重复或帧失序。以上三种情况都属于“出现传输差错”,但都不是这些帧里有“比特差错”。“无比特差错”

与“无传输差错”并不是同样的概念。在数据链路层使用CRC检验,能够实现无比特差错的传输,但这不是可靠的传输。

3-03、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答: 络适配器能够对数据的串行和并行传输进行转换,并且能够对缓存数据进行出来,实现以太网协议,同时能够实现帧的传送和接受,对帧进行封闭等.网络适配器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3-04、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 帧定界使收方能从收到的比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在什么地方; 透明传输使得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送,因此很重要;

差错控制主要包括差错检测和差错纠正,旨在降低传输的比特差错率,因此也必须解决。

3-05、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

答: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将发生帧数据错误,造成数据混乱,通信失败。

3-06、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 答: 主要特点:

1、点对点协议,既支持异步链路,也支持同步链路。 2、PPP是面向字节的。

PPP不采用序号和确认机制是出于以下的考虑:

1、若使用能够实现可靠传输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如HDLC),开销就要增大。在数据链路层出现差错的概率不大时,使用比较简单的PPP协议较为合理。

2、在因特网环境下,PPP的信息字段放入的数据是IP数据报。假定我们采用了能实现可靠传输但十分复杂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然而当数据帧在路由器中从数据链路层上升到网络层后,仍有可能因网络授拥塞而被丢弃。因此,数据链路层的可靠传输并不能保证网络层的传输也是可靠的。

3、PPP协议在帧格式中有帧检验序列FCS安段。对每一个收到的帧,PPP都要使用硬件进行CRC检验。若发现有差错,则丢弃该帧(一定不能把有差错的帧交付给上一层)。端到端的差错检测最后由高层协议负责。因此,PPP协议可保证无差错接受。 PPP协议适用于用户使用拨号电话线接入因特网的情况。

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的原因:PPP有FCS来确保数据帧的正确性,如果错误则上报错误信息来确保传输的可靠性。当然它和其他L2协议一样,没有TCP的ACK机制,这也是传输层以下协议所具有的特性,以便于提高网络的性能。

3-07 要发送的数据为1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答:添加的检验序列为1110 (0除以10011)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0除以10011,余数为011,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0除以10011,余数为101,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3-08.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3+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解:余数是011。

3-09. 一个PPP帧的数据部分(用十六进制写出)是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试问真正的数据是什么(用十六进制写出) 答:7E FE 27 7D 7D 65 7E。

3-10.PPP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000。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帧的数据部分是000110110,问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

答:第一个比特串:经过零比特填充后编程01000(加上下划线的0是填充的)。另一个比特串: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00011-110(连字符表示删除了0)。

3-11.试分别讨论以下各种情况在什么条件下是透明传输,在什么条件下不是透明传输。 (提示:请弄清什么是“透明传输”,然后考虑能否满足其条件。) (1)普通的电话通信。

(2)电信局提供的公用电报通信。 (3)因特网提供的电子邮件服务。

答:(1)由于电话系统的带宽有限,而且还有失真,因此电话机两端的输入声波和输出声波是有差异的。在“传送声波”这个意义上讲,普通的电话通信不是透明传输。但对“听懂说话的意思”来讲,则基本上是透明传输。但也有时个别语音会听错,如单个的数字1和7.

这就不是透明传输。

(2)一般说来,由于电报通信的传输是可靠的,接收的报文和发送的报文是一致的,因此应当是透明传输。但如果有人到电信局发送“35”这样的报文,则电信局会根据有关规定拒绝提供电报服务(电报通信不得为公众提供密码通信服务)。因此,对于发送让一般人看不懂意思的报文,现在的公用电报通信则不是透明通信。

(3)一般说来,电子邮件时透明传输。但有时不是。因为国外有些邮件服务器为了防止垃圾邮件,对来自某些域名(如)的邮件一律阻拦掉。这就不是透明传输。有些邮件的附件在接收人的电脑上打不开。这也不是透明传输。

3-12.PPP协议的工作状态有哪几种当用户要使用PPP协议和ISP建立连接进行通信需要建立哪几种连接每一种连接解决什么问题 答:PPP协议的工作状态分为:“链路终止”状态,“链路静止”状态,“链路建立”状态,“鉴别”状态,“网络层协议”状态,“链路打开”状态。

用户要使用PPP协议和ISP建立连接进行通信需要建立的连接为: 链路静止,链路建立,鉴别,网络层协议,链路打开。链路静止时,在用户PC机和ISP的路由器之间并不存在物理层的连接。链路建立时,目的是建立链路层的LCP连接。

鉴别时,只允许传送LCP协议的分组、鉴别协议的分组以及监测链路质量的分组。网络层协议时,PPP链路的两端的网络控制协议NCP根据网络层的不同协议无相交换网络层特定的网络控制分组。链路打开时,链路的两个PPP端点可以彼此向对方发送分组。 3-13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局域网采用的广播通信通信方式而广域网不采用

答:(1)局域网的主要特点。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局域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共享传输信道。在局域网中,多个系统连接到一个共享的通信媒体上;

1. 地理范围有限,用户个数有限。通常局域网仅为一个单位服务,只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局

部范围内联网,如一座楼或几种的建筑群内。一般来说,局域网的覆盖范围约为10m~10km内或更大一些;

2. 传输速率高。局域网的传输速率一般为1~100Mb/s,能支持计算机之间的告诉通信,所

以时延较低。

-8-11

3. 误码率低,因近距离传输,所以误码率很低,一般在10~10之间。

4. 多采用分布式控制和广播式通信。在局域网中各站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可以进

行广播或组播。

从网络的体系结构和传输控制规程来看,局域网也有自己的特点:

1. 底层协议简单。在局域网中,由于距离短、时延小、成本低、传输速率高、可靠性高,

因此信道利用率已不是人们考虑的主要因素,所以底层协议较简单。

2. 不单独设立网络层。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多采用总线型、环型和星型等共享信道,网内一

般不需要中间转接,流量控制和路由选择功能大为简化,通常在局域网不单独设立网络层。因此,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仅相当于OSI/RM的最低两层。

3. 采用多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由于采用共享广播信道,而信道又可用不同的传输媒体,

所以局域网面对的是多源、多目的链路管理的问题。由此引发出多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2)局域网采用广播通信是因为局域网中的机器都连接到同一条物理线路,所有主机的数据传输都经过这条链路,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将主机要发送的数据送到公用链路上,发送至所有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sbf43xlfr5dq8n1sig30fluh9boav00uj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