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在实验中小车垫圈数不同或相同的,每次行驶距离不同,怎样确定最后结果(距离)?
(取平均值)。
5. 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冲出去的距离与斜坡高度(斜坡长短)、斜坡大小、重量、坡面光
滑(粗糙)程度等因素都有关系。
6. 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的时候,坡度越大,小车冲出去的距离越远。
7. 在做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的实验时,也是假设什么,后面改变的条件就是什么。 8. 通过对小车运动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我知道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
因素有关?也知道了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它们与载重量、拉力的大小(发动机)、路面的好坏、坡度的大小、轮胎气的饱足程度、轮子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9.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两辆不同的车从相同的斜坡自由的滑落下来,但是它们冲出去
的距离并不一样,请简要说说其中的原因?(可能是:1、载重量不同。载重越重冲出的距离越远。2、坡的高度不同。坡度越高冲出的距离越远。所以它们冲出去的距离不一样。)
第三单元 第5节
1. 伽利略设想要发明摆钟,后来荷兰的惠更斯完成了他的遗愿,制造了摆钟。
2. 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与摆长(摆线)有关,摆长(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
之摆得越快。摆的快慢与摆长的关系成反比。
3.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摆动?举出6种以上。(摆钟、风铃、吊灯、风吹树摆、吊床、荡秋千、
摇篮等)
4. 通过学习了摆,你知道怎样调整摆钟的快慢了吗(知道,如果摆钟快了,就把摆长(摆
线)弄长一些:如果慢了就把摆长(摆线)弄短一些。因为摆长(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5. 一个简单的摆主要由摆线、摆锤、铁架台三部分组成。
6. 摆的快慢与摆长(摆线)有关,与摆角、摆锤(摆重)无关,也就是说与摆角、摆锤(摆
重)不影响摆动的快慢。
第四单元 第1节
1. 从哪些方面来感受力的存在?(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它作用在物体时
所产生的效果,以人体肌肉来体验到力的存在) 2.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 要精确地测量力的大小,只能利用仪器,可以利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
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来表示。
4. 怎样使用弹簧秤?(怎样使用测力计)(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如有偏差
必须校正。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要明确秤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测量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范围之内。) 5. 使用测力计测量的步骤:1、用手(在提环处)提起测力计 2、将指针调整到零刻度 3、
在挂钩处挂上重物 4、看指针刻度。
6.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即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产生了作用,就是力。有
6
了力的作用,物体就会发生变化。)如:用手提水桶,手对水桶用了力,水桶受到了力。用手压弹簧,手对弹簧用了力,弹簧受到了力。人用力的时候肌肉会紧张
7. 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
变物体的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8.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相反和相对的力有:推力和拉力,动力和阻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等。
9. 磁铁分正负两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南北两级。分别用N、和S表示。 10. 狗拉雪橇有拉力,溜冰有摩擦力,风车有风的推力。
11. 比较磁力和推力的不同点:(磁力:没有通过物体之间的接触来相互作用;推力:通过物
体之间的接触来相互作用。)
12. 从你弹棋子的游戏,说说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你有什么感受?(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
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弹的时候,要抓住时机,要瞄准作用点。)
第四单元 第2节
1. 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物体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形变
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
2. 形变有:压缩形变(如海绵、坐垫)、拉伸形变(如弹簧秤、橡皮筋)、弯曲形变(锯片、
尺子、弓箭)、扭转形变(扭毛巾、扭绳、扭簧股将)
3. 弹簧秤秤东西时,每增加一些物体,弹簧秤拉伸的长度有什么变化?其中的规律是什么?
(弹簧秤会伸长一些。其中的规律是: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施加的外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4. 如果无限制地将物体挂下去,弹簧会怎样?(会超过弹性范围,无法或不能完全恢复弹
性,会使弹簧断裂)会做实验: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课本p77课后记录 5. 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限度就会不能完全恢复弹性,这个限度就叫做弹性限度。 6. 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
这种性质叫做弹性。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 7.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发生变化时,会产生一种克服形变的力这种力也叫弹力。 8. 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弹性?举出6种以上。(生产、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很
多,如:撑杆跳高、蹦蹦床、自行车坐垫、橡皮筋、拍篮球、拍足球、拍排球、弹簧秤、射箭、玩跳跳球等。)
9. 用手压弹簧时,要想使弹簧的形状变化越大,就要使劲按压弹簧,这是因为施加的外力
越大,形变就越大。
10. 在物体的弹性限度内,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所产生的弹力越大。拉力越大,
弹簧伸得越长。
7
第四单元 第3节
1.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牛顿是怎样解释的?(是某种看不见的力把苹果拉向地面,这种力
使其他东西掉下来时,也都落向地面,这个力来自地球(地球引力)。它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垂直向下(竖直向下)的重力。(注意:要求其他的事物为什么会落向地面,也要会用这一题的意思来回答)
2. 单元检测abc52页的故事是说明向心力,离地心越近,物体越重;离地心越远,物体越
轻。
3. 牛顿的第二个解释,即:装有水的桶,用手甩、转圈,水洒不出来。是离心力,它使人
类发展了航天等事业。
4. 物体的轻重,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造成的)
5. 抛向空中的物体最终落向地面,这是因为所有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垂直向下的重力。 6. 物体的重心越低,站得越稳,这是重力的作用。(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向地面落下,是受到
重力作用的影响。 7. 为什么大小不一的物体,小的一端朝下放放不稳,倒过来就放得稳?(倒过来两边一样
重才能放得稳,这是因为地球引力的缘故。两边一样重实际上就是两边受到的地球引力一样大了,这时就能平衡,如果一边大一边小,就不能平衡,地球引力就会把物体拉倒。 8. 什么是重力,它有什么性质?用什么来测量物体的重力?(重力是指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地球引力)而产生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垂直)向下的;只能用测力计(弹簧秤)来测量物体的重力。)
9. 水为什么总是往低处流?(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地球上的万物都会受到垂直向下的重力,
水也如此。加之由于水是液体,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
第四单元 第4节
1.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
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面积无关) 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2. 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3.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滚动和滑动两种运动方式,一般条件下,滚动摩擦
力 比滑动摩擦力小。
4. ▲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轻重、接触面的光滑(粗糙)
程度有关。与物体的形状也有一些关系。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圆形滚动,摩擦力小,其他形状运动,摩擦力大。)
5. 怎样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增大摩擦力:1、接触面加粗糙 2、增加物体的重量 3、
改变物体的形状 (即圆形滚动变为其他形状运动)。减小摩擦力:1、接触面变光滑 2、减少物体的重量 3、改变物体的形状 (即其他形状运动变为圆形滚动。)
6. ▲阻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与面积的大小、接触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形状有关。
8
面积越大,阻力越大,面积越小,阻力越小;在水中阻力大,在空气中阻力小;流线型的阻力小,其他形状的阻力大。)
7. 怎样增大阻力和减小阻力?(增大阻力:1、面积增大 2、改变物体运行环境。3、改变
物体的形状。▲ 减小阻力:1、面积变小 2、改变物体运行环境 3、改变物体的形状 即把物体变为流线型运动)
8. 举出生活中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实例6个以上。(增大摩擦力:磨刀的石头、车子
刹车、车子的防滑胎、车子防滑链、扭瓶盖时垫的毛巾、鞋子的底纹、运动钉鞋、人们设计的运动跑道、足球场等。减小摩擦力:1、人们发明的车子轮胎(圆形)、单车链条上上油、娃娃滑梯的设计、溜冰鞋滑轮、退首饰时上油、路面设计成柏油路等。) 9. 车辆轮胎上装上防滑链,目的是什么?(增大摩擦力,防止轮胎打滑)
10. 举出几种生活中减小阻力的实例(鱼和海豚的形状、鸟儿和许多动物的形状都是流线型;
车子、轮船、直升机等设计成的流线型等等。)
第四单元 第5节
1. 降落伞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用箭头表示出来。(有: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重
力)↓、空气的阻力↑、风的推力←、→)
2. 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与伞面的大小、物体的轻重、伞面的材料、伞绳
的长短有关。(伞绳的长短要适中)伞面越大,下降的速度越慢,反之越快;物体越轻,下降的速度越慢,反之越快;)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的大小之间成反比。 3. 降落伞能缓慢下降的原因是伞面大。
4. 说出制作降落伞的方法和步骤:(1、剪四段线,每段约50厘米长,将线系在手帕的四个
角上。2、将四段线捋直后,下端系在一起,打个结。3、用一个金属夹子夹在结上。4、拎住手帕顶端,先横向对折两次,放进夹子,再纵向对折两次。
第五单元 第1节
1. 什么是调查?(调查是如果我们研究的是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哪
些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或者是一个事实发生变化的来龙去脉,而进行的收集证据的方法。
2. 调查有什么意义?(调查的意义很重大,调查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内发
生了哪些变化;调查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一些事物的相同或不同的特征;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3. 怎样制定一个调查方案?(第一步 确定想要调查的问题 第二步 划分小组,分派调查区
域 第三步 着手准备调查用的器材,如:笔记本、照相机等 第四步 开展现场调查 第五步 完成调查报告。
4. 上题中调查,应该做的顺序是:1、搞清楚调查对象 2、确定调查区域 3、开展现场调查
4、完成调查报告。
5. 调查的形式有哪些?(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 6. 问卷调查是最普遍、最常见的调查方法。
9
7. 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调查?举出几种。(1、附近小河的死鱼比以前多了,是什么原因造
成的?2、我们的校园有多少种植物?3、一个月当中我们班有多少人患过感冒?平均感冒了几天?4、我们学校每天吃早点的同学有多少?)
8. 如果要调查校园内的昆虫,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昆虫(昆虫必须具备:身体有头、胸、腹
分三节,有3对足,一对触角,都要经过变态)
9. 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加拿大白鹤是在美国平原和北极卷两地之间往返。
10. 科学家通过对鸟的迁徒进行追踪调查后了解到北极燕鸥的往返地点为北极——南极。 11. 调查是收集证据的方法之一。 12. 调查某事物,首先要搞清楚调查对象。 13. 由:随意调查、抽象调查、专项调查。
14. 我们可以通过问卷、查阅、考察和查询等方式来了解想知道的问题。
15. 调查报告是通过对典型的问题、情况、事件的深入调查,经过分析、综合而揭示其本质
或客观规律的书面报告。 16. 调查报告的结构有:正文、标题。
17. 开展调查时常用到的器材是:吸虫器、捕虫网、笔记本、放大镜等。
第五单元 第2节
1. 当你在解释地上鸡蛋破碎的原因时,你就是在推理;当你在猜测手中鸡蛋的“命运”时,
你就在作预测。
2. 推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
3. 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和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
4. 调查和预测的区别:(调查是对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弄个研究;预测是对事物和现象的未来
变化作出推测。)
5.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有多种情况需要预测。
6. 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据的推论。如果根据只是个人经验,未经科学证
实,也是经常要出错的。
7. 生活中常常有两种情况需要预测:一种是一个现象出现后随之会出现另一个现象;另一
种是一个现象出现后随之会出现多种现象的可能。
8. 科学预测的例子:1、一枚纽扣电池一旦破损溶解,就可能污染60万升水。这也许就是
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2、如果没有充分进行热身就参加剧烈的运动,我们就可能在运动中受伤。3、如果我们不注意对饲养的禽类采取防疫措施,就有可能染上禽流感病毒。4、若长时间处于85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人的听力及身体健康就可能会受到影响。5、一枚核弹在土壤里爆炸,很可能使10000(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颗粒不收。
9. 自己的预测经验和依据:1、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热水,杯子有可能会破裂(依据:
热胀冷缩、冷热不均) 2、乌云从天边飘过来,天气可能要有变化。(依据:乌云能形成雨或雪)3、晚上不按时睡觉,第二天可能会影响到学习知识。(依据:晚上睡眠不够)4、小学的知识掌握不好,加之偷盗等不良现象的养成,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知识改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