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广东省节能技术、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六批)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6:53: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图1系统工作原理图

四、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参数:感应加热炉实施电能质量优化后,功率因数大于0.95,谐波电流畸变率低于5%,可提高冶炼效率22%以上,降低电能损耗9%。

技术对比:

1)感应加热炉炉谐波含量85%以上为低次谐波,而系统保护类产品主要面向高次谐波,因此谐波改善轻微几乎可忽略,节能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更为严重的是谐波能量大大超出节电设备承受范围,长期容易损毁,事故频频,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2)部分节能设备生产厂家采用传统LC滤波电容器、电抗器和电阻器适当组合而成,与谐波源并联,除起滤波作用外,还兼顾无功补偿的需要。这种滤波器出现最早,成本比较低,但同时存在一些较难克服的缺点,比如只能针对单次谐波,容易产生谐波共振,导致设备损毁,随着时间谐振点会漂移,导致谐波滤除效果越来越差。同时,这一方式无法应对瞬变、浪涌和高次谐波,存在节能漏洞。而针对感应加热炉产生的大量无功电流,目前要采用并入电容的方式来补偿无功电流,但因其控制方法的局限,其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只能在0.9左右。假设负载所需有功功率不变的条件下,电网功率因数由0.9提升到0.95,电网的视在电流将下降约3%,即电网的线路损耗和变损可下降6%,由此可见即便在0.9功率因数供电条件下,进一步提升功率因数,仍然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直接采用电容补偿时,还容易与供电系统产生谐振,导致设备损坏,尤其补偿电容被击穿。

3)基于英纳仕iNAS-JD节电装置的感应加热炉的电能质量优化技术,不仅对感应

— 13 —

加热炉产生的大量的无功电流进行补偿,使系统的功率因数大于0.95,而且还对不仅包含低次谐波,还包含浪涌、瞬变及高次谐波,实现了全频域覆盖,消除了浪涌、瞬变及高次谐波对感应加热炉系统的危害和电量的浪费。基于iNAS-JD的感应加热炉的电能质量优化技术主要采用大功率数字PWM整流技术,通过对感应加热设备的无功功率和谐波功率进行实时检测,实时计算出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和谐波功率,并通过大功率逆变器实时向设备提供所需的无功功率和谐波功率。该技术可实现感应加热炉设备工作时功率因数大于0.95,谐波电流的畸变率小于5%,可大幅降低线路和变压器损耗,提高加工的效率,同时可消除浪涌、瞬变及高次谐波对这个电网系统的影响,确保安全用电。iNAS-JD系列节电装置最大单机输出电流800A,最高工作电压2KV,适合40T感应加热炉的节能改造。 五、技术鉴定情况:

通过国家电力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检测;拥有三项相关专利。

六、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本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设备备件部机械制造厂3T中频炉电能质量优化。改造前,中频炉熔炼的吨金属液用电量为1521千瓦时,使用该技术后,中频炉熔炼的吨金属液用电量为1382千瓦时,吨金属熔炼节电139千瓦时,节电率达9.1%。

七、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我国目前每年生产钢铁9亿吨,其中有20%以上需要感应加热炉熔炼和加工,其中包括7000万吨-1亿吨的废钢炼钢、6000万吨的合金钢的加工和热处理、300万吨的钢轨用钢热处理等。随着技术进步和我国钢铁保有量的提升,电炉钢与转炉钢的比例将稳步提升,大多数感应加热电炉有进行节电改造的需要。此外,我国每年还有3000万吨以上的有色金属。2800万吨的铁合金、170万吨的工业硅(电弧炉为主)需要用感应加热炉熔炼和加工处理。

— 14 —

光伏直驱变频空调技术

一、所属行业:空调

二、适用范围:作为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大型空调设备,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工商业、工厂、办公楼、工艺冷却等公共建筑场所等。 三、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光伏直驱变频空调技术,是将光伏发电技术与变频空调技术有机结合,利用光伏直流电直接驱动变频空调机组,自发自用,实现空调机组“零电费”,多余电量可以上网,不足电量可以由电网补充。相对普通的“光伏发电+空调机组”的组合而言,光伏直流电直接驱动变频空调机组,省去了上网下网的“直流—交流—直流”的转换损失,光伏直驱利用率可达99.04%,效率提高了6%-8%,同时,节省了相关转换的设备,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

(二)关键技术

1)光伏直驱变频空调技术

发明了光伏直驱变频空调系统,将光伏直流电直接并入机载换流器直流母线,光伏能直驱利用率可达98%,相比传统的光伏发电+空调机组模式省去了上网和供电时进行交/直流电变换的能量损耗,提升效率6%~8%。该项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专利申请号:201310442150.3。

2)三元换流技术

首次提出三元换流技术,研制了双向变流集成模块,建立了光伏系统、空调负载和公用电网三者之间的三元换流模型,实现了电能在直流侧双向流动、多路混合,发用电动态切换时间小于10ms。系统可以纯空调模式、纯光伏发电工作模式、光伏空调工作模式、光伏空调及系统发电工作模式、光伏空调及系统用电工作模式五大模式进行运行。

3)动态智能负载跟踪MPPT技术

针对空调负载动态变化特性,提出了新型动态智能负载跟踪MPPT 技术,集成MPPT控制功能和AC/DC 整流功能,无需传统光伏空调的DC/DC 稳压环节,实时跟踪并控制光伏发电为功率最大化状态,并实现空调机组对光伏电能的优先利用。

4)基于PAWM 交错调制的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高速驱动技术

研发了PAWM(Pulse Amplitude and Width Modulation)交错调制的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高速驱动技术,确保了空调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5)光伏微网及暖通群控发用电一体化智能管理技术

— 15 —

基于DCS 分布式控制技术,研制了光伏微网功能与暖通群控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发用电一体化智能管理。通过分析太阳辐照度和光伏发电量关系以及空调负载和太阳光照辐照度的潜在匹配关系,自动调整控制策略,调度光伏发电与暖通耗电联动运行,提高自发自用匹配度及光伏能直驱利用率。该项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专利申请号:201310364779.0。

(三) 工艺流程:

图1 “光伏直驱空调”系统与“普通光伏发电上网再利用”系统对比图

注:虚线为“光伏直驱变频空调系统”路线,实线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空调系统”路线。光伏直驱变频空调系统减少了逆变、变压上网、整流环节,省去了逆变器、变压器等设备,节省设备初投资约10%。

四、主要技术指标:

与“分布式光伏发电+空调系统”相比,光伏直驱空调系统的光伏直流电直接接入空调主机,电能利用率高达99.04%,较普通效率提高6-8。 五、技术鉴定情况:

2013 年12月21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持召开了“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粤科鉴字[2013]190 号)。鉴定委员一致认为应用光伏直驱空调技术的 “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属国际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六、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光伏直驱空调技术的应用案例为某公司商用研发大楼光伏系统改造工程,该商用研发大楼的需求供冷面积为办公面积共2万平方米。该商用研发大楼办节能改造前,办公面积由一台额定功率为362 kW 的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进行供冷,年消耗电量由市电提供,经国家空调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机组年耗电量246608.9 kWh。

— 16 —

广东省节能技术、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六批)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serj2ozf01symu1jbps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