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411
2015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代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928年1月,上海的两个社团三个刊物一起,共同提倡革命文学,形成了一场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其中,这两个社团是创造社和: C.太阳社
2.在现代派诗人中,最具先锋意识也最年轻的是《二十岁人》(1936)的作者: D.徐迟
3.抗战爆发前,连续创作了代表左翼戏剧成就的《赛金花》、《秋瑾传》和《上海屋檐下》等优秀剧作的作者,正是左翼戏剧运动的主要领导者: C.夏衍
4.解放区民歌体叙事诗的主要作品有《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赶车传》、《王九诉苦》和《赵巧儿》等。其中《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 A.李季
5.郁达夫后期小说的代表作是: A.《迟桂花》
6.与鲁迅一样,曾留学日本,并“弃医从文”的另一位现代作家是: C.郭沫若
7.张恨水在回忆录中提到最多的一部小说,是奠定他小说生涯的苦心经营之作: A.《春明外史》
8.“我”从小失去父亲,由母亲卖身供养求学。当“我”发现这个残酷的事实后,坚决离开了母亲。但是生活的艰辛无情地嘲弄了“我”,在受骗失身之后,“我”一步一步滑向命运的波谷,终于和母亲一样,做了“世袭”的妓女。这个故事出自小说: A.《月牙儿》
9.1943年,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两位风格迥然不同,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家,一位是上海沦陷区的张爱玲,一位就是延安解放区的: C.赵树理
10.因为《蛇》、《蚕马》、《无花果》和《南方的夜》中的优美诗句,有人称冯至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这个人是: A.鲁迅
二、多项选择题
11.在现代派诗人中,影响较大的还有《汉园集》的作者,即“汉园三诗人”: B.卞之琳 C.何其芳 D.李广田
12.20世纪30年代,文艺斗争日趋激化,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 A.反对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的斗争 B.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斗争
D.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文艺自由论辩”
13.郭沫若以史学家的身份连续创作了四部“战国史剧”,它们是: A.《屈原》和《高渐离》 D.《棠棣之花》和《虎符》
14.散文集《背影》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A.《执政府大屠杀记》、《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小品文 B.《背影》、《给亡妇》、《儿女》等亲情散文 C.《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等写景美文
15.在形式和风格上都受到歌德从民歌里加工改写的叙事谣曲的影响,冯至创作了几首著名的叙事诗,除《吹箫人》、《寺门之前》外,主要有:
1
A.《帷幔 C.《蚕马》 三、填空题
16.1918年3月,《新青年》刊登了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的《给<新青年>编者的一封信》,同时刊登刘半农的《复王敬轩书》,痛加驳斥,上演了一出“双簧戏”。
17.19 21年3月出版的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个人诗集。
18,戴望舒的《雨巷》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后,一举成名,并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美誉。 19.抗战胜利后,讽刺剧的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陈白尘的《升官图》。 20.《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都表现了知识分子觉醒后无路可走的悲哀是鲁迅知识分子题材的三大杰作。
21.1930年,丁玲以王剑虹与瞿秋白的恋爱故事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韦护》,透露出了创作转变的迹象。
22.在张恨水的小说中,《金粉世家》是写得最好的,而《啼笑因缘》则是影响最大的。
23.老舍的短篇小说《月牙儿》和《黑白李》都采用的是被焚毁的长篇小说《大明湖》的主干情节,而《断魂枪》则是流产的长篇小说《二拳师》中的一段。
24.1934年,沈从文在回乡的行程中给妻子张兆和写了近50封信,这些书信经过加工整理,以系列散文的形式发表,后结集成《湘行散记》。
25.《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是个穷遗老的女儿,离婚回到家里,大家庭的尔虞我诈,使她在无奈之下,只能设法做一个女结婚员,找一份安稳的婚姻以获得经济上的安全。
26.1943和1944两年,张爱玲。一在沦陷区上海发表了大量风格独特的作品,其中,中短篇小说结集为《传奇》,散文结集为《流言》。
27.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是现代闲适派散文传承中三个最重要的作家。
28.梁实秋与闻一多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书,批评的是“五四”时期有名的两本新诗集,一是俞平伯的《冬夜》,一是康白情的《草儿》。
29.1930年穆时英在《新文艺》上发表第一篇小说《咱们的世界》及《黑旋风》,又有《南北极》经施蛰存推荐到《小说月报》发表,引起文坛注视,自此成名。
30.新中国成立后,孙犁在《天津日报》社当编辑。其间,他创作并发表了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 四、筒答题
31.请简要说明以1933年为界将左翼小说的发展分为“初期”和“后期”两个时期的理由。
答:A.1933年以前,左翼小说以蒋光慈为代表。蒋光慈是最早提倡并创作革命文学的作家之一,与蒋光慈风格相近的还有洪灵菲、华汉(阳翰笙),以及胡也频等,他们的创作普遍存在着“革命的浪漫谛克”倾向和“革命加恋爱”的写作模式。
B.1933年后,由于蒋光慈病逝、柔石牺牲和丁玲被捕,张天翼、沙汀、艾芜等青年作家崭露头角,成为“左翼新秀”的代表。他们都受到鲁迅的较大影响,注意吸取初期左翼创作的经验和教训,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得到了加强,表现出另一种风貌。
C.左翼小说的最高成就则是1933年后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剖析小说”。受茅盾影响的重要作家还有吴组缃和叶紫。
32.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寒夜》是如何塑造汪文宣和曾树生形象的。
答:A.汪文宣在书局中是被人看不起的“老好人”,而所得的薪水根本无法供养家庭,在家庭中,他又夹在母亲和妻子的矛盾中,日益加重的肺病又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威胁,是一个完全被生活摧残和压垮了的形象。
B.曾树生在银行上班,充满青春的活力,既无法忍受死气沉沉的家庭和婆婆的冷嘲热讽, 又无法摆脱对丈夫的爱和对家庭的责任,也无法舍弃对优裕生活的向往和贪恋。 C.汪文宣和曾树生是在五四新文化影响下走到一起的“新青年”,也是这个社会上的善良人,但在战争生活的压榨下,失去了自己昔日的欢乐和梦想,没有勇气面对着现实,失去耐心和宽容,而代之以抱怨和不理解,并没有得到人们期望的幸福和美满的家庭。 五、分析题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