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材料三 下列是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影响文明转型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
(3)概括说明材料三两幅图分别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 (4)假如你是民国时期的商人,想投资创办企业哪段时期最有利?为什么? 参考答案:(12分)(1)基本特点: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2)过程: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两大因素: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
(3)图1:产生时期;图2:进一步发展时期。 (4)一战期间(1分), 外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内因:①辛亥革命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③人民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④“实业救国”思潮,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的推动。
- 5 -
2.积极的思想和精神往往引领着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教徒认为:财富属于上帝,他服务于上帝就像一个温顺的服务员,甚至是上帝的赚钱机器,他占有的财富越多,他的责任就越大。这种责任一是为了上帝的荣耀而不能使财富减少,二是要用不懈的努力来增加财富。“切记,时间就是金钱……生活中要量入为出……在与他人的往来中守时并奉行公正原则对年轻人立身处世最为有益……借人的钱到该还的时候一小时也不要多留,否则一次失信,你的朋友的钱袋则会永远向你关闭。”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马克思·韦伯认为:基督教中新教所倡导的“工作狂”和“小气鬼”精神创造了资本主义,你能以上材料中找出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吗?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1905年指出:“近时志士,舌救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说:“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均富”思想主要是针对当时国内外哪些社会现象提出来的?他在民主革命实践中提出了哪些具体主张?
材料三 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了“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征文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领域的动向。以下是 “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名人的社会主义梦想录(部分) 人物 郁达夫 章乃器 宋云彬 梦想 将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阶级,没有争夺,没有物质的压迫,人人都没有、而且可以不要“私有财产”。 中国将来的革命,必然是一个向整个的上层阶级进攻的左倾的革命。那个革命的目标,不单是要推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虎伥。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3)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向往社会主义的原因? 参考答案:(1)赚钱是神圣的;勤奋,节俭,守时,公正,诚信。
(2)国外: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国内:地主垄断土地,农民生活贫困。具体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扶助农工。
(3)原因:国内: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不断扩大;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或日本对中国侵略、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
国际:苏俄(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或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工业化建设成就);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产生了疑感。
- 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