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需要弄清企业文化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将企业文化工作趋同于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影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表面上看是因为许多国有企业的基层、包括部分一级企业的企业文化工作者,本身来自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并且兼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在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工作时,存在着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依赖和资源依赖。但若深究,我们认为还是在于对企业文化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内涵、边界没有一个清楚、本质地区分。因此,我们对两者进行一次深度分辨,以更好地把握对企业文化工作的指导。
一辩两者之基本概念。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有企业针对员工在思想上的各种矛盾、疑惑,通过宣传科学、正确的道理,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员工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工作和生活,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疏导工作。它源于我党自诞生以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新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全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组织领导人民的优势在国有企业的延伸,是搞好中央企业治理的有机组成,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工作是国有企业自觉挖掘、丰富、完善不同生存环境下企业健康生存与发展的规律,结合企业当代需求,立足企业实际,推动企业员工按照规律自觉践行的实践活动,它相关理论来自八十年代的西方国家企业管理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属于企业管理范畴,被当代人们尊称为企业生存发展的软实力。
二辩两者之工作主体。我们所说的工作主体是指能够自主决策工作方向、工作主题和内容者。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并不仅仅指某个特定的国有企业党组织或其成员。因为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全局的一个局部,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向、主题由上级党组织决定。比如,今年国姿委党委提出要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重中之重,那么国有企业就要紧密结合各自改革发展和工作实际,以“全面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为主题,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完成承担的职责使命为工作目标。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工作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及其全面员工,现实中尤其指那些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及企业各级骨干。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者,也是企业文化工作主体,是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工作的“复合体”。
三辩两者之工作对象。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是企业的全体成员,其中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有企业针对企业党内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个是国有企业针对企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工作对象是企业在职成员。两者的工作对象大多数重叠,但重叠的工作对象在重点上有所区别: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象重点是企业党内成员、党组、支部,呈现从党内到党外的顺序。而且思想政治工作对象还包括国有企业离退休的党员和职工;企业文化工作对象重点主要企业核心骨干人员,呈现从企业高层、中层到基层的排序。从排序上看,企业文化工作应该重点关注企业核心与骨干人员,但实际中一些企业文化工作只要求员工,不关注高层和中层,企业的领导、骨干发挥不了践行企业文化的表率作用,企业文化工作的事倍功半。
四辩两者之根本目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在思想上保证中国共产党对国有企业的绝对领导,教育引导企业员工认同、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企业满足党的政治需要,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最后通过党的执政确保企业员工的根本利益。比如华润前身之“联和行”,就是我党为了团结香港及海外支持抗战的民主人士,接受和保管各界抗日捐款和物资,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陈云的领导下,在1938年香港注册的。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保障国有企业的健康生存和长远发展,用国资委的话说就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强化国有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即国有企业的影响力、凝聚力、亲和力和感召力。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其根本目的,需要借助企业文化工作等直接服务国有企业生存发展的众多平台,因为只有存在企业,才可能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企业文化工作要实现其根本目的,首先要考虑国有企业的央属特性,维护中央执政,服从中央决定,因为它是决定国有企业成立的前提。
五辩两者之工作内容。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分为中国共产党在国有企业在党内和群众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两个范畴,它关注的企业员工当代需求及其对我党执政的态度反应,包括教育宣传、思想疏导等工作、基本理论教育、时代主题教育和现实思想工作等内容。各个内容的推进需要相互配合,不能孤立,如开展主题教育和基本理论教育不能脱离、回避党员和群众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
面临的现实思想问题的解决;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关注的是企业成员对企业决策的态度与反应,工作内容主要是不断挖掘、丰富、完善国有企业在不同环境下健康生存发展的内在规律,结合企业当代健康成长的需要,立足企业基础与实际,推动企业员工自觉遵循、运用规律,具体内容包括理念体系建设、识别体系建设、制度体系建设等内容。要服务保障国有企业的健康成长,推行企业运营先进理念,企业文化工作也不能无视员工的现实思想情绪状况。
六辩两者之工作方法。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遵循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事求是等基本原则,遵循的是思想变化规律和认知规律,基本方法是教育疏导、因人施教、民主集中、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实践中,不同企业有不同方法,如中国电信云南临沧分公司探索出“把握全局,突出职能;完善体系,提升员工理解和观察事物的能力;春风化雨,有情维系;保护好员工的积极性,建设和谐环境;联系实际,群策群力,与时俱进”等方法。企业文化工作遵循的组织行为规律,遵循的是企业成长与员工发展之间的互动共赢规律,它主要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去激发、挖掘员工极向上因素和正能量。不论思想政治工作在影响员工对我党执政状况的感知方面,还是企业文化在影响员工对与企业关系的感知方面,两者都会采用教育宣贯、创办内刊、举办活动、评选典型、撰写故事等引导、影响员工感知的一些手段。我党思想政治工作有着辉煌的业绩,有着优良的传统,企业文化工作可以吸取借鉴。
七辩两者之工作后果。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是我党政治工作的一个分支,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的拓展,它与我党的政治工作及其思想政治工作密不可分,受党中央指挥,同时为党中央的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打基础,作铺垫。从这个意义上讲,特定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好坏对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全局影响不大,对特定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不大,对企业普通员工的发展去留影响不大,影响最大的往往是这个企业高层的选配去留;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工作实质上是国有企业作为独立法人面对外部生存环境、基于企业健康状况基础独立自主组织开展的工作,其后果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益,影响企业的当代生存与未来发展,进而会影响大多数员工的生存、发展与去留。
八辩两者之工作资源。国有企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所依赖的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积攒的所有资源,只要通过组织内部的协调程序,全党资源都
可以为某个特定企业分享。比如我党在军队、在学校、在地方执政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政绩、案例、典型,都能为某个国有企业所使用,如最美老师、感动中国人物、各个时期的英雄模范事迹等可以在国有企业宣传使用。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可以在全党范围内抽调组建,思想政治工作交流平台可以在全党范围内组织。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工作的资本,却往往由企业独自承担,虽然可以借鉴国内外行业标杆的一些普遍规律,但企业文化的工作经验主要依靠特定国有企业自己总结归纳,企业文化理念主要依靠国有企业自己的历史积淀与文化挖掘,企业文化工作的平台主要依靠企业自己投资搭建,企业文化队伍主要依靠自己选拔培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