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计算机网络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3 23:46: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

(1)信号带宽、信道带宽,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

信号带宽:信号所占据的频率范围。信道通频带宽: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 。 信道通频带宽>信号带宽

(2)码元传输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概念及其关系?

数据传输速率 :每秒传输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又称为比特率。单位是b/s或bps 调制速率(波特率、码元速率):是数据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表示每秒传输多少电信号单元。单位是波特。两者的关系: 比特率=波特×log2N (3)信道容量与数据带宽

信道容量: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4)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模拟信号的传播方式.

数字信号传输:1)数/模转换 模拟通信系统 模/数转换 2)直接通过数字通信系统传输

模拟信号传输: 1)直接通过模拟通信系统---模拟通信

2)模/数转换 数字通信系统 数/模转换 ---- 数字通信 2、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哪些?时分复用与统计复用技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SDM-空分多路复用、FDM-频分多路复用、TDM-时分多路复用、WDM-波分多路复 时分多路复用:1、时隙固定分配给某一端口;2、线路中存在空闲的时隙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1、帧的长度固定;2、时隙只分配给需要发送的输入端 3、掌握T1和E1信道的带宽计算方法。

T1:8000×(8×24+1)=1544000b/s

E1 标准是32路复用:8000×(8×32)= 2048000bps

4、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数据报服务、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服务的优缺点? 交换方式 线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数据单元 报文 报文 分组 通路建立 呼叫建立物理通路 不要求 数据报不要求;虚电路需虚连接 可用性 专用 共享 共享 节点存储 不要求 存储报文 存储分组 时延 很小,几乎没有 存储、转发时间 分组存储和转发时间 适用的业务 实时业务 不要求实时通信 数据报实时通信要求不高的场合;虚电路是和实时通信 5、指出下列说法错误在何处:

(1)“某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是300Baud”; 信息传输速率的单位是比特

(2)“每秒50Baud的传输速率是很低的”;

首先,波特是调制速率的单位,表示的是数字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其次,50Baud表示的是每秒钟传输50个电信号单元。 (3)“600Baud和600bps是一个意思”; 600Baud表示每秒钟传输600个电信号单元; 600 bps表示每秒钟传输600个二进制代码位数

(4)“每秒传送100个码元,也就是每秒传送100个比特”。 两者含义不同,只有当N=2时,才能得到数值上的相等。 第三章

1、OSI/RM设置了哪些层次?各层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把每一层次的最主要的功能归纳成一或两句话。

物理层:负责提供和维护物理线路,并检测处理争用冲突,提供端到端错误恢复和流控制以比特为单位进行传输。

数据链路层:主要任务是加强物理传输原始比特的功能,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

网络层:关系到子网的运行控制,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确定分组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选择“,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

运输层:基本功能是从会话层接收数据,必要时把它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并确保到达对方的各段信息正确无误。运输层也要决定向会话层服务,并最终向网络用户提供服务。 会话层:进行高层通信控制,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关系。表示层:完成某些特定功能。例如:解决数据格式的转换。

表示层关心的是所传输的语法和语义,而表示层以下各层只关心可靠地传输比特流。 应用层:提供与用户应用有关功能,包括网络浏览、电子邮件、不同类文件系统的文件传输、虚拟终端软件、过程作业输入、目录查询和其他各种通用的和专用的功能等。

2、在OSI/RM中,各层都有差错控制过程。试指出: 以下每种差错发生在OSI的哪些层? (1) 噪声使传输链路上的一个0变为一个1。物理层只有该层的传输单元是比特 (2) 一个分组被传送到错误的目的站。网络层负责路由选择

(3) 收到一个序号错误的帧。数据链路层只有该层的传输单元是帧 (4) 分组交换网交付给一个终端的分组的序号错误。

传输层网络层并不提供对分组的排序该功能交由高层处理

(5) 一个打印机正在打印,突然收到一个错误的指令要打印头回到本行的开始位置。 表示层负责为异种主机通信提供一种公共语言以便能进行互操作

(6) 在一个半双工的会话中,正在发送数据的用户突然开始接收对方用户发来的数据。 会话层负责建立组织和协调双方的交互interaction并使会话获得同步 3、OSI的第几层分别处理下面的问题?

(1) 把比特流划分为帧; 第2层(数据链路层) (2) 决策使用哪些路径到达目的端;第3层(网络层) (3) 提供同步信息。 会话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4、两个相邻的结点A和结点B通过后退N帧ARQ协议通信,帧顺序号为3位,窗口大小为4。假定A正在发送,B正在接收,对下面3种情况说明窗口的位置: (1)A开始发送之前; 发送端A准备发送

(2)A发送了0、1、2这3个帧,而B应答了0、1两个帧; B正在接收2,并在接收完毕后应答

(3)A发送了3、4、5这3个帧,而B应答了第4帧。

B应答了第4帧,说明已成功接收A的3,准备接收或正在接收5 第四章计算机局域网

(1)什么是局域网?局域网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局域网是一个通信子网?

局域网:指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将有限的通信设备互联起来的计算机网络,其覆盖的地域处于约 10m~10km或更大些。

局域网的特点:覆盖地域范围比较小;高传输速率和低误码率;采用共享广播信道;低层协议简单;不单独设立网络层;采用多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由于局域网是一种通信网,且其功能层次结构简单,仅有OSI参考模型的下面两个功能层,故称局域网是一个通信子网。

(2)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有何区别?

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只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最低两层。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与传输媒体有关和无关的两个子层,即MAC子层与LLC子层,并且将服务访问点SAP放在LLC的上方。 (3)简述CSMA/CD工作过程。 “先听后说,边说边听”

每站在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信道空闲,则发送数据,并继续监听下去;一旦监听到冲突,并立即停止发送,并在短时间内坚持连续向总线发一串阻塞信号强化冲突,通知总线上各站有冲突发生,以便尽早空出信道,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如果信道忙,则暂不发送,退避一段时间后再尝试。

(4)说明10BASE-T,100BASE-T, 1000BASE-T,1000BASE-SX 1000BASE-LX, 1000BASE-CX的含义。

(5)有16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试计算以下3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

1) 16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ps以太网集线器; 10Mbps/16 2) 16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ps以太网集线器; 100Mbps/16 3) 16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ps以太网交换机。 10Mbps (6)虚拟局域网的概念及其特性。

VLAN是一组不受物理位置限制,而又可以象在同一个LAN上自由通信的节点集合,在逻辑上等价于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

特性:一个VLAN是一个有限的广播域;VLAN内的所有成员是独立于物理位置的、相同逻辑广播域的组成员;在一个VLAN中,可以通过软件来管理成员,简便快捷;VLAN成员之间不需要路由;VLAN具有较好的安全性;VLAN需要使用交换机技术实现。 (7)假设0.5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00Mbps。若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 000km/s,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争用期:t=2*0.5/200000=5us

最短帧长:L=5us*100Mbps=62.5字节

(8)以太网交换机有什么特点?它与集线器有何区别?

特点:实现了由共享方式到独占方式的转变,缓解了冲突是出现,提高了网络的速率;使用了专用的交换结构芯片,其交换速率提高;可扩展网络距离,起到中继器的作用。 区别:用交换机的用户在通信时是独占而不是和其它用户共享传输媒体的宽带。 第五章广域网

1.试从多个方面比较虚电路和数据报这两种服务的优缺点? 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的区别可由下表归纳:

对比的方面 连接的建立 目的站地址 虚电路 必须有 数据报 不要 仅在连接建立阶段使用,每个分组使每个分组都有目的站的全地址 用短的虚电路号 路由选择 在虚电路连接建立时进行,所有分组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均按同一路由 当路由器出故障 所有通过了出故障的路由器的虚电路均不能工作 出故障的路由器可能会丢失分组,一些路由可能会发生变化 分组的顺序 端到端的差错处理 端到端的流量控制 总是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站 由通信子网负责 由通信子网负责 到达目的站时可能不按发送顺序 由主机负责 由主机负责

2. 什么是永久虚电路和交换虚电路?

交换虚电路是通过虚呼叫动态建立的,分呼叫建立、数据传送和呼叫清除3个阶段。 永久虚电路是由网络指定的固定虚电路,如同专用线,可以直接传输数据。

3.网络拥塞和网络死锁如何产生?网络拥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防止拥塞的常用措施是什么?

拥塞现象是指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以致引起这部分乃到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网络通信业务陷入停顿即出现死锁现象。拥塞产生的原因:(1)多条流入线路有分组到达,并需要同一输出线路,此时,如果路由器没有足够的内存来存放所有分组,那么有的分组就会丢失。(2)路由器的慢速处理器的缘故,以至于难以完成必要的处理工作(如缓冲区排队、更新路由表等)。那么,即使有多余的线路容量,分组也需要进入到队列中。

所谓死锁: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互相等待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此时称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或系统产生了死锁,这些永远在互相等待的进程称为死锁进程。两种类型:存储转发死锁和重装死锁。 防止拥塞的常用措施:设法减少总需求,公平分配网络资源,杜绝浪费,防止拥塞。 4. 路由选择算法主要分哪几类?分布式自适应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路由选择算法分为确定型算法(洪泛法、选择的洪泛法、固定路由法)、自适应型算法(孤立式、集中式、分布式路由选择策略)。 分布式自适应算法:网络中每一个结点周期性地与相邻结点交换网络状态信息,不断地根据网络新的状态更新路由选择。 第五章网络互连 1.回答以下问题:

(1) 子网掩码为255.255.0.0代表什么意思?

可以代表C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默认值;也能表示A类和B类地址的掩码,前24位决定网络号和子网号,后8位决定主机号.(用24bit表示网络部分地址,包括网络号和子网号) (2) 一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48.0,问该网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

255.255.255.248化成二进制序列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根据掩码的定义,后三位是主机号,一共可以表示8个主机号,除掉全0和全1的两个,该网络能够接6个主机。

(3) 一个A类网络和一个B类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比特和8比特,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

子网掩码的形式是一样的,都是255.255.255.0;但是子网的数目不一样,前者为65534,后者为254。

(4) 一个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255,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由一连串的1和一连串的0组成,1代表网络号和子网号,0对应主机号.255.255.0.255变成二进制形式是:11111111111111110000000011111111.可见,是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但是不是一个方便使用的解决办法。

(5) 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B4D2F283,试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形式。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地址?

搜索更多关于: 计算机网络试题 的文档
计算机网络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t2y09smet9jajr89mf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