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图形法 B、拟合度法 C、AIC判断法 D、F检验 E、亏量法
18、生物半衰期是指 A、 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 B、 药效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C、 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D、 体内药量减少一般所需时间 E、 与血浆蛋白结合一半所需时间 19、影响达峰时间tm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
A、K B、tm C、X0 D、F E、Ka
答案: 一、A型题
1、D 2、C 3、B 4、D 5、D 6、C 7、E 8、D 9、A 10、A 11、A 12、B 13、C 14、
D 15、E 16、B 17、B 18、D 19、B 20、A 21、B 22、B 23、A
二、B型题
[1—4]ABCD [5—8]ADCB [9—12]CEAD [13—16]BEDA [17—19]AAA
[20—23]CAEB [24—27]BADA [28—31]CBEA
四、 X型题
1、ABD 2、ABDE 3、ACE 4、ABE 5、AD 6、ABD 7、ABCD 8、BCE 9、ABC 10、ACD 11、ACE 12、ABDE 13、AB 14、ACE 15、DE 16、AE 17、ABCD 18、CD 19、
AE
浙江省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生物药剂及药物动力学试题
课程代码:03033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pH-分配假说 2.首过效应 3.药物动力学 4.生物利用度
5.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过程称为处置。 2.小肠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肌肉注射时,______可通过毛细血管直接扩散,而分子量很大的药物以______为主要吸收途径。 4.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取决于组织器官的______和药物与组织器官的______。 5.药物代谢的第一相反应包括______、______、水解。 6.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大小以______表示。
7.非口服给药中,生物利用度最高的三种给药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
8.药物动力学的一级速度过程的特点:______;______;一次给药情况下,尿排泄量与剂量成正比。
9.______是药物制剂生产、流通与使用时的最低质量要求,______已成为国内外仿制或移植品种的重要评价内容。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剂型因素不包括( ) A.制剂工艺过程、操作条件 B.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C.处方中辅料的性质与用量 D.性别差异 2.药物主动转运吸收的特异性部位是( ) A.胃 B.小肠 C.结肠 D.直肠 3.酒可促进药物在哪一部位的吸收速度?( ) A.胃 B.小肠 C.皮肤 D.粘膜 4.难溶性药物吸收的限速阶段是( ) A.崩解 B.分散 C.溶出 D.扩散 5.有吸收过程但吸收程度与静脉注射相当的是( ) A.肌肉注射 B.皮内注射 C.皮下注射 D.动脉内注射 6.口腔粘膜吸收的转运机制主要是( ) A.被动扩散 B.主动转运 C.促进扩散 D.胞饮作用
7.血脑屏障的功用在于保护______,使具有更加稳定的化学环境。( ) A.血液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 C.淋巴系统 D.消化系统 8.除肝以外代谢最常见的部位是( ) A.肾 B.肺 C.胃肠道 D.脾 9.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 A.肝 B.肾 C.肺 D.小肠
10.胃液的最主要成分是( ) A.胃酸 B.胃蛋白酶 C.胆汁 D.胰液
11.某药物静脉注射经过3个半衰期,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 ) A.1/2 B.1/4 C.1/8 D.1/16 12.不属于中央室的是( ) A.血液 B.心 C.肝 D.肌肉
13.能反映单室模型静脉注射多剂量给药体内药物蓄积程度的是( )
ττ
A.R=1/1-e-k B.fss(n)=1-e-nk
τ
C.DF=kτ D.FI=(1-e-k)×100% 14.有关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大多数药物而言,随着服药剂量的增加,体内血药浓度按比例升高,但其药理效应不随之相应增强
B.药物的药理效应强度与药物在受体部位的药物浓度有关 C.任何药物的血药浓度均与疗效呈线性相关
D.当药物的治疗浓度为其药理效应强度的100%时,药理效应和血药浓度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15.在未经转换条件下,可认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范围是
( )
A.80%~120% B.85%~125% C.90%~130% D.75%~115% 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生物膜具有的性质包括( ) A.膜的不稳定性 B.膜的流动性 C.膜结构的不对称性 D.膜结构的半透性 2.关于被动转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药物顺浓度梯度转运 B.不需载体帮助 C.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 D.有竞争抑制现象 3.直肠给药的吸收途径有( ) A.直肠上静脉 B.胃肠道 C.淋巴循环 D.直肠中下静脉 4.常用的经皮给药剂型有( ) A.乳膏 B.凝胶 C.涂剂 D.贴片 5.关于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观分布容积是指体内含药物的真实容积,有生理学意义 B.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通常为L或L/kg
C.药物在体内的实际分布容积与体重有关,不能超过总体液 D.表观分布容积的下限相当于血浆容积 6.关于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药物只能在肝代谢
B.代谢反应会出现饱和现象
C.通常药物的代谢速度与体内药量成反比 D.机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主要取决于酶的活力和数量 7.哪些药物可被重吸收?( ) A.维生素 B.电解质 C.糖 D.氨基酸 8.以下______情况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 A.治疗指数宽的药物
B.中毒症状容易与疾病本身相混淆的药物 C.个体差异大、具体遗传种族差异的药物
D.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药物 9.有关药物消除速度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可以反映药物消除的快慢 B.与给药剂量有关
C.不同的药物消除速度常数一般是不一样的 D.单位是时间的倒数
10.生物利用度试验中,采样点的分布应为( ) A.吸收相2~3点 B.平衡相2~3点 C.消除相6~8点 D.总点数不少于18个点 五、简答与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 2.欲提高药物的肺部吸收,可采取哪些措施?
3.静脉快速注射某药100mg,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方程为:C=7.14e-0.173t,其中浓度C的单位是mg/L,时间t的单位是h。请计算:(1)分布容积;(2)消除半衰期;(3)AU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