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活:学生习作之源泉
作者:冯丽芳
来源:《新校园(下)》2016年第02期
摘 要:学生把生活中真实的体验记录下来,便是真情的流露,最朴实的表白,最能深入人心,这就是生活作文。生活写作,是以学生生活为大的载体,让学生从身边的景物和事物出发,用描写和叙述(即运用“白描”手法)反应周围生活的写作。 关键词:生活;习作;大自然 一、走近自然,净化心灵,感受生活
倾听自然的声音,走进自然的怀抱,人类本应与自然融为一体。而走近自然,也不一定离开喧嚣的城市,回归乡村生活。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区绿化也很多,花草树木一点儿也不比公园逊色。走近自然,其实就是心灵的放松,与大自然零距离亲密接触,你会发现一切都是那样美好。教师要让学生感受这样的美好,首先要让学生热爱自然,用心去感受自然。 1.用心感受自然,孕育情感
著名作家丁玲曾经说过:“作家一定要看见旁人能看见的东西,还要看见旁人看不见的东西,就得执着地去热爱生活,深切地感受生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热爱自然,用心去感受自然。教师在课间、午后,可以同学生一起去校园的竹林探访春笋破土而出的勃发生命力,同学生一起去开心农场寻找蝴蝶、蜜蜂的踪迹,让每个学生在接触自然中感悟生命,体验生活。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情感,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情感的触发点,帮助、带动学生走出自我,走进自然,孕育学生心灵沉淀的情感。 2.开设情景作文课,激发情感
面对实情实景,教师和学生共同在创设的特定范围内有组织、有目的地写作,易于创设氛围,调动情绪,触发灵感。
学生天天接触自然,但作文课上让学生走出教室,站在阳光下,沐浴着微风,观察自然的情景,让学生用心感受生命的强大,发现自然的美好,写出自己的佳作。如果没有教师的引领,学生会觉得无从写起。而和教师一起走进自然,在教师的带领下,细致地、有步骤地观察,记录下自然界细微的变化,用敏锐的目光捕捉写作的素材,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是有凭有据、有血有肉的。让学生从写作中感悟如何写真话,写好真话。 二、融于自然,放飞心灵,洞察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