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一单元复习巩固试题
1、下图是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
(2)这一天的日期是 月22日前 后,此时南半球是 季。 (3)图中AB是 线。 (4)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出 现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 。 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这一天以后北 京的白昼将变 。 (5)图中C、D两地各是几点钟? 昼长分别为几个小时?
时间:C , D ; 昼长:C , D 。
(6)这一天赤道和40°N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和 。
(5)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均出现极昼的是 (填字母)。 (6)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是在 至 期间(填字母)。
(7)在图中C处画出夜半球。
3、读图三分析回答:(16分)
1)A、B、C、D、E、F六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 (2)自A向B水平运动的物体先向________偏,越过赤道后再向________偏。
(3)人们设计住宅区门窗时往往以多接受阳光为标准,E处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__,A处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__。
(4)C、E两地所在国家每天国旗与旭日同升,10月1日到12月22日这段时期C、E两国每天升旗时间早的是________。
(5)如果住宅区楼顶安置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热,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即热水器集热板与楼房顶部的夹角), 6月22日C、E两地热水器的倾角大的是________。
4、图四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示意
图”,据图
2、读下图回答:(每空1分,共14分)
(1)图中所示为 半球俯视图,所示时间
为 月 日,代表的节气是 ;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南半球正值 季节。
回答有关问题:(10分)
(2)说明AB两点的大小关系: (A>B,A=B,A<B);线速度关系 ;角速度关
1)A点的地理纬度应为 ,B点的系 ;白昼长度关系 。
(3)此时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 ,南极圈以
为 。
南地区出现 ; (4)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点附近,公转速度较 (2)C为 处(填纬度)的正午太(快、慢)。
一天,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
(5)A点此时的昼长 小时;
为 ,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6分) (1)地球公转至D时,
是 月 日左右,北半球是 (2)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3)地球公转到 点
和 点时(填字母),我国昼夜平分。
(4)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近日点的是 (填字母),其公转速度较 。
1
地理纬度
阳高度,同
为 。
节气。 向。
(3)D为 处(填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这一天,太阳直射的地理纬度是 。 (4)当0°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E时,太阳直射在 上。此时地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 向南北两极逐渐 。
5、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中此时是 节气,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是 。
(2)此刻,北京时间是 时;A点的太阳高度为 。
(3)图中各点中,物体水平运动偏转现象最不明显的是 点,最
明显的是 点。
(4)若此时正值3月,则B是3月 日 时。过三个月后,A、B、C三点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6、我国某中学地理课题研究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经纬度,设计了简易方案,并进行了实际测量。其方案及测量记录如下:测量工具:自制支架一个、教学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安装方式:如图六。测量日期:2005年12月22日。测量地点:校园内P点。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2∶58时角β最小,为52o56’。A为量角器中心O点的阴影,AB⊥PA。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当地的经度为________,纬度为______。
(2)当地该日的日出方向是____________,该地春分日日出时的地方时应为_____________。
(3)该地今后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_______ 。
⑵此日武汉地区昼夜长短情况是 ⑶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⑷该地夏季时,太阳从
。西欧地区开始进入
。
季(节)。
。附近的特大城市是
方向升起,冬季从
8、下图甲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读甲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甲图中A地经度为 。
⑵若某地的地方时为11时40分,且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则该地的经纬度可能是 。
⑶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属东半球范围的那一段中,且为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为( ) A.小于90° B.大于90° C.等于90° D.180°
⑷假设一飞机从某航空母舰(60°W,40°N)上起飞,以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计划沿经线绕地球一周,因故在中国浙江杭州某机场(29.8°N)降落,飞机大约飞行了
(取整数)小时。乙图是甲图的极点俯视图,请在乙图上绘出甲图所示昼夜分布状况和飞机的
路径(用箭头表示),并注明起飞处E和降落处F。
9、读下图 “地球昼夜长短与纬度关系示意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弧线ACD是 (晨或
时。
7、下图为北半球某地3月的一天太阳的运动轨迹,日出时北京时间为6时16分。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8时16分,①处为此日太阳最高位置,②处为北极星,北极星高度比正午太阳高度小10 度。回答下列问题。
⑴判断地平面A、B、C、D四处位于0的什么方向: A B C D
昏)线,此时C地地方时是 ⑵此图表示的节气为 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此时太
,地球公转至 (近日
; ; ;
或远日)点附近。 ⑶C地昼长为
小时,B、D两地
。
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
2
。
10、读某校操场局部图。操场的围栏旁有一旗杆,线段OP为旗杆的日影,RS为操场围栏,角A为日出是旗杆日影与围栏夹角。完成下列有关问题。(8分)
(1)若此时该地5时20分日出,则可推知该学校所处的半球是______半球;当A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 (2)当学校所在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时,A的变化趋势是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 (3)
此
时
,
该
地
的
风
向
为
13、读下面两幅图,判断并回答:
(1)AD两地的纬度分别是: A 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B地在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_,C地最有可能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__带。
(3)假如条件相同,仅从纬度考虑,四点中发射卫星最佳的是____________地,能观
察到极光的是_________地,相同高度楼房南北间距离最小的是 __________地。
1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① ② 图一
图二
⑥ ④ ⑤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图是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日出日落时间示意图,试完成: 1)该地纬度________。
2)夏至日日落日时间____________。
3)太阳直射点如北移,则该地昼弧变____(长,短)。 4)该地有三座楼在平坦地形上,南北排列,楼高皆为H,欲使正午时南楼不档北楼阳光,则相邻楼间距应不小于_______。(用公式表示) 5)夏至日该地从________方向发现日出。
12、读下图回答:
(1)下图所示为_______月_______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
(2)A点日出时刻为_________点,日落时刻为 _________点。
(3)B点夜长为__________小时,昼长为____________小时。
(4)A、B两点地方时相差_________小时,B点时刻比A点__________(早或晚)。
5)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a d b c
(1)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地点是:__________
A.20°N,20°E
B. 25°N,25°E
C. 70°N,70°E D. 40°S,40°E
(2)当地球运行到⑤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图二中_______________段。 (4)当地球位于①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 ..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B.赤道上昼长夜短 D. 南极圈内为极昼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A. 上海 B. 广州
C. 海口
(5)当地球运行至①位置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_____________
D. 沈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