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酶工程》期末复习题整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4:55: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5.有机溶剂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p141-p143)? 答:(1)有机溶剂对酶的结合水的影响(2)有机溶剂对酶的影响:有机溶剂对酶的动态的

影响、溶剂对酶结构的影响、溶剂对酶活性中心的影响、酶活力和溶剂属性的定量关系模型(3)溶剂对底物和产物的影响(4)溶剂对酶活性和选择性的调节和控制

第六章

1.表面分子印记(p196):在大孔硅胶表面,应用通常的分子印记法可产生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微孔聚合薄层。类似这样在某些载体表面产生分子印记空腔或进行表面修饰产生印记结合部位的过程称为表面分子印记。 生物印记(p198):是分子印记的一种形式,它是指以天然的生物材料(如蛋白质和糖类物质)为骨架,在其上进行分子印记而产生对印记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空腔的过程。 模拟酶(p178):一般说来,它的研究就是吸收酶中那些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利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方法设计和合成一些较天然酶简单的非蛋白质分子或蛋白质分子,以这些分子作为模型来模拟酶对其作用底物的结合和催化过程。也就是说,人工模拟酶是在分子水平上模拟酶活性部位的形状、大小及其微环境等结构特征,以及酶的作用机理和立体化学等特征的一门科学。 肽酶(p189):肽酶就是模拟天然酶活性部位而人工合成的具有催化活性的多肽。 半合成酶(p190):它是以天然蛋白质或酶为母体,用化学或生物学方法引进适当的活性部位或催化基团,或改变其结构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人工酶”。 分子印记(p193):如果以一种分子充当模板,其周围用聚合物交联,当模板分子除去后,此聚合物就留下了与此分子相匹配的空穴。如果构建合适,这种聚合物就像“锁”一样对钥匙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这种技术被称为分子印记。 2.模拟酶的种类(按属性分)(P179)?

答:主-客体酶模型、胶束酶模型、肽酶、半合成酶、分子印记酶模型、抗体酶以及杂化酶和进化酶等。

3.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包括哪些步骤(p195)? 答:①选定印记分子和单体,让他们之间充分作用②在印记分子周围发生聚合反应③将印记分子从聚合物中抽提出去。于是,此聚合物就产生了恰似印记分子的空间,并对印记分子产生识别能力。

第七章

1.抗体酶(p210):也叫催化抗体,它本质上是一类具有催化活力的免疫球蛋白,在其可变区赋予了酶的属性。

2.抗体酶的制备方法有哪些(p211-p214)? 答:(1)稳定过渡态法(2)抗体与半抗原互补法(3)熵阱法(4)多底物类似物法(5)

抗体结合部位修饰法(6)蛋白质工程法(7)抗体库法。 3.抗体酶活性部位修饰有哪两种方法(p214-p215)? 答:(1)定点突变。定点突变即蛋白质工程法,用此法可精确改变蛋白质肽链上的任一氨基酸残基,因此,可用来阐明某一氨基酸残基在抗体结合和催化中的作用(2)化学修饰法。修饰抗体酶,可以改善抗体酶的性质,如提高其活力、改变专一性等。

第八章

1.核酶(p226):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脱氧核酶(p226):人工合成的具有催化功能的DNA 2.根据催化功能,核酶分为哪几类(P226-P227)? 答:(1)剪切型核酶。这类核酶主要催化自身或异体RNA的切割,相当于核酸内切酶的作用。目前发现的剪切型核酶包括:①锤头型核酶 ②发卡型核酶③HDV④RNaseP

(2)剪接型核酶。这类核酶主要催化mRNA前体的修饰加工,切除内含子,并完成片段的拼接,主要包括Ⅰ类内含子和Ⅱ类内含子。 3.影响核酶活性的因素? 答:(1)pH值对活性的影响(2)二价金属阳离子对活性的影响:Mg2+,Mn2+(3)抗生素对活性的影响:

大多数为抑制效应(4)变性剂对活性的影响(5)温度对活性的影响 4.核酶、脱氧核酶体外筛选方法有哪几种(p230-p231)? 答:(1)SELEX技术。从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中筛选出与靶分子特异结合序列的组合化学技术,随机寡核苷酸的多种空间结构是筛选基础(2)动态组合筛选法。动态组合化学法利用可逆化学法应,使组合库中的结构单元进行动态结合和交换,能够有靶向性地为生物大分子设计、合成和筛选其特异性配体。

5.核酶导入细胞有哪两种方式(p237)? 答:(1)外生性导入,即把预先合成的核酶直接引入到细胞内(2)内生性导入,这种方法是将编码核酶的基因由载体带入细胞内,然后再转录产生核酶。

第九章

1.进化酶:利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対天然酶分子进行改造或构建新的非天然酶。

酶分子的合理设计(p243):是利用各种生物化学、晶体学、光谱学等方法获得有关酶分子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的信息,并搞清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然后以此为依据,采用改变(修饰)酶分子中个别氨基酸残基的方法对酶分子进行改造,产生具有新性状的酶分子,因而该方案称为酶分子的合理设计,如化学修饰、定点突变等。 酶分子的非合理设计(p243):在事先不了解酶分子三维结构信息和催化机制,对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知之甚少的情况下,人为地创造特定的进化条件,在体外模拟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 (随机突变、基因重组、定向选择或筛选),使基因发生多种变异,最后定向选择或筛选出所需性质或功能的突变体酶,该策略称为酶分子的非合理设计,如定向分子进化 、杂合进化等。

2.定向进化多样化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内容是什么?(p245-p249) 答:(1)易错PCR:是指利用Taq DNA聚合酶不具有3’ →5’校正功能的特点,在特定条件下对待进化酶基因进行PCR扩增时,以较低的频率向目的基因中随机引入突变的一种技术。(2)DNA改组:DNA改组又称为有性PCR。是将一组密切相关的序列片段化,再通过重组创造新基因的方法。(3)族改组:将DNA改组用于一组同源基因或进化上相关的基因时,称为族改组,这种方法可极大提高集中有利突变的速度(4)体外随机引动重组:以单链DNA为模板,以一套合成的随机序列为引物,先扩增出与模板不同部位有一定互补的大量短DNA

片段,由于碱基的错配和错误引导,在这些短DNA片段中会有少量的点突变,在随后的PCR反应中,它们互为模板和引物进行扩增,直至合成完整的基因。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获得理想的进化酶(5)交错延伸:在用PCR同时扩增多个拟重组的模板序列时,把常规的退火和延伸合并为一步,并极大地缩短反应时间,从而只能合成出非常短的新生链,经变性的新生链再作为引物与体系内同时存在的不同模板退火而继续延伸。 3.自然界蛋白质进化的机理有哪几种( p252-p253)? 答:(1)基因复制(2)串联复制(3)环状变换(4)寡聚化(5)基因融合(6)结构域募集(7)外显子改组

第十章

1.杂合酶:一般认为,杂合酶是由两种以上酶成分构成的,把来自不同酶分子中的结构单元或是整个酶分子进行组合或交换,可以产生具有所需性质的优化酶 杂合体

2.产生杂合酶的方法有哪些(p266)?

答:一是非合理设计法,主要是通过构建各种库,再从库中筛选出所需性质的杂合体,实际上就是进化酶; 二是合理设计法,要对操作对象的结构和功能有详尽了解,才能实现结构元件从一个蛋白质转移至另一蛋白质,从而产生性能新奇的杂合体。 3.功能域转移有哪几种类型(p268)? 答:(1)将一种蛋白的功能基转移至同系结构蛋白上(2)将功能肽序列转移至宿主骨架蛋白上,而不考虑同系结构问题,目的只是限制该序列的柔性(3)将排列有序的活性部位转移至结构不同的适当天然骨架蛋白上

搜索更多关于: 《酶工程》期末复习题整理 的文档
《酶工程》期末复习题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ta4i5ozd29d31r9oe9x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