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城市管理工作会议汇报提纲
停车便利工程
1、结合城市“双修”和老旧小区整治,推进老城区和老旧小区停车泊位扩容建设,因地制宜增加停车泊位数量。
2017年改造了迎春小区,丹桂园北区、伯威山庄和曲园小区4个老旧小区。完成小区内雨污管、化粪池、水稳基层、混凝土面层,摊铺沥青面层、绿化、亮化等工程。2018年,将逐步启动区内所有老小区改造。
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将新增停车泊位和公共自行车站点,施划停车泊位,完善道路标志标线。同时采用石柱、隔离栏等加强人行道停车管理,完善机车隔离。 排水防涝工程
1、提升城市排水防涝应急水平。统一城市排水防涝指挥调度,健全对城市排水防涝应急处置的投入机制,做应急物资和抢险设备储备,建立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和演练,提升渍涝灾害应急应对能力。
做开发区防洪排涝应急预案工作,强化防洪排涝应急指挥体系,积极发挥200余人的城管防洪排涝应急分队及50余人的民兵应急分队的作用,完善开发区防洪排涝应急物资储备及抢险设备仓库,组织日常演练,提升渍涝灾害应急应对能力。
2、加快实施易淹易涝片区整治。全面梳理易淹易涝隐患点,按照“30年一遇”标准,制定和实施易淹易涝片区整治方案,至2020年,基本消除易淹易涝片区。
对建成区及主要工业园区进行了全方位的排查摸底及管疏浚,并对排查的问题进行整改。对部分低洼易涝片区结合水利规划制定整治方案,力争至2020年,基本消除易淹易涝片区。 生活垃圾分类工程
1、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程。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体系,实施居民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园林绿化等有机易腐垃圾、有害垃圾等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
建成区实现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全覆盖,大力改善垃圾收集能力,确保市容环境整洁有序。目前拥有多辆挂桶式垃圾收集汽车和挂桶式垃圾收集电瓶车,垃圾收集效率显著提高。根据需要,将新设分类垃圾桶,改造垃圾桶底座、果壳箱等。
改变垃圾收集模式,减少垃圾二次污染。拆除原有街道两侧不符合要求的垃圾房,改用垃圾桶代替或采取垃圾直运,尽量减少垃圾二次污染。同时根据垃圾收集时间和垃圾收集量的不同,采用垃圾收集拉臂车收集运输。将在垃圾量收集较多的地点考虑设置新型移动式垃圾箱,即收即运,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彻底改变原有固定式垃圾房垃圾外溢、清理不彻底等二次污染现象。
4、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加快推进“三厂(场)、一中心”建设。
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后的流向建设各种配套设施,确保混合垃圾进入分类体系后,各成分按预定路径走向归宿。 环境品质提升工程
1、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城郊结合部整治。加强市政、排水、环卫、屋面、落水管等基础设施立体式管养,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同时建成区围内开发区管委会每年至少启动2个社区的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至2020年,建成一批示效果明显,市民满意度高的社区和城中村。
2018年,将逐步启动区内所有老小区改造。
2、推进背街小巷改造。背街小巷责任单位每年至少启动2条背街小巷改造试点项目。从地面、立面、空间整体设计,立体式整治。背街小巷打造要展示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
3、推进“小广告”整治。加大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中村“小广告”整治力度和长效管理。
根据市政府户外广告整体规划,结合楼顶广告综合整治实际,制定了开发区户外广告整体规划,将严格按规划实施。
根据户外广告规划要求,结合户外广告整治标准,继续实施户外广告集中整治行动,利用户外小广告专业整治队伍,对全区围内破旧广告、违规广告进行调查摸底,发放定期整改通知书,全面拆除破旧、违规店招广告和违规设置的电话号码,清除各类小广告,并对褪色、老旧的店招牌整改出新。
4、推进“三线”整治。提升老旧小区、城中村“三线”整治和各镇(区)废弃杆线整治工作。
通过架空线路梳理、杆路合并拆除和线路“上改下”改造等手段,实现弱电、强电线缆规有序、整洁美观,着力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弱电线缆违规架设、胡乱附挂和私拉乱接等。 违法建设整治工程
1、按“违建零增长,存量做减法”和“属地管理”原则,推进违法建设整治行动,建成一批无违建示社区和城中村。
坚持新违建零容忍、原有违建逐步消化的原则,在加强巡查的同时,对新发生的、历史发生的但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或造成了重大影响的违法建设行为进行依法查处。 市场环境提升工程
1、整治集贸市场。加快城区集贸市场配置、布点,方便群众、满足需求、符合规划,至2020年完成主城区菜市场提档升级改造工作。对照《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要求,加强市场内部的环境整治,商品划行归市,严禁市场外溢,配套完善公厕、垃圾转运等设施,农贸市场食品经营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的各项规定,设施、消毒到位,环境卫生符合要求。市场内活禽宰杀区独立设置、销售区与人群隔离。
积极做集贸市场周边的环境卫生工作,定人定岗定责。 2、着力规“五小店”管理。以证照管理、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为重点,加强对小餐饮店、小食品店等“五小店”的日常监管;按照“督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