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3)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4)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公共秩序的含义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公共秩序对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维护公共秩序的两大主要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维护公共秩序的两大主要手段:道德和法律 相互关系: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的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道德是法律的补充。法律的属性决定来它不可能把复杂而广泛的社会关系全部纳入其控制的范围,因而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公共生活中相关法律
《治安管理处罚法》《集会游行示威法》《道路交通安全法》 《环境保护法》《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原则: 一是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二是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有机结合的原则。
三是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的原则。 《道路交通安全法》基本原则: 一是依法管理原则。
二是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
一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原则。 二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 三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依法保障原则。 二是权利义务一致原则。 三是和平进行原则。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职业生活中的法律
《劳动法》(立法宗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建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9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1.在艰苦中锻炼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2.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
爱情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所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与对方结成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婚姻家庭关系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①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是婚姻家庭赖以形成的自然因素。 ②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 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
①尊老爱幼 ②男女平等 ③夫妻和睦 ④勤俭持家 ⑤邻里团结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1)婚姻自由(2)一夫一妻(3)男女平等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5)计划生育 结婚的必备条件:
①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②必须达到法定婚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② 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婚姻当事人只有各自在未婚、离婚或丧偶的情况下才能结婚。 结婚的禁止条件
一是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
直系血亲是指与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 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指直系血亲以外的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亲属。 二是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处理离婚时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①保障离婚自由。②反对轻率离婚。 离婚有两种方式:①协议离婚②诉讼离婚
有关离婚的特别规定、离婚后的子女抚养、探视和财产处理 P199 继承法 P199-P120
大学生应如何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 1. 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 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学思并重、省察克制、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 3. 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 4.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一、阅读下面材料,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关理想信念的理论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联系大学生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20%) 答案要点:
1、理想的含义。(3%)
2、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4%)
3、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联系材料进行分析)(6%) 4、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联系大学生实际)(7%)(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
10
现理想的思想基础。(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二、阅读下列短文,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关理论,谈谈你对材料的思考,并进一步论述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在实践中成为真正的坚定的爱国者?(20%) 答题要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含义和基本要求)(3%)
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与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特征(联系材料进行分析)(9%) 3、结合自身实际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论述爱国主义的践行问题(适当展开)(8%)
三、阅读下列材料,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道德章节的有关理论进行分析, 并联系大学生实际谈谈如何锤炼个人品德。(20%) 答题要点:
1、道德或职业道德的含义。(2%) 2、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关系。(8%)
3、联系大学生实际谈谈如何锤炼个人品德。 (10%)
(1)个人品德的含义与特点(2)锤炼个人品德首先应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道德修养贵在自觉,首先??其次??最后??(3)还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强道德修养:其一,学思并重的方法;其二,省察克治的方法;其三,慎独自律的方法;其四,积善成德的方法;其五,知行统一的方法。(联系大学生实际)
四、阅读下列短文,运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有关理论,联系材料谈谈大学生在当今时代应如何正确地审视自我价值?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大学生应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大学生活?(20%) 答题要点:
1、人生价值、自我价值的含义。(4%) 2、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2%)
3、学会给自己合理定位,并善于适时调整,勇于面对挫折,大学生不必妄自菲薄。(结合材料来论述)(6%)
4、结合课本中人生态度、人生价值实现以及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的相关理论并联系学生实际展开论述。(8%)
五、阅读下列短文,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关道德和法律理论进行分析,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20%) 答题要点:
1、道德: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关内容(5%) 2、法律:法治观念、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权威的相关理论(5%) 3、法律与道德的关系(3%)
4、联系材料和大学生实际谈谈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7%)(1)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2)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途径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