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讲练测)2017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3.2分子结构与性质(讲)(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5:39: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13.2 分子结构与性质

1.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长、键能、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2.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3.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sp),能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4.了解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氢键的

2

3

物质。一、共价键

1.定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2.实质:形成共用电子对或电子云重叠 3.特征: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4.分类

分类依据 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是否偏移 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σ键 π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单键 双键 三键

类型 电子云“头碰头”重叠 电子云“肩并肩”重叠 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原子间有一对共用电子对 原子间有两对共用电子对 原子间有三对共用电子对 【特别提醒】(1)只有两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不大时,才能形成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当两原子的电负性相差很大(大于1.7)时,不会形成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离子键。

(2)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 5. δ键与π键

(1)δ键:沿健轴(两原子核的连线)方向以“头碰头”的方式发生原子轨道(电子云)的重叠所形成的共价键称为σ键——单键。 种类:S-S重叠,S-P重叠,P-P重叠

特点:轴对称(即以成键的两原子核为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 (2)π键:两个原子沿键轴平行以“肩碰肩”方式发生原子轨道(电子云)重叠所形成的共价键称为π键。(只有在生成σ键后,余下的p轨道才能生成π键)

特点:镜像对称(重叠形成的电子云由两块形成,分别位于两原子核构成的平面的两侧,互为镜像)

(3)δ键和π键比较

重叠方式:δ键——头碰头;π键——肩并肩。 键的强度:δ键>π键

成键电子:δ键(S-S;S-P;P-P);π键(P-P)。 成键类型:δ键成单键;π键成双键、叁键。

(4)判断共价键类型规律:共价单键是σ键;而共价双键中有一个σ键,另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

6.键参数 (1)概念

(2)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①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 ②

7.等电子原理

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似,如CO和N2。

【典型例题1】下列微粒中同时具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的化合物是 ( )

A.NH4Cl B. Na2O2 C.H3O D.MgO

+

【答案】A

【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化学键判断

【点评】明确离子键和共价键区别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配位键也属于共价键,常见的铵盐中含有配位键。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含有孤电子对和含有空轨道的原子之间易形成配位键。

【迁移应用1】关于共价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可以把共价键划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B.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 C.按共用电子对的提供方式,分为配位键和普通共价键 D.所有分子中都含有共价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共价键划按照组成共价键的原子是否相同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相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没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为非极性键,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为极性键,故A正确;B.σ键按键轴方向采用头碰头的方式重叠,π键则是平行键轴方向采用肩并肩的方式重叠,因此可以将共价键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故B正确;C.配位键由某个原子单方面提供共用电子对,另一个原子提供空的原子轨道成键。普通共价键则是由双方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故C正确;D.稀有气体分子没有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D。 考点:考查共价键 二、分子的立体结构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价层电子对在球面上彼此相距最远时,排斥力最小,体系的能量最低。 (2)孤电子对的排斥力较大,孤电子对越多,排斥力越强,键角越小。

电子对数 2 成键对数 2 3 2 4 孤电子对数 0 0 1 0 电子对立体构型 直线形 分子立体构型 直线形 平面正实例 BeCl2 BF3 SnBr2 CH4 键角 180° 120° 105° 109°28′ 107° 105° 3 三角形 三角形 V形 正四面体形 4 3 2 1 2 正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V形 NH3 H2O 2.杂化轨道理论

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

3.配位键 (1)孤电子对

分子或离子中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电子对称孤电子对。 (2)配位键

①配位键的形成:成键原子一方提供孤电子对,另一方提供空轨道形成共价键。 ②配位键的表示:常用“―→”来表示配位键,箭头指向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

如NH4可表示为,在NH4中,虽然有一个N—H键形成过程与其他3个N—H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相同。 (3)配合物 如SO4

配位体有孤电子对,如H2O、NH3、CO、F、Cl、CN等。 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如Fe、Cu、Zn、Ag等。

【总结】VSEPR模型和分子(离子)立体模型与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的确定。

孤电子对数(a-xb)/2 3 0 2 1 0 0 0 1 1 1 0 0 σ键电子对数 1 2 2 2 3 3 3 3 3 3 4 4 价层电子对数 4 2 4 3 3 3 3 4 4 4 4 4 VSEPR模型名称 四面体形 直线形 四面体形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四面体形 四面体形 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模型名称 直线形 直线形 直线形 V形 V形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三角锥形 三角锥形 三角锥形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平面形 平面六边形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 sp sp sp sp sp sp sp sp sp sp sp sp sp sp sp sp,sp 3222333332222333+

2+

2+

化学式 ClO HCN CH≡CH H2S SO2 SO3 NO3 HCHO NCl3 H3O ClO3 CH4 PO4 CH2===CH2 C6H6 CH3COOH 【特别提醒】

3--+--(1)判断VSEPR模型与分子空间构型时应注意:

①当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没有孤电子对时,二者相同,如CH4。

②当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二者不同,略去VSEPR模型中孤电子对,便得到分子的立体构型,如NH3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而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能预测分子的几何构型,但不能解释分子的成键情况,杂化轨道理

(讲练测)2017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3.2分子结构与性质(讲)(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thq01qmfy6j6mw9sjhs44p5c1cp9m00du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