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范文的赏读中提升作文水平
作者:王丽玲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5年第11期
江苏省盐城市城南新区伍佑初级中学 王丽玲
【摘要】
寻找与阅读范文是学生作文前的第一反应,所以顺势引导学生有效赏读范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较佳手段。为此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让学生从语文课本、作文教材、日常报刊等方面的范文赏读中提升作文水平逐一加以阐述。
【关键词】
范文 赏读 提升 作文 水平
如果进行问卷调查: “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难点是什么”,我想所有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作文”!但如果再顺此追问: “学生作文时为克服困难,第一步会做什么”时,可能许多人乍一听,感到有点茫然,然而稍加观察与反思,就会惊人地发现:无论是学生,还是自己,每当作文前,总会不由自主地到处找资料、寻找范文,总希望能从范文的赏读中得到启示。在多来的作文教学与研究中,我遵循人的这一作文思维规律,顺势引导学生赏读,让学生在范文的赏读中作文水平得以提升。
一是让学生在课本经典文章的赏读中提升作文水平。课本是学生必读教材,每册入选的近三十篇文章,篇篇是经典,是极好的作文范例。为发挥这一范例作用,在每一篇课文赏读前,我总是让学生想象思维:从课题看文章应该写什么,如果是自己写该怎样写,以培养学生写作意识;然后带着赏读的心理,去赏析:课文写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与自己的赏读前的写作构想相比,课文有哪些特色值得自己学习,以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课文赏读后,再结合本单元的写作重点及其要求让学生去生活中发掘:自己身边中有没有与课文中相似的人与事,而后仿写或有创意地写,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如苏教版七下第一单元要求学生自选一位同学作为描写对象,用350字左右对这位同学的外貌和个性特征进行勾勒。写前,我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一面》中描写鲁迅外貌的语段,赏析:文中一共三次集中描写鲁迅的外貌,同一人物的外貌三次描写为什么不同,三次又都抓住了一个什么个性特征?学生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学生在此点拨下,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很快写出了观察对象的外貌。尽管有的学生写的是同桌,有的写的是老师,甚至是自己,但在其后的读
猜中同学们都能很快猜出写的是谁,因为他们都能如课文的作者一样,紧紧抓住人物的特征写。
二是让学生在作文教材美文的赏读中提升作文水平。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册都配发了相应的作文训练教材,教材都分为“单元作文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自助拼盘”四部分。尤其是“解决方案”这一重点部分:其“读一读想一想”一栏中包含了课文和例文两块,每篇课文和例文又都设置了“旁批”和“一招一式”两个小栏目。其“试一试练一练”一栏中也包含两块,一块是提供的有问题的教材,以及围绕文章对其中的病段、病句进行纠错式修改,采取打分、填表等多种形式设计题目;一块是提供的作文材料(或片断),用以学生借鉴和套用“一招一式”中归纳出的写作方法和写作路数、采取变换人称改写或创作等灵活的形式。
为发挥作文教材中美文导写作用,我重点在“读一读想一想”这一栏目,引导学生分析所选课文和例文的作文技巧,归纳出简捷有效的作文套路,既让学生有感性语料的积累,又在赏析中“传授”给学生写好课堂作文的“一招一式”;在“试一试练一练”栏目中,侧重有针对
性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模仿或借鉴课文和例文的写作技巧或写作经验,掌握写作规律,从而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我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助拼盘”中提供的与作文题相关的佳词丽句和好段好素材进行“扩写”,从而使所有学生都懂得怎样写,有材料写,在赏析的激情中即兴而写,人人能作文。
三是让学生在日常掇刊文章的赏读中提升作文水平。随着国家经济的飞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校图书室藏书暴增,家庭多订阅了报刊.在校学生几乎人人购买了各类优秀作文选。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学生拥有的这些作文资料,开展形式多样的赏读活动与作文专题活动:每周举办一次美文赏读会,每半月出一期美文读后感墙报,每月写一专题作文。
如在学习了《春》一课后,有学生从《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上》推荐了美文《春赞》,赏读后,又有学生提议写一次“春赞”的专题作文。对此人人兴趣盎然——即兴作文:有的赞美的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有的赞美的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晚春;有的赞美是贵如油的春雨,有的赞美的是“如醇酒”般“著物物不知”的春风……即使赞的是同一时期的春也是异彩纷呈。如“早春”:有的学生仿照的是朱自清《春》一文的开头:“盼望着,盼望着,随着东风的吹拂,春天终于来了:你瞧,一切都像从朦胧的冬天睡醒过来一样,太阳红起来,大
地绿起来……”表达的是对早春来临时的惊喜之情;有的学生则富有创意,用质疑的语调写道: “随着时令的交替,冬天已经过去,可是春天真的来了吗?我努力寻找着春的脚印,我猛然发现路上的小草偷偷从土里面冒出尖儿了,河边的柳树悄悄地吐出叶儿来,树上的鸟儿婉转地唱起来了……原来当严冬还未蹒跚离去,春的胚芽就在孕育,等你真的感觉到春的来临,它早已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了……”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必须回归课堂,回归教材。所以笔者以上做法不仅是遵循学生的写作思维规律,也是对新课标新精神新要求的重要实践。成功的作文实践还使我深切地体会到:这种从学生写作思维出发,学前思,读中赏,赏后写,巧妙地将读写结合起来,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写作知识,拓展学生思路,再现身边的人和事,有效地改变了那种为写作而写作导致学生作文畏难情绪的不科学做法,使学生会作文、爱作文、想作文、能作文,作文水平在范文的赏读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