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鹦鹉鱼不吃食怎么办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12:56: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长出白长毛或白毛缠身。鱼卵更易感染。

(2):没有特效,以预防为主。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鱼体健壮。日常操作及捞鱼时要轻巧,不要造成鱼体外伤。用0.5%~1%食盐可以抑制霉菌生长。通风多晒太阳,增加紫外线照射,以及流动的水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此外,也可将患鱼捞出,把外伤处的白毛用镊子取下,在患处涂些呋喃西林干粉,有一定。5.疖疮病为细菌性传染病。

(1)病原和传播途径:病原体为杆菌。传播途径:水蚤,病鱼或工具。热带鱼中有几种易染此病。如二年的虎皮、一年以上的小桃核、红桃核、蔓龙。这类鱼特别易因

患此病而死亡。但发病率不算高。自然死亡率不高。(2)症状:鱼体从肌肉层长出硬泡,有时能流出大量脓血。

(3):待泡熟后开刀排脓,再用呋喃西林水冲洗干净,涂呋喃西林干粉或抗生素粉剂均可收到较佳效果。严重者立即淘汰,发现身上有鼓包者捞出单独。大型鱼可肌肉注射青霉素(4~8万单位)或用液冲洗疮面。预防此病应保持水质清洁,防止鱼外伤。

6.烂鳃病为细菌性传染病。

(1)病原:病原体为粘球菌,传染途径主要是病鱼。

从商店鱼易带此病。金鱼、热带鱼都易得此病,不易根治。常常并发肠炎,有时不出现任何症状鱼即死掉,只有撬开腮盖或解剖后,才能确诊此病。死亡率一般50%~60%,有时高达80%。(2)症状:腮丝由鲜红变成苍白,由外缘开始靡烂,脱落。腮盖骨内充血,中心骨坏死脱落。腮丝之间粘膜增多,呼吸困难,轻者浮水面,重者沉箱底很快死亡。有的鱼并发肠炎,解剖肠出血,亦有溃烂的斑点。轻者有食欲,重者无食欲。(3):个别鱼得病捞出淘汰。如普遍患病,全池洒,停食4~5天。用红汞,其用量以使水变色即可,能保持3~4天,亦可撒呋喃西林粉剂,浓度为1~2ppm。还可用抗生素(青霉素、金霉素、红霉素)。90

×45×60(厘米)1次用80万单位,上、下午各1支,3天为一个疗程。一般2个疗程即愈。

7.感冒非病毒性,没有传染性。由于水温突然变化造成的,倒箱最易造成此病。

(1)症状:鱼倒入新箱很快夹尾,不爱游动,或轻度地左右晃动。有个别鱼沉入箱底而又马上窜上来。若不及时发现,可造成大批死亡。

(2):掌握水温恒定,停食2~3天,以1%的食盐洒入箱内,一般1~2天即好转。

搜索更多关于: 鹦鹉鱼不吃食怎么办 的文档
鹦鹉鱼不吃食怎么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tja070mrc25ui618i24_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