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期末考试复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6 17:58: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边连式 网连式 边点混合连接式 三角锁(或多边形)连接 导线网形连接(环形图) 星形布设 4、GPS数据处理的目的和特点?

比点连接效率低,但可靠性高,在精确测量或接收机数 较多(4台以上)时,主要连接方式。 强度和可靠性高,但效率较低,接收机需4台以上,高 精度测量使用。 灵活、可靠性好,是理想的布网观测方案。 (1)GPS数据处理的目的:将野外采集的原始GPS数据,以最佳的方法进行平差,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并投影到所采用的平面(例如高斯平面),最终得到点所在坐标系的准确位置。 (2)GPS数据处理的特点:

①数据量大:按15s采集间隔计算,1台接收机观测1h有240组数据,每组数据含有对若干颗卫星信号数据,定位时使用多台接收机同步观测;

②处理过程复杂:从GPS原始数据到最终定位成果,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组织、检验、计算和分析处理,处理过程非常复杂;

③数学模型多样:GPS定位技术是新兴技术,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数据处理使用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具有多种形式;

④自动化程度高:鉴于以上特点,随着软件水平的不断提高,数据处理一般借助相应的软件完成,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5.简述南方南方测绘GPS4.4数据处理软件” 数据处理过程?

一、数据通讯:将接收机内采集的数据文件(例C0021631.STH)传输在计算机内。 二.运行数据处理软件

1.新建项目:给处理的数据起文件名。

2.增加观测数据文件:将待处理的观测数据文件读入软件系统中。

3.基线解算:解算所有基线向量,区分合格和不合格的基线,是数据处理的关键。 4.数据录入:输入已知点坐标,给定约束条件。

5.平差处理:进行网型无约束平差和通过已知点进行约束平差。 6.成果输出:将文件保存或打印输出计算成果。

三.精度评定

1)粗差或错误判断方法:已知点有三个,以二个作为起算,第三个作为检核,若满足精度,然后将第3个也作为已知点参与起算。

2)点位精度评定:在输出结果中以数字的形式显示点位中误差和基线边相对精度。

(结论:实践表明,GPS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与GPS点上数据采集质量好坏,也就是基线解算能否合格。) 6.数据处理中基线不合格,重新设置历元间隔和高度截止角的原则? 1)历元间隔的设置原则:

①同步观测时间较短时,可缩小历元间隔,反之,应增加历元间隔; ②数据周跳较多时,要增加历元间隔,跳过中断的数据继续解算。 2)高度截止角的设置原则:

①当卫星数目足够多时,增加高度截止角,屏蔽低空卫星数据参与解算; ②当卫星数目不多时,降低高度截止角,让更多的卫星数据参与解算。

7.GPS控制点的选点原则?

1)点位应远离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台和高压输电线避免其磁场对卫星信号的干扰。其距离前者应大于200m,后者应大于50m;

2)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的水域,或对电磁波反射强烈的物体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3)点位应设在便于安置接收设备且视场开阔的地方,在视场内周围障碍物的高度角根据情况一般应小于10°~15° 4)点位应选在交通便利且有利于常规测量应用的地方。 8.拟定观测计划的主要依据?

①GPS网的规模大小②点位精度要求③GPS卫星星座几何图形强度④参加作业的接收机数量⑤交通、通信及后勤保障。 9.观测计划的内容?

(1)计划GPS网与原地面网的联测方案(一般要求重合点不少于三个); (2)同步环组成及连接方式;

(3)根据连接方式选定连接点或连接边;

(4)同步观测的“采集间隔”和“高度截止角”大小的确定; (5)同步观测的时间长度;

(6)观测区域的设计与划分(当GPS网规模较大,点数较多,接收机数量有限,可分区观测。测相邻分区应设置公共观测点,且数量不少于3个); (7)编制作业调度计划和进度表等。

10.RTK测量的作业模式有哪几种?RTK测量系统一般由哪三部分构成? (1)作业模式:

A快速静态相对定位(主要应于用工程测量中)。

B准动态相对定位(要求保持对所测卫星连续跟踪,不常用)。

C动态相对定位(主要用于小区域精密导航中)。

(2)构成:GPS 接收机、数据传输系统和软件系统。 第十章、GPS应用

GPS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名词解释:

GPS时间系统(GPST):秒长采用原子时ATI秒长,原点定义在UTC的1980年1月6 日0时(与 协调世界时UTC对齐)。 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从北向南的交点为秋分点) 。 真近点角:卫星与近地点所对应地心夹角,是时间的函数。 升交点赤经:升交点与春分点所对应的地心夹角称升交点赤经。 近地点角距:在轨道平面上近地点与升交点所对应的地心夹角。

卫星无摄运动:假设地球为匀质球体,其质量集中于球体的中心,这时由地球引力所决定的卫星运动,称为无摄运动。 卫星星历:描述卫星运行轨道和状态的各种参数值,是计算卫星瞬时位置的依据,实质就是赋值后的轨道参数。 广播星历:由接受导航电文获得的卫星星历,也称作预报星历。

导航电文:是利用GPS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数据基础,包含卫星星历、时钟改正、电离层延迟改正、卫星工作状态信息以

及由C/A码捕获P码信息等。

伪距:由卫星发射的测距码信号到达GPS接收机的传播时间乘以光速所得到的站星距离。 伪距测量:通过测定测距码得到站星距离的方法。

载波相位测量:原理:把测定载波传播的时间t,转化为测定载波传播过程中经历的相位移Φ,通过时间和相位移之间

的关系,最终达到测距目的。(结论:载波相位测量的关键在于确定整周数N0。)

绝对定位:又称单点定位,确定待定点在WGS-84坐标系中的绝对位置。

相对定位:定位时,采用2台或2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GPS卫星,确定接收机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 静态定位:接收机天线处于静止状态下,确定观测站坐标的方法称为静态绝对定位。 动态定位:接收机天线处于运动状态下,确定观测站坐标的方法称为静态绝对定位。

基线:两测量点之间的连线,在此2点上同步接收相同的GPS卫星信号,并采集其观测数据。 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工作的时间段。 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

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简称同步环。

异步观测环: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所有基线向量中,只要有非同步观测基线向量,则该多边形环路叫异步观测环,简

称异步环。

独立观测环:由独立观测(非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搜索更多关于: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期末考试复习 的文档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期末考试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tjbz7ao7w6cyp27lz4y3h0qq02udc01bz1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