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解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济宁市第二中学 胡政敏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教材主要介绍了电解原理以及电解原理的应用。电解属于电化学知识范畴,是中学化学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电解质电离、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本节教材可分为两个部分:电解原理、电解原理的应用。本设计为第一课时。
二、学生分析
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学情。学生已经掌握了电解质溶液导电、氧化还原理论、原电池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学习电解原理在分析问题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对于电解池工作原理的微观想象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学生求知欲较强,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逐渐形成。
三、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理解电解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初步形成电解池工作原理的理论模型。
过程与方法: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探究电解原理。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一定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化学家探究过程的艰辛,提升对科学家的敬仰,树立榜样的力量;通过动手实验,理论分析,揭开伪科学的面纱,体会电解原理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解原理。
教学难点:形成电解池工作原理的思维模型。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情 境 教师活动 播放视频:戴维利用电解法引发发现新元素的高潮。 设问:电解法制得元素单质的奥秘? 学生活动 观看课件, 提取信息 '.
.
引 入 原理探究 【演示实验1】将两根碳棒分别插进电解槽中,浸一会儿取出。 (引导学生观察碳棒表面上有没有新物质生成。结论:碳棒和氯化铜不反应。) 【演示实验2】用导线连接两根碳棒后再浸入CuC12溶液 原 理 探 究 方程式 物 反应 通电 观察 分析 观察现象, 整理结论 有红色物质出现 氯气 铜单质 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小组合作讨论 代表回答, 小组间相互补充 CuCl2 == Cu + Cl2↑ 一段时间,取出观察。 (碳棒表面也没有新物质生成。结论:没有构成原电池,不发生反应。) 【演示实验3】浸入CuC12溶液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接通电源,让学生观察两极的现象。 阳极 产生气体 现象 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判断产阴极 多媒体展示 【整理】 【设问】氯化铜在电流的作用下是怎样分解的呢? 【设置思维台阶】 1、通电前,CuC12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作如何的运动? 2、通电时,这些离子的运动情况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3、当离子定向移动到电极表面时,发生的是什么类型的反'.
.
应? 【播放课件】 氯化铜电解的微观动画 【提问】 1.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什么是电解? 2.氯化铜分解是一个物质内能增加的过程,电解是什么形式的能量相互的转化过程?实现电解的装置是电解池,什么是电解池呢? 3.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课件整理】一、电解原理 1、电解原理 2、电解池构成条件: 【小试牛刀】 请为戴维电解熔融氯化钠设计一个简易装置图,并标出阴阳极,写出电极反应及总反应。 【提问】 1.你如何确定电解池的两极? 2.试分析电解反应的一般思路。 【课件整理】 3、电解池的两极 4、形成分析电解反应的一般思路 学生书写: 阳极: 2Cl--2e- = Cl2↑(氧化反应) 阴极: (还原反应) 学生思考回答 并整理知识 学生思考、设计、书写 小组合作 动手设计, 探究仪器工作原理,观察现象, 利用电解原理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解释 Cu2+ + 2e- = Cu认真观看、整理原 理 应 '.
【问题情境】 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牌子的净 水器,一些推销员为了推销出更多的产品 从,利用一种仪器让自来水变得又浑又 绿,误导消费者以为自来水有问题。推 销员将仪器两端的铁棒和铝棒插入自来 水中,几分钟后自来水则出现灰绿色或红 棕色絮状物。于是他们说:“自来水含有对 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饮用对身体不利。” 质,给现象以科学的.
用 以上现象真的能说明自来水有毒吗?大 家利用手中仪器,模拟推销员使用的仪器 进行实验,并揭开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 质。 小结归纳 整理收获 实践性作业
七、板书设计 第四章第三节 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原理
阴极: Cu2++2e-=Cu (还原反应) 阳极: 2Cl--2e-=Cl2↑(氧化反应) CuCl2 Cu+Cl2↑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2、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1)直流电源
(2)两个电极(常用惰性电极:Pt、Au或碳棒) (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 (4)闭合回路
'.
回顾本节所学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流程,比较电解池与原电池。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本节课哪些内容对你触动最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问题? 的主要内容 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 准备两支碳芯铅笔、两段导线、干电池(2~4节)、纸巾、玻璃盘、食盐溶液(含少量酚酞)。试着设计一个实验,让铅笔画出红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