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01: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2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采掘进工作面及其它巷道内,体积大于0.5立方米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米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而切断电源的电器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通电开启。(本条由安检科、机电科负责)

4、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 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本条由安检科负责)

5、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 ,同时检查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

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1.5%,且采区回风系统内必须停电撤人,其他地点的停电撤人范围应在措施中明确规定。只有恢复通风的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二氧化碳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内电器设备的供电和采区回风系统内的供电。(本条由安检科、生产技术科负责)

6、矿井必须有因停电和检修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以后恢复通风、排除瓦斯和送电的安全措施。恢复正常通风后,所有受到停风影响的地点,都必须经过通风、瓦斯检查人员检查,证

实无危险后,方可恢复工作。所有安装电动机及其开关的地点附近20米的巷道内,都必须检查瓦斯,只有瓦斯浓度符合《规程》规定时,方可开启。

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调度室报告。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或其它气体浓度超过《规程》100条规定又不能及时处理时,必须在24小时内封闭完毕。恢复封闭的停工区或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地点时,必须事先排放其中积聚的瓦斯。排放瓦斯工作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严禁在停风或瓦斯超限的区域内作业。(本条由安检科、生产技术科负责)

7、矿井配备有瓦斯检查员9人,检查员使用的瓦斯鉴定器必须经校验合格,检查员全部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持证上岗。(本条由安检科负责)

8、矿井必须建立瓦斯、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检查制度,并

遵守下列规定: (1)矿长、矿技术负责人、采掘队队长、通修队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瓦斯检查工必须携带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安全检测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2)所有采掘工作面、采面上隅角、硐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置地点、有人员作业的地点都应纳入检查范围。并悬挂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报警仪报警,立即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矿井总回风巷、采煤工作面及其回风巷、掘进工作面、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被串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回风流中机电硐室的进风侧等地点都要安装甲烷传感器。

(4)每一个采区、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的测风站要设置风速传感器;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要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

度传感器;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要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主要风门要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被控设备开关的符合侧要设置馈电状态传感器。

(5) 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检查次数每班至少3次,二氧化碳浓度检查次数每班至少2次。本班未进行工作的采掘工作面,瓦斯和二氧化碳每班至少检查一次;可能涌出或积聚瓦斯或二氧化碳的硐室和巷道的瓦斯或二氧化碳应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6)瓦斯检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并认真填写瓦斯检查班报。每次检查的结果都必须记入瓦斯检查班报手册和检查地点的记录牌上,并通知现场工作人员。瓦斯浓度超过《规程》有关条文的规定时,瓦斯检查员有权责令现场人员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点。并及时向调度室及有关领导汇报,瓦斯检查员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7)井下停风地点栅栏外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每天至少检查一次,挡风墙外的瓦斯浓度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8)通风值班人员必须及时审阅瓦斯班报,掌握瓦斯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矿调度室汇报。通风瓦斯日报必须送矿长、技术负责人审阅,对重大的通风、瓦斯问题,应制定措施,进行处理。(本条由调度室、生产技术科负责) (三)消灭一切火源

一)、地面(以下由安检科负责)

1、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消防洒水系统,并且符合国家有关防火的规定。

2、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距离进风井不得小于80m。木料场距离矸石山不得小于50米。

3、矿井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应每隔50m

设置支管和阀门。地面的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200立方米的水量。

4、进风井口应装设防火铁门、防火铁门必须严密并易于关闭。如果不设防火铁门,必须有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措施。 5、井口房和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6、在井下和井口房,严禁采用可燃性材料搭设临时操作间、休息间。

二)、井下

7、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本条由安检科负责) 8、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巷和井口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并遵守下列规定: (1)、指定专人在场检查和监督。

(2)、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地点的前后两端各10m的井巷范围内,应是不燃性材料支护,并应有供水管路,有专人负责喷水。上述工作地点至少备有2个灭火器。

(3)、在井口房、井筒和倾斜巷道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必须在工作地点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设施接受火星。 (4)、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地点的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5%,只有在检查证明作业地点附近20 m范围内巷道顶部和支护背板后无瓦斯积存时,方可进行作业。

(5)、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完毕后,工作地点应再次用水喷洒,并应有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1小时,发现异状,立即处理。(本条由安检科、机电科、生产技术科、调度室负责)

9、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有专人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放乱扔。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本条由安检科负责)

10、井上、下必须设置消防材料库,并遵守下列规定: (1)井上消防材料库应设在井口附近,并有轨道直达井口,但不得设在井口房内。

(2)井下消防材料库应设在每一个生产水平的井底车场或主要运输大巷中。

(3)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材料、工具不得挪作他用。(本条由安检科负责) 11、井下输送机胶带必须使用阻燃胶带。(本条由机电科负责) 12、主要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各20米范围内,都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本条由生产技术科、安检科负责) 13、井下机电设备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井底车场、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应备有灭火器材,其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 应在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确定。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本条由安检科负责)

14、每季度应对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本条由安检科负责)

15、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矿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立即按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

矿值班调度人员和在现场的区、队、班组长应依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中的人员撤离,并组织人员灭火。电器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其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时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

搜索更多关于: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 的文档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ty3l0kohf9pugm7qnnb9acj39qq6000eld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