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 2 - 二、工程概况 .......................................................................................................... - 2 - 三、工程地质情况 .................................................................................................. - 2 - 四、水文概况 .......................................................................................................... - 3 - 五、锚杆用料及施工说明 ...................................................................................... - 4 - 六、施工准备 .......................................................................................................... - 5 - 1、现场准备 ............................................................................................................ - 5 - 2、技术准备 ............................................................................................................ - 5 - 3、材料准备 ............................................................................................................ - 5 - 4、机具准备 ............................................................................................................ - 5 - 5、劳动力准备 ........................................................................................................ - 6 - 七、施工面及进度安排 .......................................................................................... - 6 - 1、施工区域的划分 ................................................................................................ - 6 - 2、进度安排 ............................................................................................................ - 6 - 八、施工工艺 .......................................................................................................... - 7 - 1、施工顺序 ............................................................................................................ - 7 - 2、施工要点 ............................................................................................................ - 7 - 3、质量要求 ............................................................................................................ - 9 - 4、注意事项 ............................................................................................................ - 9 - 九、质量保证制度 .................................................................................................. - 9 - 十、安全环保措施 ................................................................................................ - 10 - 十一、锚杆编号图 ................................................................................................ - 10 -
- 1 -
一、编制依据
1.结构设计图纸
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规范(GB50007-2002) 3.《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 79-2012)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7.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 8.现场具体施工条件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华南国际港航服务中心二期项目。 工程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黄埔大道980号。 建设单位:广州港国际港航中心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州市设计院。 勘察单位: 广州市设计院
工程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黄埔大道东南侧与鱼珠东路交界处,本工程总用地面积16051m2,总建筑面积131747m2,地上面积89484m2,地下面积42263m2。地下一层层高5.9m、地下二、三层层高3.5m、地下四层层高3.8m。
A塔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B塔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C塔及裙数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基础采用天然基础上的筏板基础。本工程负四层基础、底板抗拔锚杆位于主塔楼以外裙楼范围筏板厚800,采用抗浮锚杆,总计锚杆根数1148根,锚杆抗拔承载力设计特征值为400KN。 三、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钻探资料,按地质成因类型将区内地层由上至下划分为:人工填土层(Qm1)、冲、洪积土层(Qa1+p1)、残积土层(Qe1)、及第三系(Eby)碎石岩,分层描述如下:
基岩部分
第6-2层 强风化砂岩:褐红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风化强烈,裂隙发育,岩块手折易断,岩质软。所有孔段揭露,揭露孔段有:xj1~xj17、xk1~xk19。层厚0.40~13.10米,平均厚度3.83m,层面埋深11.00~35.40m,层顶高程-27.78~-3.70m。强风化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共53次,实测击数N′=51~66击,
- 2 -
平均值为55.2击,标准值为54.4击。经杆长修正后,N=35.9~46.2击,平均值为40.3击,标准值为39.7击。建议承载力特征值取550kPa。强风化砂岩的岩石坚硬程度属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等级为较破碎~极破碎,综合考虑后,判定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V类。
第6-3层 中风化砂岩:褐红色,中粗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芯呈块状~柱状,裂隙较发育,岩质较硬。所有孔段揭露,揭露孔段有:xj1~xj17、xk1~xk19。层厚0.80~14.60米,平均厚度3.98m,层面埋深13.70~35.70m,层顶高程-28.36~-6.31m。共取该岩试样32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6.607MPa,建议承载力特征值取1600kPa。中风化砂岩的岩石坚硬程度属软岩~较软岩,岩体完整程度等级为较完整~较破碎,综合考虑后,判定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IV类。
第6-4层 微风化砂岩:褐红色,中粗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芯呈柱状,局部含少量砾粒,裂隙稍发育,岩质较新鲜,敲击声脆,岩质硬。所有孔段揭露,揭露孔段有:xj1~xj17、xk1~xk19。层厚3.00~6.35米,平均厚度4.62m,层面埋深18.80~46.10m,层顶高程-38.48~-11.41m。共取该岩试样19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6.091MPa,建议承载力特征值取4800kPa。微风化砂岩的岩石坚硬程度属较软岩~坚硬岩,岩体完整程度等级为较破碎~较完整,综合场地及工程经验后,判定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Ⅲ类。 四、水文概况
项目所在区域按含水介质特征划分,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孔隙性承压水、基岩裂隙水,即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表现为:一是上层滞水,附存于填土的中下部,受场地附近地表水及降雨的补给,地表水泄流、蒸发是其主要排泄方式;二是第四系的孔隙水,主要附存于第四系冲积层砂层中,本次勘察揭露的粉、细砂层含有粘粒,判断为弱~中透水,中、粗砂层粘粒含量相对较少,判定为中~强透水,并且砂层顶部大部分由冲洪积淤泥层覆盖,具有一定的承压性;而其余局部孔段则直接与素填土接触,此类孔隙水属于潜水;三是基岩的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中风化岩的风化裂隙中,强、中风化岩裂隙较发育,风化岩层内赋存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量大小与岩石裂隙发育情况、连通程度有关,其透水性为弱~中等透水。 场地地下水埋藏深度较浅,略有起伏,实测钻孔地下稳定水位埋深为:0.50~2.10m,测钻孔地下稳定水位标高为:5.23~6.99m。本场地地下水主要接受珠江水和大气降水垂直补给,侧向渗透是主要的排泄方式。
- 3 -
根据本地区经验,地下水年变化幅度约在1~3m。 五、锚杆用料及施工说明
1.锚孔直径Φ168、采用3
32钢筋锚杆、成孔方法: 锚杆钻孔机钻孔;
2.锚杆长度: 7~19m;锚杆总数1148根。
⑴、锚杆要求进入3米微风化且锚杆有效长度不少于7米。 ⑵、当进入中风化时,每1米中风化可替代0.6米微风化。
⑶、当进入强风化时,每1米强风化可替代0.16米微风化;当采用强风化替代时,最终进入中、微风化层不应少于3米。
3.锚固体采用M30水泥浆(水灰比为0.45),锚孔二次高压注浆,第一次注浆压力为0.5~1.5MPa,第二次注浆压力为2~3MPa。
4.水泥砂浆拌合要求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42.5Mpa,水泥浆中氯化物含量不得超过水泥土重量的1%。
5.水泥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
6.混合水中不得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固与硬化的有害物质,不得使用污水,不得使用PH<4.0的酸性水。水泥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注浆工作开始和中途停止较长时间再作业时,要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注浆管路。
7.锚杆轴心平面位置误差不得大与100mm。
8.锚杆长度指从基础底计起,进入中风化岩层的有效长度;锚杆孔深不能小于设计长度,施工时应对照地质勘探报告,严格控制好入岩深度。
9.安放锚杆前,应先清孔,直至孔口流出清水为止。
10.锚杆沿孔深方向每隔2米设对中支架一个,对中支架的做法可按施工单位的习惯做法,但应事前征得设计人员同意。
11.锚杆试验的数目与具体位置由质监部门汇同建设、设计、监理及施工确定,最大试验荷载为2倍的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12.锚杆必须先试后打,必须进行极限抗拔试验,试验数量不少于3根,并将试验数据反馈给设计院和监理,确认后方可全面进行锚杆施工。
13.锚杆施工完成后,达到龄期后,必须进行成型锚杆试验,试验根数不得少于总锚杆数的5%且不少于6根。
- 4 -
14.其余未详述者,按《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要求执行。 六、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1)现场开挖至基底标高,做好垫层,施工现场无杂物堆积
(2)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摸清工程场区的地质水文情况,查明并清除施工区域的地下障碍物,以及钻孔、排水、排浆对邻近建筑物、管线、道路的影响。
(3)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做好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布置,修建施工便道及排水沟,铺设临时施工的水、电线路。
(4)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在施工现场准备好各种材料堆场。
(5)现场安设好钻机、电焊机、切割机、搅浆桶、注浆机等施工机械设备,并调试正常。
(6)做好场地内排水措施。 2、技术准备
(1)与甲方、监理、设计等单位联系,办理开工手续。 (2)根据现场甲方提供的坐标、标高进行基线复核。
(3)项目部人员会同甲方、监理、设计等各方有关人员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4)项目部有关人员编制好施工预算。
(5)对各班组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 3、材料准备
名称 水泥 钢筋 钢筋 型号 42.5R 三级钢32 一级钢10 数量(吨) 按预算清单 按预算清单 按预算清单 (1)所用材料必须具备出场合格证并经试验复检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2)材料进场后堆放到指定堆放区,做好现场材料的防水,防潮措施。 (3)钢筋焊接必须进行先检验后使用。 4、机具准备
序号 1 2 名称 全站仪 棱镜 数量 1台 1个 用途 投测轴线 放线 备注 年检合格 年检合格 - 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