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7 19:12: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4年5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试卷 (C)纵向比较法 (D)目标比较法 【答案】:D,P188(新P275)

【解析】:目标比较法。它是将考评期内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与绩效计划的目标进行对比,寻找工作绩效的差距和不足的方法。

70、绩效考评方法中可以克服员工优异表现与较差表现的共生性的考评方法为( )。 (A)目标管理法 (B)绩效标准法 (C)直线指标法 (D)成绩记录法 【答案】:B,P206(新P255)

【解析】:由于被考评者的多样性,个人品质存在明显差异,有时某一方面的突出业绩和另一方面的较差表现有共生性,而采用绩效标准法可以克服此类问题,能对员工进行全面的评估。 71、直接形式的薪酬不包括( )。

(A)基本工资 (B)绩效工资 (B)年终分红 (D)额外津贴 【答案】:C/D,P210/(新P283) 【解析】:(旧版)如图5-1,直接形式的薪酬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特殊津贴。(新版)直接形式的薪酬包括:基本工资,也包括激励薪酬(如绩效工资、红利和利润分成等);额外的津贴属于间接薪酬。

72、( )是指员工自身感受到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回报。 (A)内部回报 (B)外部回报 (C)直接回报 (D)间接回报 【答案】:A,P210(新P283)

【解析】:内部回报指员工自身心理上感受到的回报,主要体现为一些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回报。 73、在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不予考虑的因素是( )。 (A)本地区平均消费水平 (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C)劳动就业实际状况 (D)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答案】:A/D,P216/(新P380)

【解析】:(旧版)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综合参考下列因素:(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增长率;(4)劳动就业实际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新版)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综合参考下列因素:(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74、( )是一种岗位评价方法,适应于生产过程复杂、岗位类别数目多、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大中型企业。

(A)因素比较法 (B)排列法 (C)关键事件法 (D)评分法 【答案】:D,P243(新P334)

【解析】:如表5-27,评分法适合于生产过程复杂、岗位类别数目多、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大中型企业。 75、( )是在处理岗位评价数据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 (A)登记误差 (B)随机误差 (C)系统误差 (D)内部误差 【答案】:A,P229

【解析】:登记误差,是在进行数据处理中产生的误差,如输入数据错误导致的误差。 76、单位录用员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 )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答案】:B,P265(新P352)

【解析】:单位录用员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

9 / 21

2014年5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试卷 77、经济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 (A)经济关系 (B)法律关系 (C)劳动关系 (D)政治关系 【答案】:C,P268

【解析】:在现代社会,劳动的社会形式的趋同性使得劳动关系成为经济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对劳动关系的研究在各国广泛存在。

78、(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和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协作关系 (B)劳动契约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 (D)劳动合作关系 【答案】:C,P270

【解析】:所谓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79、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不包括( )。

(A)企业 (B)个体经济组织 (C)社会团体 (D)劳动行政部门 【答案】:D,P271

【解析】: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即雇主与雇员。

80、( )的基本特点是体现国家意志。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关系 (C)劳动法律法规 (D)劳动合同 【答案】:C,P275

【解析】:劳动法律法规由国家制定,体现国家意志,覆盖所有劳动关系,通常为调整劳动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性规范和最低标准。其基本特点是体现国家意志。(注:依P270判断为A,但那是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而言,没有明确提出是“基本特点”;再者劳动法律关系体现在劳动法律法规,二者实质上是一致的。)

81、按照主体和范围不同,我国的集体合同不包括( )。 (A)部门集体合同 (B)基层集体合同 (C)行业集体合同 (D)地区集体合同 【答案】:A,P278(新P391)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53条规定:“在县级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订立区域性集体合同。”

82、关于平等协商和“作为订立集体合同程序”的集体协商说法错误的是( )。 (A)两者的主体不同 (B)两者的内容不同 (C)两者的程序不同 (D)两者的目的相同 【答案】:D,P292(新P358-359)

【解析】:平等协商作为企业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与作为订立集体合同程序的集体协商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其主要区别是以下几方面:1.主体不同。2.目的不同。3.程序不同。4.内容不同。5.法律效力不同。6.法律依据不同。

83、( )是由企业劳动管理制度规定,有固定传输渠道,按照规定程序填写的统一表格。 (A)汇总报表 (B)满意度调查表 (C)例会制度 (D)劳动管理表单 【答案】:D,P293(新P360)

【解析】:劳动管理表单是由企业劳动管理制度规定,有固定传输渠道,按照规定程序填写的统一的表格。 84、以下关于工作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10 / 21

2014年5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试卷 (A)标准工作时间是其他工作时间制度的基准 (B)工作时间由法律直接规定或者由劳动合同约定

(C)在综合计算时间制下,周六、周日工作的计为延长工作时间 (D)在综合计算时间制下,法定节假日工作的计为延长工作时间 【答案】:C,P302(新P374-376)

【解析】:在社会公休日,如周六、周日工作的,视为正常工作日工作,不计为延长工作时间,而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按延长工作时间处理。

85、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 ),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发给工伤伤残抚恤证件。 (A)一至三级 (B)一至四级 (C)八至十级 (D)七至十级 【答案】:B,P313(新P421)

【解析】:职工因工致残待遇被鉴定为一至四级,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保留劳动关系,发给工伤伤残抚恤证件。

二、多项选择题(86-125题,每题1分,共40分,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86、关于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

(B)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小时数 (C)日工资率×标准工作周日数 (D)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数 (E)日工资率×合格产品数量 【答案】:ABC,基础P16

【解析】:根据计算的时间单位的不同,计时工资的具体形式有: 1)小时工资制

货币工资=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 2)日工资制

货币工资=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小时数 3)周工资制

货币工资=日工资率×标准工作周日数 87、政府支出包括( )。

(A)财政税收 (B)政府购买 (C)政府赠与 (D)转移支付 (E)政府呆坏账

【答案】:BD,基础P23

【解析】:政府支出包括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 88、社会保险特征包括( )。

(A)自由性 (B)社会性 (C)互济性 (D)补偿性 (E)知情权

【答案】:BCD,基础P32

【解析】: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还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社会性。第二,互济性。第三,补偿性。

89、常见的成本导向定价法包括( )。

(A)随行就市定价法 (B)成本加成定价法 (B)盈亏平衡定价法 (D)目标收益定价法 (E)边际成本定价法

11 / 21

2014年5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试卷 【答案】:BCDE,基础P90-91

【解析】:常用的成本导向定价法包括以下几种:(1)成本加成定价法。(2)盈亏平衡定价法。(3)目标收益定价法。(4)边际成本定价法。 90、群体决策的优点有( )。 (A)能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少的时间

(B)能提供比个体决策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 (C)能提供比个体决策更多的不同的决策方案 (D)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 (E)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 【答案】:BCDE,基础P117

【解析】:群体决策有如下优点:

(1)能提供比个体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 (2)能提供比个体更多的不同的决策方案; (3)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 (4)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 91、人本管理原则包括( )。

(A)人的管理第一 (B)和谐的人际关系 (C)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D)满足社会的需要 (E)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组织形态 【答案】:ABCE,基础P145-148

【解析】:企业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要求或原则。

1.人的管理第一;2.满足人的需要,实施激励;3.优化教育培训,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4.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机构;5.和谐的人际关系;6.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92、人本管理机制具体包括( )。

(A)目标机制 (B)压力机制 (C)约束机制 (D)保障机制 (E)选择机制

【答案】:BCDE,基础P148-149

【解析】:人本管理的机制包括:1.动力机制 ;2.约束机制; 3.压力机制;4.保障机制;5.环境优化机制;6.选择机制

93、创新是把一种从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 )。 (A)引进新产品 (B)引进新技术 (C)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D)开辟新市场 (E)引进生产装备设备 【答案】:ABCD,基础P168

【解析】: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_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和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等五种情况。

94、人员规则是对企业人员的( )的整体规则。 (A)总量 (B)供给 (C) 构成 (D) 需求 (E) 流动

【答案】:ACE,P1-2

【解析】: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 95、定员定额标准的内容包括( )。

(A)岗位培训标准 (B)岗位员工规范

12 / 21

2014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u4yw7mk9v1ujto7zfom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