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基期末知识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8:57: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补充:在课程改革的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即“教育为大众”“科学为人人” 在课程设置上,过去过分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强调课程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社会服务,而现在更强调人的发展

在课程目标上,过去强调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现在则更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课程编制上,过去以学科系统为依据,现在以社会实际为依据。过去学习是为了升学,现在学习是为了走向社会。

在知识内容上,过去强调学习各学科的系统知识,现在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强调学科间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过去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现在则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观点如此,可自由发挥)

一般是要点6(10’)+自已的观点,评价,例证 (结合一两点谈谈即可)

第七章

1 教学

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人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2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山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3 发现教学方法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遵循其特有的认知程序。学生不是被动的只是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造可让学生自已学习的环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因此,他极力倡导使用发现法,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 ? 发现教学法亦称假设法和探究法,

? 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

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是给学生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 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实现认识过程。即在教师的启发下,

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教师扮演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对这种情境发问并自己收集证据,让学生从中有所发现。

? 发现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

求解决或必须解决的问题。

? 第二阶段:促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

出解答的假设。

? 第三阶段: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

? 第四阶段:根据实验获得的一定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得

出结论。

二 简答题

1 讲述策略运用的注意事项

语意准确,语词恰当,语速适中。教师语意应以普通话为准,保证学生听清楚每一个字;同时应使用普通话词汇,避免使用方言词汇。教师也要适中,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词汇,避免使用日常生活词汇。教师应选择最准确的词汇,防止使用笼统和容易引起歧义的词汇。为了表达连贯流畅,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教案中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口语化的语言;讲述时尽量使用短句子,戒除说话带口头禅和多余语助词的不良习惯。教师讲述时的语速以稍慢于日常生活说话语速为宜,大致每分钟200~300词.讲授学生不太熟悉的新内容时,教师可向学生呈现先行组织者,以明确知识的内在结构性和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讨论策略运用的注意事项(不确定)

讨论:班级讨论,小组座谈,辩论,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中,老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开始时:说明所要讨论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讨论中 1\\学生发言离题,教师须唤起学生注意,重复届时所讨论的主题

2\\学生意见不同发生争执,教师须为他们调解,使大家和平友好的交换意见

3\\学生垄断讨论,说话时间太长,次数过多,剥脱其他同学的发言机会,教师需要委婉劝

阻,使大家发言机会均等, 4\\鼓励学生发言

5\\词不达意-协助学生表达清楚

6\\简要回答学生的疑问 但最好是提示线索,促使其深入思考

讨论完毕: 教师总结,归纳同学发言的重点,使学生所讨论的知识具有系统性.

搜索更多关于: 教基期末知识总结 的文档
教基期末知识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u7lx7guku072ie1yc8y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