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安全防范系统施工工艺标准
4.1 总则
4.1.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新建、改建、扩建 的安全防范工程施工。
4.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GB/T21741-2008
4.2 术语、符号 4.2.1 安全防范系统
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 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 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 电子系统或网络。
4.2.2 电子巡查系统
对保安巡查人员的巡查路线、方式及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 电子系统。
4.2.3 停车场管理系统
对进、出停车场的车辆进行自动登录、监控和管理的电子系 统或网络。
1
4.3 基本规定
4.3.1
安全防范系统的范围应包括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
警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巡更管理系统、停车场(库) 管理系统等各子系统。
4.3.2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必须经过国家或行业授权的认证机构 (或检测机构)认证(检测)合格,并取得相应的认证证书(或 检测报告); 4.3.3 工程实施中,应对各类探测器、控制器、执行器等部件 的电气性能和功能进行自检,自检采用逐点测试的形式进行。 4.3.4 在安全防范系统设备安装、施工测试完成后,经建设方 同意可进入系统试运行,试运行周期应不少于1 个月;系统试运 行时应作好试运行
4.4 施工准备 4.4.1 技术准备
1 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 2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报按公司 要求审核批准。
3 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 4.4.2 材料准备
1 对施工材料进行清点、分类。
2 各种部件、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 产品外观应完整,无损伤和任何变形。 4 有源设备在安装前均应通电检查各项功能。 5 材料设备应有出厂合格证和3C认证标识。 6 有感应性装置的产品应有功能性检测报告。如:感红外 线探测器;红外微波探头及各种感知器等。
7 核实配电箱规格是否与结构预留安装孔洞吻合,控制柜
2
稳装空间是否合理。
8 管路、线槽敷设的合理性,确保路由设备信号传递的准 确性。
9 传输导线除应符合相应制造标准外,还应满足机械强度 的要求。
4.4.3 主要机具准备
1 万用表、兆欧表、场强仪、网络测试仪等。
2 高凳、工具袋、克线钳、剥线钳、尖嘴钳、螺钉旋具(一 字改锥、十字改锥)、电工刀、卷尺、水平尺。 4.4.4 作业条件
1 土建油漆浆活完成,室内装修基本完毕。 2 房间门窗、机房、弱电竖井施工安装已结束。 3 地面、墙面的预留孔洞、地槽和预埋件等应符合设计要 求。
4 施工区域内能保证施工的安全用电。 5 程施工前应对以下情况进行调查:
a 施工区域内建筑物的现场情况和预留管道情况; b 使用道路及占用道路情况;
c 允许借用支吊架及可独立设置支吊架情况;
d 敷设管道电缆的路由状况,并对各管道标出路由标志; e 当施工现场有影响施工的各种障碍物时,应提前清除。 4.4.5 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
1 健全现场各项管理制度,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
2 班组已进场到位并进行了质量、技术、安全、环境交底。
4.5 材料和质量要点 4.5.1 材料的关键要求
3
设备材料根据合同文件及设计要求选型,对设备、材料和软 件进行进场·验收,并填写验收记录。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检 测报告、安装及使用说明书、“CCC”认证标识等。如果是进口 产品,则需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 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设备安装 前,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全部检查,方可安装。 4.5.2 技术的关键要求
1 认真熟悉施工图,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编制技术交底。
2 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4.5.3 质量关键要求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坚持责任到人,严格执行三检制 (自检、互检、交接检)。 4.5.4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立健全安全环保责任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检查制度等各 项管理制度。
4.6 施工工艺
4.6.1 工艺流程
管线安装→吊支架安装→设备及元器件安装→管理机柜
(箱)安装→系统调试 4.6.2 管线安装
4.6.3 吊支架安装
1 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可采用圆钢、角钢、扁钢做设备的吊支称固定件。 3 吊支架规格选用与所吊支称设备重量匹配,并做好生根 处理。
4 支吊架宜选用镀锌制品,非镀锌材料必须做好防腐处理。
4
4.6.4 设备及元器件安装
1 智能建筑公共安全防范工程按照公共安全防范及使用要 求目前有防盗及防入侵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出人口控制系 统、巡更管理系统、访客与报警系统、车库管理系统、通信系统 七个子系统组成。
2 入侵探测器的安装:
1) 各类入侵探测器的安装,应根据可选用产品的特性及警 戒范围要求进行安装。
2) 周界入侵探测器的安装,位置要对准,防区要交叉,避 免盲区。
3) 室外入侵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产品使用要求和防护范围, 并应考虑使用环境的影响。
4) 探测器底座和支架应固定牢固,导线联结方式可靠,外 接部分不得外露,并留有适当余量。
3 摄像机的安装:
1) 满足监视目标视场范围要求,并具有防损伤、防破坏能 力。室内距地面安装高度不宜低于2.5m,室外安装高度距地面不 宜低于3.5m;
2) 电梯厢内摄像机安装在电梯箱门左侧(或右侧)上角,并 能有效监视电梯箱内乘员;
3) 各类摄像机安装牢固,绝缘良好,防破坏措施严密; 4) 摄像机安装前应逐个通电检查和粗调,调整后焦面、电 源同步等性能,处于正常状态后方可安装;
5) 摄像机经功能检查、监视区域的观察和图像质量达标后 方可固定;
6) 摄像机信号导线与电源导线应分别引入,并用阻然软管 保护,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7) 摄像机的配套装置(防护罩、雨刷等),安装时应灵活牢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