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司法考试《经济法》考点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6:03: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司法考试《经济法》考点分析

虚假广告

(1)概念。虚假广告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使公众知道的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构成虚假广告必须达到足以引起一般公众误解的程度。

(2)危害性:

①违反商业道德,侵害竞争者的合法权益;

②侵害消费者的利益。

商业贿赂

(1)概念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能够影响市场交易的有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所谓暗中给予指给予的财物或其他好处不在交易对方的正规账目中予以反映;

(2)危害性:

①损害交易对方的利益;

②损害了竞争对手的利益,破坏了公平竞争原则。

掠夺定价

(1)构成条件:

①以挤垮竞争对手为目的; ②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2)危害性:

①损害了弱小竞争者的利益;

②导致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

③损害消费者利益。

(3)例外情形,下列行为不构成掠夺定价:

①销售鲜活商品;

②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其他积压商品;

③季节性降价;

④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侵犯商家秘密

(1)表现形式:

①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②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③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合同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和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④权利人的职工违反合同约定或者权利人的保守商业秘密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⑤第三人明知或应知上述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2)危害性:

①侵犯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②扭曲竞争机制。

商业贿赂

(1)概念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能够影响市场交易的有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所谓暗中给予指给予的财物或其他好处不在交易对方的正规账目中予以反映;

(2)危害性:

①损害交易对方的利益;

②损害了竞争对手的利益,破坏了公平竞争原则。

欺骗性交易:

(1)表现形式:

①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②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璜、造成和他人知名商品的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③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入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④在商品上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2)危害性:

①扭曲竞争机制;

②损害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

③使消费者受骗上当,损害消费者利益。

侵犯商业秘密

(1)表现形式:

①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②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③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合同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和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④权利人的职工违反合同约定或者权利人的保守商业秘密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⑤第三人明知或应知上述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2)危害性:

①侵犯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②扭曲竞争机制。

欺骗性交易

(1)表现形式:

①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②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璜、造成和他人知名商品的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③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入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④在商品上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2)危害性:

①扭曲竞争机制;

②损害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

③使消费者受骗上当,损害消费者利益。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1)表现形式: ①欺骗性有奖销售; ②巨奖销售;

③利用有奖销售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2)危害性:

①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②破坏公认的商业道德错误引导社会资金流向。 掠夺定价 (1)构成条件:

①以挤垮竞争对手为目的; ②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2)危害性:

①损害了弱小竞争者的利益; ②导致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 ③损害消费者利益。

(3)例外情形,下列行为不构成掠夺定价: ①销售鲜活商品;

②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其他积压商品; ③季节性降价;

④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搜索更多关于: 司法考试《经济法》考点分析 的文档
司法考试《经济法》考点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ubl45s6bw79ew80o94h77xpo5846y00r2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