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C. D.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B1A2A1,∠B2A3A2及∠B3A4A3的度数,找出规律即可得出∠An﹣1AnBn﹣1的度数. 【解答】解:∵在△ABA1中,∠A=70°,AB=A1B, ∴∠BA1A=70°,
∵A1A2=A1B1,∠BA1A是△A1A2B1的外角, ∴∠B1A2A1=同理可得,
∠B2A3A2=17.5°,∠B3A4A3=×17.5°=∴∠An﹣1AnBn﹣1=故选:C.
.
,
=3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3的算术平方根是 . 【考点】算术平方根.
【分析】根据开平方的意义,可得算术平方根. 【解答】解:3的算术平方根是, 故答案为:.
12.由38位科学家通过云计算得出:现在地球上约有3040000000000棵存活的树,将30400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3.04×1012 .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
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当
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解:将30400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04×1012. 故答案为:3.04×1012.
第9页(共19页)
13.在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一红一白2个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小刚从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袋中,再从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 .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画树状图得:
∵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都摸到红球的1种情况, ∴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14.如图,EF为△ABC的中位线,△AEF的周长为6cm,则△ABC的周长为 12 cm.
【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直接得出结论.
【解答】解:∵EF为△ABC的中位线,△AEF的周长为6cm, ∴BC=2EF,AB=2AE,AC=2AF,
∴BC+AB+AC=2(EF+AE+AF)=12(cm). 故答案为:12.
15.若a与b互为相反数,c与d互为倒数,则a+b+3cd= 3 . 【考点】代数式求值.
【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为0与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之积是1解答即可. 【解答】解:∵a,b互为相反数, ∴a+b=0,
∵c,d互为倒数, ∴cd=1,
∴a+b+3cd=0+3×1=3.
第10页(共19页)
故答案为:3.
16.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6,BD=10,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30 .
【考点】菱形的性质.
BD=10,【分析】由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6,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积的一半,
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6,BD=10, ∴菱形ABCD的面积为: AC?BD=30. 故答案为:30.
17. 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交于A、B两点,B点坐标为(﹣3,﹣2),则A点的坐标为( 3,2 )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则经过原点的直线的两个交点一定关于原点对称.
【解答】解:根据题意,知 点A与B关于原点对称, ∵点B的坐标是(﹣3,﹣2), ∴A点的坐标为(3,2). 故答案是:3,2.
18.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但是,小亮发现:当这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时,它们会全等,除小亮的发现之外,当这两个三角形都是 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时,它们也会全等;当这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另一个是 钝角三角形 时,它们一定不全等.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11页(共19页)
【分析】过B作BD⊥AC于D,过B1作B1D1⊥B1C1于D1,得出∠BDA=∠B1D1A1=∠BDC=∠B1D1C1=90°,根据SAS证△BDC≌△B1D1C1,推出BD=B1D1,根据HL证Rt△BDA≌Rt△B1D1A1,推出∠A=∠A1,根据AAS推出△ABC≌△A1B1C1即可.
【解答】解:已知:△ABC、△A1B1C1均为锐角三角形,AB=A1B1,BC=B1C1,∠C=∠C1.
求证:△ABC≌△A1B1C1.
证明:过B作BD⊥AC于D,过B1作B1D1⊥B1C1于D1, 则∠BDA=∠B1D1A1=∠BDC=∠B1D1C1=90°, 在△BDC和△B1D1C1中,
,
∴△BDC≌△B1D1C1, ∴BD=B1D1,
在Rt△BDA和Rt△B1D1A1中
,
∴Rt△BDA≌Rt△B1D1A1(HL), ∴∠A=∠A1,
在△ABC和△A1B1C1中
,
∴△ABC≌△A1B1C1(AAS).
同理可得:当这两个三角形都是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时,它们也会全等, 如图:△ACD与△ACB中, CD=CB,AC=AC,∠A=∠A, 但:△ACD与△ACB不全等.
,
故当这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另一个是钝角三角形时,它们一定不全等.
故答案为: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88分)
第12页(共19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