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最新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2.3.1 化学反应的速率同步测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6:36: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初高中精品文档

氧气的速率不同

D.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粉末状的反应速率大 答案A 解析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中含有硝酸,此时不会有氢气生成,A项错误;由于镁比铝活泼,在相同条件下,与盐酸反应镁块比铝块要快,B项正确;在用氯酸钾加热制氧气的实验中,加入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反应速率大,C项正确;D项考查了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粉末状大理石比块状大理石接触面积大,所以反应速率大。 ★编号 5下表是各组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温度,反应刚开始时,产生H2的速率最大的是( )

酸的浓度及体积 6 mol·L A Mg,0.1 硝酸 10 mL 3 mol·L B Mg,0.1 盐酸 10 mL 3 mol·L C Fe,0.1 盐酸 10 mL 3 mol·L D Mg,0.1 硫酸 10 mL

答案D 解析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来看,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不能产生H2,A项错误;镁比铁活泼,产生H2的速率B>C,B、D两项相比较,D项中的H浓度大于B项中的H浓度,所以D项中的物质产生H2的速率最大。

610 mL浓度为1 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小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 ) A.K2SO4 答案A 解析K2SO4溶液加入盐酸中,相当于稀释盐酸,所以反应速率减小,但是H的物质的量没有减少,所

+

-1

+

+

-1-1-1-1 反应温度/℃ 60 60 60 60 B.NaOH C.CuSO4 D.Na2CO3

欢迎使用下载!

初高中精品文档

以不影响H2生成量,A项正确;NaOH与盐酸反应,H的浓度减小,H2生成量减少,B项错误;Zn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Zn和Cu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增大,C项错误;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消耗了部分H,所以H2生成量减少,D项错误。

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A+B

C+D的反应速率,他们将A、B在一定

+

+

条件下反应并测定反应中生成物C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请完成以下问题:

(1)在O~t1、t1~t2、t2~t3各相同的时间段里,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 ,生成C的量最多的时间段是 ;

(2)从反应速率的变化可看出该反应可能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答案(1)t1~t2 t1~t2 (2)放热

解析(1)分析图像可知:t1~t2时间段里,C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最大,因此该时间段里,生成C的物质的量最大,其反应速率最大。(2)分析图像可知:O~t1时间段C的浓度增加较慢,t1~t2时间段,C的浓度增加很快,由此推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t2后由于A、B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

8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

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则:

-1

应:2A(g)+B(g)

(1)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2)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 。

(3)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如何变化?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气体的密度如何变化? 。 答案(1)0.3 mol·L·s (2)0.7 mol·L (3)增大 不变 解析 2A(g)+B(g)

2C(g) 1 0.3

0 0.6

-1

-1

-1

c(初)/(mol·L-1) 2

Δc/(mol·L)

欢迎使用下载!

-1

0.6

初高中精品文档

c(末)/(mol·L-1) 1.4

0.7 0.6

所以v(A)==0.3 mol·L·s,

-1

-1-1

2 s时B的浓度为0.7 mol·L。

平均摩尔质量,反应时n(g)减小,m(g)不变,增大,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密

度ρ=★

,因m(g)和V均不变,则ρ不变。

2NO2(g),如图所示。

9恒温恒容时,NO2和N2O4之间发生反应:N2O4(g)

(1)曲线 (填“X”或“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若升高温度,则v(NO2) (填“增大”或“减小”)。

(3)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分别测得甲中v(NO2)=0.3 mol·L·min,乙中v(N2O4)=0.2 mol·L·min,则 中反应更快。 答案(1)Y (2)增大 (3)乙

解析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从图像中可推知:曲线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1-1

-1-1

贯彻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掌握新形势欢迎使用下载!

2019最新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2.3.1 化学反应的速率同步测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udb23w2r79pugm7qnnb9acj39qpyw00eix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