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人民医院 临床合理输血考核制度
1、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建立健全各种工作制度,要求各级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授权各部门或科室定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医疗质量通报,定期公布。
2、各用血科室输血管理员每月负责对本科室医师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考核、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考核结果与医师个人业绩考核挂钩。
3、输血科负责临床使用全血、成份血的审核和发放,以年度为单位制定临床用血计划、临床成份输血目标,每月、每季度、每年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上报输血管理委员会。
4、医务科定期按科室随机抽取输血病历,对成份输血情况、输血符合率、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疗效评价、大量输血等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全院公示,对血液制品使用不当的临床科室提出指导性建议。
5、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计入科室和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连续三次考核不合格者取消申请用血资格,由医务科和所在科室负责对其进行相关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重新获取用血权限。
6、开展临床输血的教育和培训,每年组织《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对医生法规知晓情况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医生对成份输血指征、各种成份血的作用和适应症的掌握情况,考试成绩计入医务人员年度考评。
7、全院年度成份血使用率>98%,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
8、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办法、考核标准见附件。
临床合理输血考核标准
考核项目 输血前检查项目 考核内容 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肝功、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检查是否齐全。 考核办法 检查病历医嘱,相关报告单,抽查输血科保存的输血申请单 抽查输血病历,由输血管理委员会成立的专家组根据输血指南进行评定 抽查输血病历 现场查看,查看输血科相关记录 抽查《临床输血申请单》 输血申请前 临床医师是否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掌握成份输血指征和各种成份血的作用临床合和适应证; 理用血 检查是否有过度申请,血液浪费现象; 是否有用血浆代替蛋白或扩充血容量的现象; 病人或其直系亲属在《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患者知上是否全名签字; 情同意 病人《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是否入病历保存。 输血科血液入库前是否按规定核对、登记、贮存。血液申贮血设施是否按规定进行温度监测、消毒、请、贮存 微生物检验。 《临床输血申请单》项目填写是否完整、准确; 申请单是否按规定采集受血者血样并按规定送交输填写 血科备血; 是否符合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 临床用血科室应当由专人凭取血单领取临床取血核用血。领血时要认真执行核对,核查合格后,对 双方签字。 输血申请 血液领取 血液输注 抽查输血科交叉配血报告单 现场检查,输血开始前是否按要求核查交叉配血报告询问病人或核对制单,是否检查血液外观、包装,血袋标签记家属;抽查度 录;输血情况是否详细记入病例; 护理输血记录 检查输血病程记录中是否包括以下内容:输察看病历,输血病血原因、输注成分、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看输血科记程记录 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等。 录 医疗、护理、输血科输血记录是否一致 输血反输血反应是否有记录;出现输血反应的病人,察看病历,应的处是否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病历首页看输血科记理 是否有记录 录
临床合理输血考核标准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办法 操作规范 输血器是否符合标准;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检查输血器是否三证齐全,检查相关记录 规范》,严禁在血袋中添加任何药物。 血袋回收 疗效评价 大量输血 Rh(D)阴性及小袋血 急诊输血 不相合血液输注 输血完毕后血袋是否及时送回输血科 操作规范 输血完毕 输血后是否进行输注后效果评价,如果无效有无分析处理及是否及时上报输血科 临床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1600毫升时是否履行报批手续 是否提前向输血科申请,以便于血液中心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调集相合的血液。 是否按医院规定和流程处理 特殊情况下,进行不相合血液输注时是否履行了规定的程序 特殊用血 手术室内的自 身输血是否符合规定; 自体输血 对平诊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经治医师是否积极动员患者自体输血,或者动员患者亲友无偿献血; 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对科室输血查看科内反管理存在的问题有没有评价及改进措施,有馈、输血自查没有将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用于个人业绩考资料 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科内自查内容是否完善。 察看护理输血记录和输血科《血袋回收记录》 查看病历和相关化验结果 察看用血病历和输血科存档 察看相应病历和输血科存档 查看急诊输血记录 察看相应病历和输血科存档 察看输血患者病历和麻醉科相关记录 现场调查符合自体输血条件的患者 科内管理 质量自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