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煤层气管道顶管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国*公司 ***项目部
*年*月
*公司
穿煤层气管道顶管施工方案
1 概述
1.1工程概况
本标段*即*线路**。 1.2地质条件
该段管基为粉质壤土:水上w=21.1%,ρd=1.47g/cm3,a1-2=0.70Mpa-1;水下w=23。场地湿陷深度2.1~3.2m,非自重湿陷性I级(轻微),湿陷起始压力Psh=51Kpa。承载力fak=100 Kpa,渗透系数Kv=4.55×10-6cm/s,Kh=5.62×10-6cm/s。 2 施工工艺
顶管施工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施工准备 工作坑开挖 底板混凝土浇筑 导轨安装、JPCCP管刃脚安装 千斤顶就位 起动顶进 顶进JPCCP管 增加顶铁 土方开挖 JPCCP管就位 完成全部JPCCP管顶进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3 降排水施工
煤气管道两侧沿管线布置降水井,注意避开煤层气管道,降水井
1
深度16m,井距10m,共布置8口井,每口井内配置1.5KW水泵1台,通过排水管将水引至排水沟。
工作坑底放置水泵抽排坑底积水,坑顶四周开挖截水沟截排地面水。
4 工作坑、接收坑设计与施工
4.1 工作坑、接收坑设计
本标段穿越煤气管道采用单向顶进施工,工作坑布置在顶管的小桩号,接收坑布置在大桩号。
工作坑、接收坑顶部开挖坡比采用1:0.75,底部宽度均为4m,长度分别为5m和3m,距坑底3m高采用垂直边坡。
后背墙采用钢板,为高2m×宽2m×厚6cm,
工作坑底板采用15cm厚C20砼垫层、30cm厚碎石。 4.2 工作坑、接收坑施工 (1)施工准备
人员和设备进场后,迅速做好物资和材料的准备工作。 根据测量控制网的基准点,测量工作坑、接收坑、管中心线以及开挖边线。
根据工作坑、接收坑开挖边线,提前做好顶进范围内的降水施工,保证地下水位在基底0.5~1.0m以下。
(2)工作坑、接收坑土方开挖
开挖采用1.2m3反铲分层开挖,装载机在坡顶转土,开挖料就近堆放在安全的部位,以利于后期回填施工。
(3)工作坑底板混凝土浇筑
工作坑开挖至设计高程,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
2
混凝土料采用商品混凝土,6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16t吊车配吊罐入仓。 5 顶进力计算
顶管顶进力按下式计算:
F???D?L?f?N 01kFF0―总顶力,kN; D1―管道的外径,2.22m; L―管道的计算顶进长度,24m;
fK―顶进时,管道表面与其周围土层之间的单位面积摩擦阻力11kN/m2;
NF―顶进时顶管掘进机的迎面阻力,NF=3.14Ds×ts×ps=3.14×2.22×0.05×1000=348.54kN;
(Ds:顶管外径,ts:顶管端剩余未开挖土宽度,ps:单位面积上的端部阻力)
F???D?L?f?N 01kF=3.14×2.22×24×11+348.54 =2188.83kN =218.88t
按照顶进力计算,我部采用500t千斤顶符合要求。 6 顶管施工
6.1 顶进设备
顶进设备分液压传动设备、千斤顶、顶铁,顶力通过千斤顶与顶铁传至顶管。
3
本标段采用单向顶进,施工配置2台500t千斤顶(其中考虑1台备用),千斤顶的布置在管道下侧。
顶铁是千斤顶的传力设备,拟配备30cm和50cm二种规格柱状顶铁,另外配备与顶管管径相同的弧形顶铁,紧挨管端口,中间垫木垫,弧形顶铁后接柱状顶铁,每次顶出一冲程,在作用线上加一柱状顶铁。
6.2 导轨布置
导轨布置为下铺枕木,上铺钢轨组成,枕木间距0.6m,导轨间距0.9m,钢轨和枕木连成一个整体,导轨长度略大于一个顶管长度,顶管在导轨上,在顶力作用下向前顶进。
导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两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其坡度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当管道坡度<1%时,导轨可按平坡铺设。
(2)导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为:轴线位置,3mm;顶面高程,0~+3mm;两轨内距,±2mm。
(3)安装后的导轨必须稳固,在顶进中承受各种负载时不产生位移、不沉降、不变形。
(4)导轨安放前,应先复核管道中心的位置,并应在施工中经常检查校核。
6.3 脚手架搭设
顶管顶进过程中,人工开挖土方通过脚手架上的电葫芦吊出工作坑,脚手架采用管径48mm钢管搭设,上铺木板,脚手架布置在工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