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清正廉洁的观念 C、把维护稳定放在首位,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观念 44、__ C___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政法机
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
A、勤政守法 B、甘当公仆 C、文明执法 D、清正廉洁 45、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__C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 A、以人为本 B、立警为公 C、依法治国 D、完善立法 4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爆炸下限小于(B)的气体划分为甲类。
A、5% B、10% C、15% D、20%
47、穿过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高均不小于(C)米 A、2 B、3 C、4 D、5
48、公共娱乐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太平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宽度不应小于(A)米。 A、1.4 B、1.6 C、1.8 D、2.0
49、为确保安全疏散,公共娱乐场所室外疏散小巷的宽度不应小于(C)米。 A、1 B、2 C、3 D、4
50、库房内照明灯具下方不准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与存储物品水平间距不得小于(A)米。 A、0.5 B、1.0 C、1.5 D、2.0
51、库区以及周围(D)米以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A、20 B、30 C、40 D、50
52、室内消火栓口离地面高度应为(B)米。 A、1.0 B、1.1 C、1.2 D、1.3
53、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对于高层民用建筑和其他建筑(包括地下建筑和人防工程),其建筑面积不宜
大于(A)平方米。
A、500 B、600 C、700 D、800
54、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A)米,如装有固定乙级防火窗时,可不受距离限制。
A、2 B、3 C、4 D、5
55、消防用电配电箱结构及其器件宜用(C)型。 A、防电 B、防水 C、耐火耐热 D、防盗 56、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A)米。 A、10 B、15 C、20 D、25
57、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B)米。 A、10 B、15 C、20 D、25
58、根据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和城市街坊的布置情况,低压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超过(B)米。 A、60 B、120 C、180 D、240
59、根据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和城市街坊的布置情况,高压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超过(A)米。 A、60 B、120 C、180 D、240
60、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 米,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 米。(D) A、3,4 B、4,3 C、5,2 D、2,5
61、1998年4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并于(C)正式实施。
A、1998年7月1日 B、1998年8月1日 C、1998年9月1日 D、1998年10月1日
62、低倍泡沫是指泡沫混合液吸入空气后,体积膨胀小于(B)倍的泡沫。 A、10 B、20 C、30 D、40
63、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B) A、>28? B、<28? C、?28? D、?28?
64、一般情况下,易燃材料的氧指数(A) 3
A、小于22 B、大于22 C、小于17 D、大于27 65、甲、乙、丙级的防火门的耐火极限分别不低于(B) A、90、60、30min B、1.2、0.9、0.6h C、一级、二级、三级 D、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 66、《建筑设计防火规定》规定,将少数爆炸下限为(C)的气体划分为乙类。
A、?5% B、<10% C、?10% D、?10% 67、低闪点液体和高闪点液体形成的混合液,其闪点与这两种液体闪点的平均值的关系是(A)
A、低于平均值 B、等于平均值 C、高于平均值 D、无必然联系 68、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C) A、氧化碳和水蒸气 B、乙炔
C、丙烷、丁烷、丙烯、乙烯等 D、甲烷
24、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氧化化学反应的物质称(B)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燃烧产物 D、氧化物 25、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既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D)
A、助燃物 B、可燃物 C、可燃产物 D、氧化物 26、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分类》的规定,将火灾分为(B)类。 A、3 B、4 C、5 D、6
27、下列物质中,(B)火灾属B类火灾。 A、木材 B、沥青 C、钠 D、煤气
28、下列物质中,(A)火灾属A类火灾。 A、纸张 B、钾 C、汽油 D、煤气
29、下列物质中,(D)火灾属C类火灾。 A、木材 B、石蜡 C、汽油 D、乙烷
30、下列物质中,(B)火灾属D类火灾。 A、木材 B、钾 C、汽油 D、煤气
31、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B)种。 A、3 B、4 C、5 D、6
32、在液体(固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燃烧现象称(B)
A、闪点 B、闪燃 C、燃点 D、爆燃
33、低燃点液体和高燃点液体形成的混合液体,其闪点(B)与这两种液体的闪点的平均值。
A、高 B、低 C、等于 D、都不对
34、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D) A、自然点 B、闪点 C、自然 D、燃点
35、沸点在(A)?以上的重油,原油易产生沸溢和喷溅。 A、100 B、150 C、200 D、250
37、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叫做(D)
A、热传播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辐射 38、热辐射在火灾处于(B)时,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A、初级阶段 B、发展阶段 C、猛烈燃烧阶段 D、熄灭阶段 39、液化石油气火灾属于(C)
A、A类火灾 B、B类火灾 C、C类火灾 D、D类火灾 40、隐然是(A)的燃烧特点。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 41、木炭燃烧属于(B)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42、(D)是衡量可燃固体物质燃烧难易程度的主要参数。 A、燃点 B、自然点 C、闪点 D、氧指数 43、
(B)的液体,其生成和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属于乙类。 A、闪点<28? B、28??闪点<60?
C、闪点=60? D、闪点>60?
44、(D)的液体,其生产和储存的火灾危险属于丙类。 A、闪点<28? B、闪点=28?
4
C、闪点<60? D、闪点?60?
46、沸溢性油品是指含水率为(C)的原油、渣油、重油等油品。 A、0.1%~2.0% B、0.3%~2.0%
C、0.3%~4.0% D、2.0%~6.0% 47、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靠灭火(B) A、降低温度 B、降低氧浓度 C、降低燃点 D、减少可燃物 48、粉尘爆炸属于(B)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气体爆炸 D、蒸汽爆炸 49、热对流是热传导的主要方式,是影响(A)类火灾发展的主要因素。 A、初级阶段 B、发展阶段
C、猛烈燃烧阶段 D、息灭阶段
50、燃烧性能为B3级的建筑材料为(D) A、可燃性建筑材料 B、难燃性材料 C、不然性材料 D、易燃性材料 51、卤代烷主要靠(D)灭火。 A、降低温度 B、降低氧浓度 C、稀释可燃物 D、仰制链式反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