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靠尺核准墙体垂直度,水准仪核准墙体标高,调节斜支撑使墙体定位准确,最后固定斜支撑。
封堵前,先用吹风机将墙体周边及缝隙内杂物清理干净。
1
灌浆孔是否通畅的检查方法
拆模后,用电筒光通过套筒底部孔口检查套筒内部及灌浆管内孔是否有杂物堵塞,可用压缩空气或水清理干净。(1)强度检验
(2)流动度及实际可操作时间检验
(1)预制墙体生产前,应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进行抗拉强度试验,每种规格的连接接头试件数量不少于3个。根据抗拉强度试验报告及现场制作的灌浆料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确定灌浆料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时间,再来确定拆除临时支撑的时间。
由于预制墙体灌浆面积大、灌浆料多、灌浆操作时间长,而灌浆料初凝时间较短,故需对一个较大的灌浆区域进行人为的分区操作,保证灌浆操作的可行性。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现拟将分仓隔墙设置在套筒区域与非套筒区域的分界线上,即墙体暗柱区域及墙身的分界线上。墙体长度较大时,可将墙身部分再次分仓以满足灌浆可行性。分仓隔墙宽度不应小于2cm,为防止遮挡套筒孔口,距离连接钢筋外缘不应小于4cm。
分仓完成后对接缝处外沿进行封堵。由于压力灌浆时一旦漏浆很难进行处理,因此采用封缝砂浆与聚乙烯棒密封条相结合进行封堵。墙体吊装前将密封条布置在墙体边线处,吊装后将砂浆填充在接缝外沿,将密封条向里挤压,支模固定待砂浆养护至初凝(不少于24h)能承受套筒灌浆的压力后,再进行灌浆。(1)人员准备
(2)材料准备
灌浆料与灌浆套筒需是同一厂家生产,且满足品牌规定。根据设计要求及套筒规格、型号选择配套的灌浆料,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配置方法进行灌浆料的制备,不允许随意更换。如要更换,必须重新做连接接头的型式检验,确保连接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3)器具设备准备
吊装工艺流程图:
(1)在进行叠合梁、板吊装之前,在下层板面上进行测量放线,弹出尺寸定位线及支撑立杆定位线;
吊装时设置两名信号工,构件起吊处一名,吊装楼层上一名。另叠合梁板吊装时配备一名挂钩人员,楼层上配备2名安放叠合梁板人员。
待叠合梁板下放至距楼面0.5m处,根据预先定位的导向架及控制线微调,微调完成后减缓下放。由两名专业操作工人手扶引导降落,降落至100mm时,一名工人通过铅垂观察叠合梁板的边线是否与水平定位线对齐。7、预制楼梯的吊装工艺
(1)根据施工图纸,在上下楼梯休息平台板上分别放出楼梯定位线;同时在梯梁面放置钢垫片,并铺设细石混凝土找平。垫片尺寸:3mm、5mm、8mm、10mm、15mm、20mm。
(2)检查竖向连接钢筋,针对偏位钢筋进行校正;预制楼梯起吊
吊装前由质量负责人核对楼梯型号、尺寸,检查质量无误后,由专人负责挂钩,待挂钩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时,由下面信号工确认构件四周安全情况,指挥缓慢起吊,起吊到距离地面0.5m左右,塔吊起吊装置确定安全后,继续起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