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教程构建
作者:蒋易静
来源:《学子》2017年第16期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特点比较明显的自然学科,其课程内涵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认知有密切关联,引入STEAM教育理念,具有较强适合度。作为主导教学设计的教师,需要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对教学引导方式进行优化、对学科训练进行全面升级,为学生创设STEAM教育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丰富支持。
一、课程资源整合,创设STEAM教育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热词,其教育教学培养目标呈现实用性、综合性、信息化等特征。小学科学自身具有极强综合性属性,其课程内容与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学科有诸多联系,教师从学生学习基础实际出发,对教学资源信息展开深度整合优化,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合度更高的学习材料。信息时代需要复合型人才,科学学科教育教学也需要引入STEAM教育理念,为学生创设适宜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活学生主动联系意识,提升学习域度,赢得多向思维的顺利成长。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阳光下的影子》,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实地观察,让学生到校园之中,借助校园里的一些参照物,确定太阳的高度和位置。教师用平臂叠拳法测量太阳的高度,并让学生模仿教师展示进行相关操作,将相关测量记录下来。为使学生对“影子”有深入了解,教师要求学生展开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观察。教师布设小组讨论话题: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学生随即展开热烈讨论,课堂教学进入良性轨道之中。
教师给学生示范操作展示,并引导学生利用身体对太阳高度进行测量,这与数学有直接关系。观察阳光下的影子变化情况,发动学生进行相关描述,与技术、艺术、工程等学科都建立了联系,为学生认知拓展创造条件。
二、教学引导优化,提升STEAM教育教学品质
STEAM教育理念强调学科的横向联系,注重学生多种学科认知的有效融合,在具体教学引导时,教师要有优化意识,对常规教学方式展开多元整合优化,以提升教学针对性。学生学力基础存在个体差异,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悟性和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学生学科认知能力自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师不仅要有分层教学意识,还要做好深刻的学科认知基础调查,对学生多种学科认知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设计的契合性。案例分析、集体讨论、实地观察、实验操作、课堂辩论、社会调查、报告撰写等,都属于综合实践教法运用,教师要做好科学筛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