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保健食品培训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8 19:00: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部分 保健食品基本知识什么是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于2005年7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对保健食品进行了严格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其中有三层含义:第一,保健食品的本质是食品,它是食品的一个特殊种类;第二,保健食品强调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用于调节机体机能,提高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改善亚健康状态,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第三,有特定的食用人群,但不能宣称有疗效、主治、治疗等作用。

合法的保健食品应具备什么条件

保健食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第一,经过必要的功能实验,证明其确实具有明确、稳定的保健作用;第二,使用的各种原料及其产品必须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第三,配方的组成及用量必须具有科学的根据,具有明确的功效成分;第四,需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获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第五,标签、说明书及广告不得宣称具有疗效作用。

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共性和区别

共性:

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都能提供人体生存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都具有特定的色、香、味、形。 区别:

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份(生理活性物质), 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

普通食品:不强调特定功能。 保健食品:特定人群食用; 普通食品:普遍人群食用。

保健食品:一般都具有规定的每日服用量;

普通食品:无规定的食用量。

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

保健食品:不能以治疗为目的,主要是调节人体的机能;

药 品:应当有明确的治疗目的以及相应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 保健食品:不能有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药 品:可以有不良反应。 保健食品:可以长期使用;

药 品:有规定的使用期限。 保健食品经口,以胃肠道吸收为主

药品有多种剂型如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皮肤、口服等

目前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功能有哪些

2003年5月1日起实施的《保健食品检验与评审技术规范》规定保健食品的申报功能为: 1、增强免疫力 2、改善睡眠 3、缓解体力疲劳 4、提高缺氧耐受力 5、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 6、增加骨密度 7、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8、缓解视疲劳 9、祛痤疮 10、祛黄褐斑 11、改善皮肤水份 12、改善皮肤油份 13、减肥 14、辅助降血糖 15、改善生长发育 16、抗氧化 17、改善营养性贫血 18、辅助改善记忆 19、调节肠道菌群 20、促进排铅 21、促进消化 22、清咽 23、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 24、促进泌乳 25、通便 26、辅助降血压 27、辅助降血脂

除了有以上功能的保健食品外,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规定,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营养素补充剂类产品也纳入了保健食品的管理范畴,即要通过批准才能上市销售。

保健功能适宜人群及不适宜人群

保健功能 增强免疫力 抗氧化 辅助改善记忆 缓解体力疲劳 减肥 改善生长发育 提高缺氧耐受力 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 辅助降血脂 辅助降血糖 改善睡眠 改善营养性贫血 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促进泌乳 适宜人群 免疫力低下者 中老年人 需要改善记忆者 易疲劳者 单纯性肥胖人群 生长发育不良的少年儿童 处于缺氧环境者 接触辐射者 血脂偏高者 血糖偏高者 睡眠状况不佳者 营养性贫血者 有化学性肝损伤危险者 哺乳期妇女 不适宜人群 少年儿童 少年儿童 孕期及哺乳期妇女 少年儿童 少年儿童 少年儿童 缓解视疲劳 促进排铅 清咽 辅助降血压 增加骨密度 调节肠道菌群 促进消化 通便 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 祛痤疮 祛黄褐斑 改善皮肤水份 改善皮肤油份 营养素补充剂 视力易疲劳者 接触铅污染环境者 咽部不适者 血压偏高者 中老年人 肠道功能紊乱者 消化不良者 便秘者 轻度胃粘膜损伤者 有痤疮者 有黄褐斑者 皮肤干燥者 皮肤油份缺乏者 需要补充者 少年儿童 儿童 儿童 什么是营养素补充剂

营养素补充剂纳入了保健食品的管理范畴,它是单纯以一种或数种经化学合成或天然动植物中提取的营养素为原料加工制成的食品,作为“营养素补充剂纳入保健食品管理,需要经过注册。经批准的营养素补充剂不得以提供能量为目的,只能宣传补充某某营养素,不得声称具有其他特定保健功能。

营养素补充剂由一种或多种维生素或矿物质组成;产品形式一般为为片剂、胶囊、冲剂或口服液,冲剂每日食用量不得超过20克,口服液每日食用量不得超过30毫升。

营养成分应当标示最小食用单元的营养素含量。营养素补充剂的标签和说明书中必须标注“营养素补充剂”字样。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成分有什么危害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在食品中添加药品。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成分很多是需要医生指导下服用的处方药,有一些甚至是被禁用的药物。这些处方药成分被添加后使用中无法控制用量、用法,很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出现损害消费者的肝、肾等情况,严重

的有可能导致死亡。非法添加违禁药品较为严重有6大类保健食品,包括:1、调节血糖类产品中加入格列本脲等降糖药;2、减肥类产品中添加西布曲明等兴奋类药物;3、抗疲劳类产品混入“伟哥成分”;4、改善睡眠类产品添加安定药物;5、“增高”类产品中时掺进激素;6、免疫调节类产品中添加一些中枢食欲抑制剂等。

选购保健食品常见误区

误区一、有“蓝帽子”就行

通过食药监局保健食品知识的宣传和消费者法律意识的提高,大多数消费者已经知道保健食品必须有国家批准文号,即保健食品外包装左上角有一个草帽一样 “蓝帽子”, “蓝帽子”下面是国家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然而有“蓝帽子”就是正规的保健食品吗?不一定,为防止购买到假冒伪劣保健食品,消费者购买前可将选购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输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如果确有该保健食品,则产品的标签标识标注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含量、主要原料、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注意事项等必须与国家批准的一致,方可认定为国家已批准的保健食品。

误区二、保健功能越多越好

保健食品外包装标签标识上都注明保健功能和适宜人群,消费者购买时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有的保健食品夸大宣传保健功能,如国家批准的保健功能是免疫调节,可是销售时或者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上却宣传有改善睡眠、增强记忆、调节血脂,调节血糖等保健功能。消费者要冷静对待,切勿落入厂家广告的圈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监测,发现违法广告及时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罚。

误区三、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很多受疾病折磨的患者都希望早日康复,在服用药物的同时也购买了大量的保健食品,因为少数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都标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以及大量症状的缓解功能,尤其是部分经营者在销售保健食品时人为或发放宣传材料夸大保健食品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希望有双管齐下的作用。但是根据我国保健食品相关法律法规,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不得标注明示或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标注明示或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保健食品是违法法律规定的,也是食药监局重点查处的。保健食品仅有调节和辅助作用,没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有的消费者混淆了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功效,生病了还是应该到医院就医。

误区四、添加药名

保健食品中声称减肥、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压、辅助降血脂、缓解体力

疲劳、改善睡眠等6类功能是易非法添加药品的,随意服用违法添加了药物成分的保健食品,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甚至会危及生命。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切勿轻信保健食品的夸大宣传,如通过患者亲身经历介绍产品功效、含有产品功效的断言或保证、宣称的功效与产品说明书不相符、见效快等。保健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食用保健食品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作用。

误区五、保健食品男女老少都可以吃

很多消费者错误地认为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一样,男女老少都能吃,因此出现一家大小同吃一种保健食品的情况。其实,保健食品都有各自针对的人群,这在保健食品标签上的“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中有明确的说明。

误区六、保健食品食食品,多吃也没有关系

在食用保健食品的人群之中,存在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保健食品吃的越多,效果就越好,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任何食物进入身体后,都要经过肝、肾等内脏的代谢,如果过多食用保健食品,很有可能会增加这些内脏的代谢负担。而且。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也不一样,所以应按说明书标明的使用量食用。

误区七、越贵越好

购买保健食品为了安全可靠,一定要看好是哪些厂家出厂的,每个产品的成份、剂量和品牌效应都不同,因此价格也不一样,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份都很便宜,切忌以价格高低来衡量保健食品的效果强弱.

如何正确选购国产保健食品

第一,要明确购买的是正规的保健食品。在选用保健食品时,应当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购与食用有针对性的保健食品。要看清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国产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是“卫食健字X号”(卫生部核准批准上市)或“国食健字GX”(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批准上市),后面的8位数分别是申请的年份和顺序号。

第二,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一类食品。保健食品具有的27种功能,每种保健食品都是由审核批准的保健功能,针对不同的适宜人群的,一个产品,少则一项,多则数项功能,在买的时候,消费者一定要仔细看标签说明书,确定你是否是该产品的适宜人群,再购买。如果不恰当的购买服用,非但不能增加机体健康,还有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第三,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及其生产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可到企业所在地省级主管部门网站查询确认其合法性。

第四,无论是保健食品还是营养素补充剂,都不含全面的营养素,不能代替其他食品,要坚持正常饮食,注意膳食平衡,合适的体育锻炼。 第五,不能食用超过所标示有效期和变质的保健食品。

搜索更多关于: 保健食品培训资料 的文档
保健食品培训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umd89efie9d31q9p63i6j6mw9sjow00dn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