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分析
摘 要:课堂游戏化可以让幼儿在初步接触学习时,激活他们的想象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幼儿的天性,从而更好地吸收课程知识,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教育价值,探讨了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手段,旨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价值
幼儿园是每个人接触系统化学习的前沿阵地,是整个教育行业的先锋。因此,对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分析”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意义
首先,游戏本身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课堂游戏化教学是让幼儿体验世界的有效且重要的方法,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创造性和合作性。让幼儿在体验、实践、合作等诸多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体验与其他小朋友共同合作,享受完成目标的乐趣。其次,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式教育理念正逐步融入幼儿教育课程,正是由于此种教育理念的介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以书本为课程载体的单一教学模式逐渐退出幼儿教育舞台。越来越多的
幼儿园选择将幼儿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游戏进行有效结合,这样不仅使幼儿对课程更感兴趣,同时也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轻松、愉快。因此,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能更好、更有效地发挥幼儿园课程的教育功能。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现手段
现如今,游戏已经成为幼儿园中的重要教学手段。有学者提出:“儿童在游戏中的水平高于其他活动中的水平。”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在幼儿课程教学活动中重视游戏的作用,确定其重要地位,将游戏作为教学的基本活动。因此,为幼儿园更有效地开展课程的游戏化,进一步探索游戏对教育的更大价值,通过以下手段来实现。 1.从教师角度实现
幼儿通过游戏的表现往往高于其平时日常活动中的表现,甚至会超出他们的实际年龄。为此,在游戏教学过程内,教师要对整个活动过程了如指掌,游戏器材的材质、每个幼儿在游戏中的状态和情绪以及幼儿对游戏的操作是否合理,都是教师应该考虑的因素。教师应对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指导。而且,在对幼儿进行指导时,要尊重幼儿,多听取幼儿的意见和想法,尽量不去用成人的思维和想象方式来约束幼儿的思维天性,在幼儿真正需要帮助时,给予适度的帮助和参与。让幼儿在放松的游戏活动中更多地进行自我操作和合作,使幼儿更愿意与教师进行亲近
和思想交流,喜爱和信任教师,从而使幼儿能够全面地展现自我、提高创新、合作意识,还能使课程游戏化的计划制订有实践的经验作为参考。 2.从游戏器材角度实现
针对幼儿的年龄段,对游戏化课程中涉及的游戏器材进行选取和建立。在选取上,要对游戏器材的材质和用途做详细分析,有些游戏器材虽然具有娱乐性,但对于课程的需要并不具有实用性;有些游戏器材能够充分应用到实际的课程教学中,但又有一定的操作危险性;还有些游戏器材材质安全,课程中的实用性也具备,但却缺乏娱乐性。游戏器材作为应用于课程中的教学媒介和教学工具,是实现课程游戏化的前提,只有选取和建立适合游戏化课程的游戏器材,才能保障游戏化课程的顺利开展。 3.从游戏设计角度实现
在游戏化课程的教学中,设计合理性、多样性、趣味性的游戏是教学环节中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一方面,可在课程中带入完整的故事,如小白兔采蘑菇类游戏,将幼儿装扮成各种类型的小白兔,进行采蘑菇游戏,从中对蘑菇的颜色、大小、数量等进行讲解,使幼儿在游戏中正确分辨出蘑菇的颜色和大小,计算出所采蘑菇的数量。另一方面,还可将游戏作为锻炼幼儿能力课程中的环节,如通过体育用品猜谜语、体育相关视频的观看,使幼儿了解体育用品的类型和用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