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期末总复习课堂训练——第二单元初一历史考试卷与考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题目】一、选择题:
2008年5月17日,百载难逢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大禹A:世袭制
B:禅让制 C:土地私有制 D:分封制 参考答案: 1(本题2分) 【题目】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当年写下的诗句,该句中的“安阳”附近过去曾经是哪个朝代的都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8(本题2分) 【题目】
西周时期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手段和措施包括 ①实行分封制 ②实行等级制 ③建立强大的军队 ④制定严酷的刑法
⑤制定礼仪规范A:春秋、战国 B:东周、春秋 C:西周、春秋 D:东周、战国 参考答案: 4(本题2分) 【题目】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主要原因是 ①盛产渔盐,经济富庶 ②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③重用贤才
试卷第 3 页共 3 页
④团结周天子,取得周天子的支持A:齐 B:赵 C:燕 D:秦 参考答案: 4(本题2分) 【题目】
观看下面的这组图片,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已经开始广泛使用的是
A:个体农耕已
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B:奴隶消极怠工 C:土地被少数人占有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参考答案: 8(本题2分) 【题目】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A: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家中最著名的就是商鞅 B: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C:商鞅的变法措施得到秦穆公的支持
D:商鞅虽然被车裂而死,但他的变法措施却继续推行 参考答案: 4(本题2分) 【题目】
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2(本题2分) 【题目】
郭沫若先生在《访安阳殷墟》一诗中赞叹道:“中原文化殷始创,观此胜于读古书。”2006年7月13日,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安阳殷墟能荣获此殊荣,原因是出土大量的A:“仁”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
试卷第 3 页共 3 页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参考答案: 8(本题2分) 【题目】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用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的代表人物是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 参考答案: 4(本题2分) 【题目】
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商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 B:编钟是形状形同、大小不一的几件铜钟的组合
C:编钟的规模一般有三件一组,十几件一组甚至几十件一组 D:有的铜钟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乐音 参考答案: 1(本题2分) 【题目】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五马分尸而死。
请回答:(1)商鞅的观点属于哪家的学说?他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2)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机构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 (3)商鞅在秦国的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4)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法家 地主阶级
(2)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生产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措施:建立县制
(3)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勇于改革、创新,不怕牺牲,坚持不懈(本题10分)
试卷第 3 页共 3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