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各主控线和校核线应闭合,或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否则应重新复核,查明原因。
(3)所用经伟仪等仪器要定期检验校正,架设仪器时一定要严格对中、水平,仪器投测者和定点者用对讲机联系。
5.公司设专职测量员,负责工程的测量工作,专职测量员在现场各分项工长的领导安排下进行测量工作,测量前,各分项工长必须对测量员进行技术交底,提出测量的目的和要求,使测量员弄清图纸的标高和测量,了解和弄清有关标点、墨线的意义,并对测量员的测量结果进行复核,测量完成后,测量工要向工长说明清楚测量结果。严格控制标高、轴线。
(三)土方开挖及回填的注意事项
开挖基坑应注意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基坑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于排水。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坑内的杂物和积水,土方回填要分层进行,要求采用普通粘土或砂土分层夯实,每层都要夯实达到所要求的密实度0.9,分层厚度以200mm为宜,松铺厚度通过试验确定。
(四)砌体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材料方面:砌体要选择质量好的厂家的产品,进场时要认真检查,砂浆要严格按配合比拌制、砂子不宜过细。
2.施工方法方面:
(1)要坚持三检制度,杜绝违章作业。
(2)墙身位移控制:根据砌体墙位置弹出墙身轴线及边线,开始砌筑时要先摆砌块,砌时要控制墙身垂直。
(3)灰缝控制:使用皮数杆拉线,每皮砌体均拉线,皮数杆上要有砌体、灰缝厚度、门窗、过梁、圈梁等构件位置。
(4)构造柱砌砌体控制:如设计无要求时,凡墙体长度超过5米时,应在墙中设置构造柱,构造柱砌砌体时要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留设马牙槎,并留设拉结筋。
(5)其它:
1)准备好所用材料及工具,施工中所需门窗框,预制过梁、插筋、预埋铁件等必须事先作好安排,配合砌体进度及时送到现场。
2) 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对不能同时砌起而必须留槎的,要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小于高度的2/3。
(五)钢筋砼结构工程 1.钢筋工程
钢筋施工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钢筋偏位,钢筋保护层不足等情况。 (1)柱筋偏位控制:柱筋上口外伸部位加水平加固筋、箍筋固定不少于2道。柱砼浇筑时不允许将外伸钢筋扳弯。
(2)保护层控制:保护层垫块应足够,间距控制在1m以内。 (3)负筋下沉控制:梁板筋绑扎完成后,及时搭设人行道路和砼运输浇筑道路,严禁踩踏负筋,必要时设钢筋撑脚。
(4)其它:
1)加工好的钢筋要分类堆放,挂明显的料牌。
2)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要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符合“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3)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4)钢筋的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a、梁、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b、绑扎钢筋和骨架的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和绑扎接头应符合“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5)钢筋绑扎完后,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质检人员进行验收,做好隐蔽记录。
6)砼浇筑时,安排专人值班,对位移的钢筋及时修正。 2.模板工程
本工程模板工作量较大,模板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几何尺寸、标高及砼质量,必须高度重视。模板工程易出的问题主要有:胀模、漏浆、截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柱身扭曲等。
(1)胀模控制:控制胀模主要是加强支撑的强度、刚度,保证支撑的稳定,支承在自然地面时应加设垫板,钢模板扣件的数量要足够,截面较大的梁、柱模板用劲拉结螺栓拉紧。
(2)漏浆控制:漏浆控制主要从模板接缝和模板留洞入手,模板接缝边缘要整齐、平直,钢模拼接扣件要足够,接缝不严的部位要用油毡、簿铁皮封补严密,模板留洞要规范、统一使用、统一归堆,无拉结螺杆的部位不要使用留洞模板,阴阳角连接要用阴阳角工具模连接。
(3)支模前按图弹位置线,校正钢筋位置,支柱前,柱子应做小方盘板,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根据柱子截面尺寸及高度,设计好柱箍尺寸及间距,柱四角做好支撑及拉杆。
(5)其它
1)严格控制建筑物的标高和截面尺寸。
2)柱模板安装必须采用双线弹法,以保证模板位置的准确性,所用的连接件及支撑必须牢固可靠。
3)柱模板安装后必须用线锤校正,以确保模板的垂直度控制在规范要求的值以内。
4)预埋件和预留洞的安装留设必须位置准确、安装牢固可靠。 5)模板拆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验收规范许可的强度后方可拆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