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试题 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潇洒 萧瑟 呼啸深山 箫声悠扬 B.竣工 俊秀 高风俊骨 怙恶不悛 C.谛听 啼叫 缔结盟约 根深蒂固 D.荠菜 济世 心有余悸 光风霁月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完璧归赵 天沦之乐 怒发冲冠 大相径庭 B.适得其反 冠冕堂皇 盘根错节 强词夺理 C.弱不禁风 觥筹交错 风弛电 汗牛充栋 D.自惭形秽 脍炙人口 赏心悦目 不期而遇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怨天尤人(抱怨) 扪心自问(摸) 锋芒毕露(全) 否极泰来(坏,恶) B.浅尝辄止(就) 好高骛远(追求) 涸辙之鲋(干涸) 图穷匕见(完,尽) C.荷枪实弹(扛) 白璧无瑕(斑点) 家喻户晓(明白) 无法无天(天理) D.万籁俱寂(寂静) 拒谏饰非(掩饰) 不速之客(速度) 无声无臭(气味)
4、下列词语感情色彩不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逆来顺受 刚愎自用 哗众取宠 夸夸其谈 B.睚眦必报 草菅人命 暴殄天物 蛊惑人心 C.华而不实 自以为是 陈词滥调 理屈词穷 D.栩栩如生 游刃有余 别具一格 固步自封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秋蝉的衰落的残声, 是北国的特产; 北国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 无论在什么地方, 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A.就 而且 所以 都 B.也 因为 所以 都 C.更 因为 所以 都 D.更 而且 所以 都
6下列句子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他既善于发现问题,又善于分析问题。 并列复句 B.与其夸夸其谈,不如从头做起。 并列复句 C.即使工作再困难,他也不会退缩 。 假设复句 D.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 条件复句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他是临场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呢?
B.“好啦,”小张说:“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C.谁也记不得那事发生在哪一天。 D.“怎么了?同学们。”
8、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啊,黄河!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比喻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拟人 C.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对偶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排比
9、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组是( ) A.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
B.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莲花。 C.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D.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的“三月红”和“挂绿”。
10、下列各句使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组是( )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A.这句话的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 B.对于文娱活动,他进步很快。
C.在世界教育史上,中国的文字和学校是最早出现的一个国家。 D.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
12、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 A.列车前方到达昆明站。 B.列车前方到达是昆明站。 C.列车运行前方是昆明站。 D.列车前方运行是昆明站。
13、下列作品出自《诗经》的是( ) A.《硕鼠》 B.《九歌》 C.《登高》 D.《秋思》
14、下列作品作家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史记》 司马迁 B.《归园田居》 王维 C.《石壕吏》 杜甫
D.《琵琶行》 白居易
15、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 ) A.欧阳修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16、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 A.《国语》 B.《战国策》 C.《春秋》 D.《左传》 1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出自( ) A.《虞美人》 B.《雨霖铃》 C.《相见欢》 D.《清平乐》 18、《史记》中的廉颇是战国时期( ) A.赵国人 B.楚国人 C.魏国人 D.宋国人 19、“舍生取义”出自( ) A.《论语》 B.《孟子》 C.《荀子》 D.《中庸》 2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作者( ) A.对理想的追求 B.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C.对贤才的思慕 D.对女子的思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6分)
21、我希望逢着一个 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2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23、 ,依依墟里烟。
24、故人西辞黄鹤楼, 。 25、 ,不尽长江滚滚来。 26、念去去, ,暮霭沉沉楚天阔。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27、鲁迅散文诗集《野草》和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优美的散文精品。( ) 28、朱自清的散文纯正,朴实,优美,代表作有《春风沉醉的晚上》,《背影》。( ) 29、茅盾的《家》,《春》,《秋》合称《激流三部曲》。
30、巴尔扎克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总称《人间喜剧》。
四、现代文阅读(30分)
材料一(31---35题,为单项选择题,36---37题,为简答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 物 之 国 (删改)
(1)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德国人平均每人拥有1万件东西,而在2013年,英国人的家里有60亿件衣服。每名成人有100件左右的衣服,其中四分之一永远没离开过衣柜。我们这种对物品的疯狂热情来自何处?它又如何改变了世界?还有,最重要的是这种恋物瘾说明了什么?
(2)很早很早以前,拥有物品被认为是很坏的事,耶稣曾经警告世人,“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圣奥古斯都走的更远,他认为对物质的欲望与肉体的欲望来自同一处可悲的源泉。
(3)直到18世纪之前,人们都穿着与祖辈同样款式的衣服。至于家庭装饰,500年里几乎没有发生变化,炫耀性消费还会引来麻烦。在1574年,伦敦一名男子被关进了监狱,就因为他穿了一条塔夫绸的紧身裤。150后,在德国,一个女人被严惩,因为她围了一条对她所属的阶级来说太大的围巾。
(4)但随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所有人变得更虚荣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难理解。166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往国内运了25万件衣服。20年后,这一数字翻了两番。商业的魔力改变了世界。突然之间,到处是棉布了,不但便宜,而且容易洗涤。1700年,仅仅是法国的仆从,就会把把收入的10%用于购买衣服,但是到了1750年,这一数字变成了33%。
(5)在服装的带领下,其他东西很快赶了上来。以食物来说,17世纪50年代,第一批咖啡屋在英国出现,随后巧克力登场了,并很快流行了起来。17世纪后期,日记作家塞缪尔·佩皮斯希望在喝了一夜酒之后,巧克力能让他的肠胃舒服起来。直到士兵接受了它的口味之后,巧克力才算征服了世界。19世纪70年代,瑞士巧克力商人菲利普·苏查德把巧克力送到了兵营中。一开始,士兵们刚吃下就全吐了出来,认为巧克力太难吃了,但是几年后,军队爱上了这种东西,苏查德开始大规模为士兵制造巧克力。
(6)当然还有茶,到19世纪50年代,茶成了英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下午茶也成为了一个传统。
(7)因为大家都喝热饮,餐具业发生了巨变。制陶工乔赛亚·韦奇伍德找到了一种给陶器上釉的方法,烧出的陶瓷很漂亮,而且能承受温度的骤然变化。
(8)就这样,世界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得更小,更加以消费为导向。20世纪初期,英国的哈罗德百货宣称他们的邮寄服务能够把任何东西送到阿根廷和桑给巴尔。
(9)让人花钱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们想要最新的、最时髦的家电,不仅因为它们节省了体力,还因为这些东西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因为他们用这些东西来定义自己。对于物品的疯狂追求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危害。在20世纪50年代,妇女们被警告不要离她们的新洗衣机太近,因为曾经发生过触电或被剥头皮的事情。
(10)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青年极端组织巴德尔-迈因霍夫在百货公司投了几颗炸弹,他们宣称自己打响了与消费主义的战争,他们的口号是“消费主义恐吓了你,我们要恐吓商品”。多年之后,该组织的首领安德列亚斯·巴德尔被捕,被抓时,他正坐在一辆全新的、罕见的300马力意大利高级跑车里面。他还是一辆白色奔驰车和一辆漂亮的福特车的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