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2C平台的大学生网上创业问题研究
当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受到社会普遍关注。许多大学生为了应对现实中严峻的就业压力,也开始走进网络创业。但是,大学生网络创业毕竟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在我国也仅仅走过了不到10年的路程。因此,正确解读当前大学生网络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指导,不仅仅是大学生创业者个体,而且是高校乃至全社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是关系大学生网络创业前景的关键所在。由于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特性和已经成为中国C2C(主要指个人用户提供买卖交易的平台的电子商务交易业务)第一平台,所以笔者通过半年左右的时间(2007年3月-8月)对上56位大学生进行了访问调查,调查对象来自上海、湖北、广东、湖南、江苏、浙江、北京、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宁夏、贵州、山西、陕西、香港、福建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调查结果对分析大学生网络创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现状
1 大学生网络创业属于粗放式经营,以网络练摊、网络代理为主,技术型创业较欠缺。大学生网上练摊所经营的范围应有尽有,几乎囊括了所有经营的产品,服装、珠宝、首饰、手机、电子产品、化妆品、男士专用的皮带、ZIPPO打火机等。截止到笔者结束调查为止,有12位学生经营良好,有的已开连锁店,
有的已发展代理,但这个比例只有21.4%,剩余的78.6%的同学中有一部分处于说不清的状态,50%以上学生处于维持状态,剩余的处于放弃和维持的边缘。
2 大学生创业非主流,试水性质比较多。在淘宝752780多店铺中,标有学生创业的店铺有1071家,而实际上学生经营的店铺大概也只有这个数目,也就是说学生店主仅仅是75万店主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且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大学生告诉笔者,学校对于学生从事网络创业并没有明文规定,几乎99%的学生告诉笔者,学校没有开设相关创业方面的课程,更没有网络创业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大学生选择成为兼职网商,有利于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
3 经济管理类学生更易创业,创业与专业相关度比较大。本次访问调查中,94.4%的(46人)学生是经济管理类、社科艺术类学生,只有5.6%(10人)是理工科学生。这说明,与经济管理有关的专业和社科类学生更加活跃,更容易捕捉到社会经济的脉动。而其中经济管理类中,电子商务、金融、工商管理、国际贸易专业为多,最多的是电子商务专业。
4 大学生网上练摊开店体验创业具有连锁效应。本次访问调查中,100%的大学生认为尽管现在接受和运用电子商务的大学生还是比较少的,但将来会越来越多。其中,有6位大学生是受到同学朋友的鼓励而网络开店创业的,并且这样的趋势有扩大的现象,连锁效应初步显露。
5 大学生网络创业有地域差别,经济发达地区学生更容易创业。从本次访问调查来看,经济落后地区大学生创业较少,而经济相对发达地方的学生,创业意识更浓厚,也更积极活跃。来自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的学生各有6,12,10,14名,共有42名学生,占了总数的75%,地域优势突显。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和当地经济发达有关,学生思想更为活跃,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当地具有货源优势和商务平台优势,方便学生创业(如图1所示)。
二、大学生网络创业动因分析
在了解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现状后,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和了解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动因。通过访问调查,大学生选择网络创业主要有以下动因:
1 大学生从网民转化为网商,网络创业为体验新事物。访问中,100%的学生认为电子商务是难得的机遇,C2C平台启动资金少、成本低、交易快捷。经常上网的他们从网民变为网商,而界面人性化,交流简易化,沟通方便,更符合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消费心理,成为他们创业的首选平台。其间也有一些学生在其他平台开店,但是公认还是淘宝的平台更人性化。访问调查还表明,有51位学生(92.8%)是从网民、网友转化为网商,从网络购物到网络销售。有37.5%共21位同学表示网络创业还可以抢占电子商务的先机,能为将来就业提供帮助,或者可以成为大学生自我就业的渠道选择。
2 竞争压力驱使大学生提前创业体验商海。自2001年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大幅增加:从2001年的114万,到2004年的280万,再到2007年的496万。据估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上年增加64万人,创历史新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电子商务给许多一筹莫展的大学生带来了希望。在本次访问调查中,30%的大学生选择网上开店练摊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就业机会,即使失败,也能体验商业,积累经验,为以后就业和创业做准备。随着就业压力增加,很多学生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业余选择网络创业提前试验商海。
3 贫穷驱动型创业。本次访问调查中发现,有将近42位同学选择网络创业是因为经济原因,这个比例占了75%。他们一般是家庭困难的学生,在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的压力下,选择创业自济。这些学生还做过家教、校园销售等工作。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网上经营和网下经营同时进行,目前生意状况良好,如有的学生月入已经超过5000多元。
4 兴趣及自我价值驱动。调查中发现,大约26%(15人)的大学生选择网上创业是源于兴趣所在。复旦大学的一位经营手机刷机的同学最为显著,他发挥了专业优势和个人兴趣,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新奇的需要,达到了月营业额60多万。另一位同学将设计知识发挥得淋漓尽致,运用独到的设计眼光选择和改造服装,引领了新的审美观念,成为视觉品牌的先锋。南京
一位女生不喜欢所学专业,选择喜欢的服装进行创业,两年后开始了创建服装品牌的全新阶段。宁夏大学的一位同学说,他1个小时做完的事情,别人需要3天才能做完,原因是这个是他的兴趣,而别人很难进入他的那种忘我的状态。
5 自由精神驱动创业。本次访问调查有23名大学生回答创业目的是“不需要受老板的气”,约占被调查人的42%。他们认为通过网络创业,自己身体和精神的自由度都得到了保障。超过 30%的大学生回答,网络体验创业是为了好玩,也是因为喜欢自我创业的自由和独立氛围。
三、网络创业给大学生和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
其实网络创业比较适合大学生,应该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和途径,主要有以下原因:
1 网络创业前景广阔。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第21次,2008年1月发布)显示,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网民数已达到2.1亿人。中国网民数增长迅速,2007年一年增加了7300万,年增长率为53.3%。在过去一年中平均每天增加网民20万人。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略低于美国的2.15亿,位于世界第二位。网上购物已经日渐被中国网民接受。可以说,互联网在中国是一个阳光产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我国信息产业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网络创业大有可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宋玲表示:“网上创业主要是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开辟自立自
强的创业新路,它将为全国大学生提供网上实验基地,并将为更多优秀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2 网络创业成本低,风险小,适合学生创业或者初涉商海的学生商业试水。在本次访问调查中,大学生创业投入最多的是1.6万元,其中1万元是风险资金。最少的零成本,依靠代理起步。这样的低成本创业适合初涉商海的学生。而且网络覆盖面广,传播迅速,具有极强的宣传作用,见效快。据统计,在2004年首届中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活动中,全国上万名大学生,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通过“上网练摊”,商品成交额达681万元,其中第一名成交285件,成交额高达8.2万余元。一些应届大学生表示,他们将把网上创业与就业作为职场的新选择。对此,我们应该肯定的是,大学生网络创业不仅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解决就业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有力举措。
3 网络创业是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重要辅助和途径,并能激发其创业精神和潜能。创业是一种实践活动,需要在实践中提高和进步。学生创业实践目前有以下几种模式:“基地+学生”模式,“项目+学生”,“竞赛+学生”模式。一旦大学生选择网络创业,等于新开辟了一个新的模式,也就是电子商务平台创业模式。把C2C作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平台,通过实际操作,研究,开店,经营和参与服务等方式体验创业、感悟创业,使大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创业的过程中领悟和体会创业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