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二 技术与设计1.1常见结构的认识 教案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6:25: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材内容 第一章 第一节 常见结构的认识 总课时1 第 1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内容。具体包括3部分内容:1.无处不在的结构2,结构与力3.结构的类型。通过展示形形色色的结构图片以及对这些结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知道结构的广义——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及力学角度的含义——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 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让学生体会技术存在的广泛性,明确结构的重要性,对于常见结构和结构的分类都是相对较为简单的知识,因此通过一些案例做典型分析,对于结构的受力形式为主要讲解和分析内容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对结构虽有一定的了解,对结构的功能和分类也有一定的基础,但较为零散,模糊。学生在物理课中已学习了有关力学的知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有比较好的基础。但构件的受力形式的区分与物理力学的受力分析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先进行了强调区分,再通过试验来加深这些概念上的理解。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结构的含义,知道结构无处不在。 (2) 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五种受力形式。 (3) 了解结构的类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结合实践,分析结构是如何承受力的。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观察生活中,增加学习结构兴趣。 (2) 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到进行结构设计时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重点:结构的含义;结构决定事物存在的性质;结构受力分析方法;结构的分类。 难点:具体构件的受力形式分析。 学情分析 三维教 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课堂讨论法、试验法 教学过程 导入 PPT展示自然、技术、社会领域的各类结构 教学一、讲授归纳结构概念 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结构的各组成部分,通常称为构件 教学二、2:结构的类型介绍 利用实际案例,说明“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的基本特点及受理情况 教学三:案例分析——鸡蛋网络销售时出现的问题 通过学生讨论及视频展示,总结归纳出在力学角度的结构概念 授课 力学角度来,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 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教学四:当受到一些力作用时,构建的形变形式,引出并介绍构件的受力形式。 通过PPT案例及实物演示来介绍各种受力形式 教学五: 重难点受力形式区分与介绍 1、 指甲钳与剪刀的区别 2、 悬梁的特点 教学六:知识转换与应用 分析机械手的受力形式 初步探究:六人一小组,根据提供的机械手结构模型,尝试加持工件,观察结构变化特点,小组讨论各构件的受力形式。 深入探究: (一)1-4小组为第一探究团队,根据老师额外提高的器材,通过调换“夹持手”构件,分析讨论“夹持手”的形变情况,确定“夹持手”的受力形式; (二)5-8小组为第二探究团队,根据老师额外提高的器材,通过调换“连杆”构件,分析讨论“连杆”的形变情况,确定“连杆”的受力形式。 教学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为了让同学们对一些简单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这节课采取了比较直观的方式,举了许多现实中的实例,历举了大量的图片,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让学生构件受力形式的概念后,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对于知识转换与应用能力,利用加持手的分析、试验、讨论进行教学,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节奏掌握的比较好,条理清楚,讲解流畅,课堂气氛也好,学生反应也不错。 值得改进的地方:可以再加入些教师实物演示等可能教学更加! 教学反思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二 技术与设计1.1常见结构的认识 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uv2e823qi3cwgi893aj3uh255c6he00c7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