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填空题
1. A network has a subnet mask of 255.255.240.0. What is the maximum number of hosts it can handle?
2. C类IP地址的最高3个bit的值为( ) 3. 网络层的主要目的是( ) 4. 外部网关协议缩写为( )
5. 路由器收到一个IP包后,决定如何把该IP包转发出去的过程称为( ) 6. 将网络192.168.25.0划分成2个子网,则掩码为( ) 7. 将网络192.168.25.0划分成8个子网,则掩码为( ) 8. 网络互连协议缩写为( ) 9. OSPF路由协议是基于( )路由算法的协议 10. A类IP地址的最高bit的值为( )
五、简答题
1. 在局域网中,发送方是如何进行冲突检测的?
2. 为什么要把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才能实现数据传输?怎样进行地址解析?
3. 假设主机1(IP1,E1)与主机2(IP2,E2)在同一个子网内,当主机1需要与主机2通信时,简要说明ARP的工作原理。
4. 试简述路由器的工作原理。(10分)
六、计算题
1. 设某网络在某一时刻的结构如下图所示,试用L-S路由算法为节点C计算到各节点的路由表(包括目的地、下一站、最小代价)。(参见附图:E:\\TestDB\\相关文件\\网络层协议
图-1.rtf)
源节点 目的地 下一站 代价 C (附图:6-1)
2. 设某网络在某一时刻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节点C到相邻节点B、D、E的代价分别为2,5,3,节点C收到从相邻节点B、D、E的向量表如右所示,试用V-D路由算法为节点C
计算到各节点的路由表(目的地、下一站、代价)。(本题15分)(参见附图:E:\\TestDB\\相关文件\\网络层协议图-2.rtf) 源节点 目的地 代价 B A 3 B 0 C 2 D 1 E 5 源节点 目的地 代价 D A 2 B 3 C 2 D 0 E 1 源节点 目的地 代价 E A 5 B 4 C 2 D 2 E 0 源节点 目的地 下一站 代价 C (附图:6-2)
七、应用题
1. 假设要设计一个网络应用程序,用来测试从本机到互联网上任意一台主机是否连通,如果不通,还要知道在哪个路由器不通,并了解中间需要经过哪些路由器(或网关)及从本机到这些路由器的时延有多长,请你根据所学的网络原理(要求先简述该原理),简要说明如何实现该应用程序。(10分)
2. 将某C 网 192.168.118.0 划分成4个子网,请计算出每个子网的有效的主机IP地址范围和对应的网络掩码(掩码用2进制表示) 。(10分)
传输层作业
一、判断题(针对下面的描述,对的打‘√’,错的打‘X’)
1. Host A is sending host B a file over a TCP connection. Assume host B has no data to send A. Host B will not send acknowledgements to host A because B can not piggyback the acknowledgementson data?( ) 2. UDP协议支持广播发送数据。( )
3.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属于应用层协议( ) 4. TCP/IP的传输层议不能提供无连接服务( )
5. Suppose that the last SampleRTT in a TCP connection is equal to 1 sec. Then Timeout for the connection will necessarily be set to a value >= 1 sec( ) 6. Suppose host A sends host B one segment with sequence number 38 and 4 bytes of data. Then in this same segment the acknowledgement number is necessarily 42?( )
7. 在TCP协议中,发送顺序号(SeqNo)是总是从0开始编号的。( ) 8. 传输层用进程编号(PID)来标示主机间通信的应用进程( ) 9. 传输层用通信端口号来标示主机间通信的应用进程( )
10. 传输层的目的是在任意两台主机上的应用进程之间进行可靠数据传输( ) 二、单选题(在下面的描述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A、B、C、D标示之) 1. 在TCP分段中不包括的信息是( ) A、Source Port ,Destination Port
B、Sequence Number ,Acknowledgment Number C、头部、数据区和伪包头校验和 D、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2. 对UDP数据报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无连接的 B、是不可靠的 C、不提供确认 D、提供消息反馈 3. TCP是TCP/IP协议簇中的一个协议,它提供的服务是( )
A、面向连接的报文通信 B、面向连接的字节流通信 C、不可靠的 D、无连接的 4. 下面的关于传输控制协议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主机寻址 B、进程寻址 C、流量控制 D、差错控制 5. TCP协议采取的保证数据包可靠传递的措施不包括( )
A、超时重传与重复包机制 B、单独应答与捎带相结合的应答机制 C、校验和机制 D、数据包加密机制 6. 滑动窗口的作用是( )
A、流量控制 B、拥塞控制 C、路由控制 D、差错控制 三、多选题(在下面的描述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意,请用ABCD标示之) 1. 在TCP协议中,建立连接时需要用到的标志位有( ) A、ACK B、SYN C、FIN D、PSH 2. TCP协议采用了哪些措施以保证数据包的可靠传递( )
A、超时重传与重复包机制 B、单独应答与捎带相结合的应答机制 C、校验和机制 D、数据包加密机制 3. TCP/IP的传输层议具有的功能包括( )
A、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B、提供无连接的服务 C、提供流量控制机制 D、提供差错控制机制 4. 对于网络拥塞控制描述正确的有( )
A、拥塞控制主要用于保证网络传输数据通畅,是一种全局性的控制措施 B、拥塞控制涉及网络中所有与之相关的主机和路由器的发送和转发行为 C、拥塞控制涉及网络中端到端主机的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行为 D、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没有任何区别
5. 在ISO/OSI参考模型中,对于传输层描述正确的有( ) A、为系统之间提供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B、提供路由选择,简单的拥塞控制。
C、为传输数据选择数据链路层所提供的最合适的服务。
D、提供端到端的差错恢复和流量控制,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6. TCP 协议的特点有( ) A、全双工字符流通信;
B、提供包的差错控制、顺序控制、应答与重传机制; C、提供流量控制; D、提供报文拥塞控制。
7. 下面的关于TCP/IP的传输层议表述正确的有( )
A、进程寻址 B、提供无连接服务 C、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D、IP主机寻址 四、填空题
1. 在滑动窗口协议中,接收窗口的上边界值表示( ) 2. 在滑动窗口协议中,接收窗口的下边界值表示( ) 3. 在滑动窗口协议中,发送窗口的上边界值表示( ) 4. 在滑动窗口协议中,发送窗口的下边界值表示( ) 5. 当发送完一个数据包后必须停下来等待直到收到该数据包的应答后才能继续发下一个数据包,该协议称为( )
6. A process on host 1 has been assigned port p, and a process on host 2 has been assigned port q. Is it possible for there to be two or more TCP connections between these two ports at the same time?
7. 用户数据报协议缩写为( )
8. 在TCP协议通信过程中,当某TCP包中的标志SYN =1, ACK = 1 且SeqNo = x,AckNo = y 时,说明该TCP包为( )包
9. 发送方发送超时定时器的时长以( )为基础进行计算。 10. 在TCP协议通信过程中,当某TCP包中的标志FIN =1, 且SeqNo = x 时,说明该TCP包为( )包 五、简答题
1. 简述TCP协议发送超时定时器的作用。
2. 在TCP协议包的校验和中包括对“伪包头”的校验,这样做有什么目的吗?
3. 简要说明计算机A与B采用TCP协议通信时,连接建立过程。
4. 简述TCP协议建立连接时的“三次握手”过程。
六、应用题
1. 占据两个山顶的红军1与红军2与驻扎在这两个山之间的白军作战。其力量对比是:红军1或红军2打不赢白军,但红军1和红军2协同作战可战胜白军。红军1拟于次日凌晨6点向白军发起攻击,于是给红军2发送电文,但通信线路很不好,电文出错或丢失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要求收到电文的红军2必须送回一个确认电文,但确认电文也可能出错或丢失。试问能否设计出一种协议使得红军能够实现协同作战,因而100%的取得胜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