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年中考语文学科二模试卷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9:15: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5年中考语文学科二模试卷2015.5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泰兴是名副其实的一座水城,水美、水活、水多,延绵不断,穿suō于城池之中;城内的水似一幅舒展不尽的绚丽画卷,给人以无限的xiá思;城外的水如清秀ē娜的少女,有几分纤柔.羞怯的情意。

(1)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在田字格内按前后顺序写出相应汉字。 (2)给选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

A.我省唯一的国际级女足裁判梁建萍认为,每届省运队成立,最头疼的不是如何训练,而是如何招人?

B.2015年博鳌论坛年会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共设置了77场正式讨论。

C. 泰兴市委书记孙耀灿规划从橡塑产业、新材料产业、日化产业着手,完成从基础化工向精细化工、高端化工的转变。

D.清明节前夕,泰兴几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清明节文明祭扫的通告”。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华春莹强调,中国政府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是无可厚非的。

B.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于当地时间3月23日凌晨病逝,祖籍是广东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人。

C.一周前,来自世界各地的约50位地震学家齐聚尼泊尔首都,商讨如何帮助该地区更好地应对强震。

D.3月31日,随着申请加入亚投行的最后期限到来,标志着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投行的筹建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 ①东隅已逝,

。② ,为伊消得人憔悴。

③有朋自远方来, ?

④这正如地上的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⑤中国历来是诗人辈出的国度,杜甫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中国文学史的天空。他在《望岳》中,运用“ , ”描绘出了泰山的神奇秀美和巍峨高大的形象;他在《春望》中,运用“ , ”以乐写哀,忧国之情溢于言表。 5.名著阅读。(6分)

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7页)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武松景阳冈打虎体现了“勇”,醉打蒋门神体现了“义”,斗杀西门庆体现了“恨”。 B.鲁迅在日本留学时与范爱农认识, 范爱农因交不起学费,辍学回国。回故乡绍兴后,曾经当过学鉴,失业后陷于穷困之中,后来竟然活活饿死。

C.观音菩萨查唐僧所受之灾,见尚缺其一,故令再生一难。金刚依照观音法旨而行,唐僧师徒遭遇通天河落水最后一难,然后才顺利回归东土。

D.苏轼对月光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记承天寺夜游》中月色的澄静,一如作者磊落的胸襟;而《水调歌头》以月成景,由月生情,又以月明理,境界幽深而又高远。

(2)《水浒传》为我们刻画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请从下面三幅插图中任选两幅结合相关情...节分析李逵的性格特点。(4分) .

图① 图 ② 图 ③

我选第 幅图, 我选第 幅图,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书家故事】: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相传为王羲之洗笔的地方。王羲之七岁练习书法。十七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每天练完字就在池子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最终成为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正印证了中国的古话“宝剑锋从磨砺出”。

材料二【书法欣赏】:

(1)“材料一”告诉我们:要想练好书法,一定要 。(2分) (2)“材料二”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对其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7页)

A.作品中笔画的起止、转换、顿挫极其圆熟,各得其宜,各显神采。笔画显得遒劲、稳健。 B.“茂林修竹”中“茂”字,点画有轻有重,游丝连绵,行笔灵活连贯,如行云流水一般。 C.笔画或疏或密,字形或大或小,体式变化多端,流畅自然,体现了楷书的严整与规矩。 D.书写顺势而下,无刻意追求工巧,字列间有宽有窄,有些字列边有添字,显出天然之美。 (3)材料三【口语交际】:关于在学校推行书法课的问题,同学们观点不一。下面是某学生与语文老师的一段对话,请根据情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内容。(3分,至少两点理由)

学生:老师,我们现在学习任务很重,平常作业已经很多了,如果再花时间在书法练习上,就会增加我们的负担,我觉得没有必要开设书法课。

老师: 学生:老师,你说得真有道理!我一定会认真上好书法课,努力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和自身修养。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宋朝梅尧臣的《送何遁山人归蜀》一诗,完成第7题。(6分)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7.(1)下列诗句中的“杜鹃”与本诗中的“杜鹃”所营造的意境一致的是(2分) ( )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C.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D.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2)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3)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2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蕴藉。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

①②

一包,臵行人大道旁,烟茗臵身畔。见行道者过,必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

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故笔法超绝。

(节选自清?邹弢《三借庐笔谈》,有删改。)

【注】①落拓:贫困失意,景况凄凉。②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③淡巴菰:烟草。④蒇(chǎn):完成。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为村中童子师( ) ②具淡巴菰一包( ) ..

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7页)

③如是二十余年( ) ④此书方告蒇 ( )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或奉以烟 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

B.渴则饮以茗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C.不求于人 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D.归而粉饰之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 每 临 晨 携 一 大 磁 罂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

11.文中许多地方都表现了《聊斋志异》“笔法超绝”的原因,请你概括出其中三点。(3分) (三)阅读《niiu》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在前不久举行的世界报业和出版业展览会上,德国一份堪称“革命性”的个性化报纸———“niiu”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份报纸的内容可以在网上根据读者的个性化要求量身定做,并以最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纸张形式印刷出来,还能像传统报纸一样投递到户。

一切很简单:订户只需在第一天下午两点钟前登录“niiu”的网站,从其合作伙伴(包括德国国内外部分报纸和网站)中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提交后系统将自动排版。由专门的公司负责处理印刷,连夜生成一份独一无二的l6页彩版日报。这无疑就像素来只供应固定套餐的食堂开始提供菜式丰富的自助餐一样令人兴奋。翌日8时许,订户就可以一边翻阅自己“主编”的报纸.一边享用早餐了。

仅仅30天,“niiu”就吸引了超过1000人上网订阅,远超预期。“niiu”作为一个跨越两种媒介形态的互动产物,既可被视为纸质媒体转型的有益尝试,也可被视为网络媒体的大胆试水。“niiu”的成功说明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之间可以超越竞争与对抗,做到互补共赢。 “niiu”的模式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充分利用了纸质媒体的优势,并对纸质媒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时常被人批评缺乏公信力,而“niiu”的合作伙伴多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报纸,使其内容得到保障。“niiu”的内容供应商依据其被选择的内容数量获取利润,从而增加了额外收入,提高了“隐形”发行量。这种网上发行还促使传统媒体在提升新闻品质上更下功夫,增强竞争力。此外,传统媒体还可以通过分析“n iiu”订户选择文章的偏好,辅助调整报纸的内容定位。第二,这种新的形式开拓了纸媒的潜在阅读群,使广告投放更加精准,并带动了“网际”印刷。“niiu”的目标读者群主要是学生,因为他们更愿意尝

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7页)

搜索更多关于: 2015年中考语文学科二模试卷 - 图文 的文档
2015年中考语文学科二模试卷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v63h6j2f502tjb2irc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